漆画大师郑力为:40年教学与创作,培养一代代漆画新人

侯軍

漆画大师郑力为:40年教学与创作,培养一代代漆画新人<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020艺术观察</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04月24日 11:48</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广东</div> 郑力为,1965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历任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高级讲师,福建漆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 <h1>郑力为 《扬帆》<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漆画家郑力为文/王和举</b></div> 郑力为是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的漆画专业教师,福建省近10年出现的一批漆画新秀多半是他的门下弟子。1984年,他的4件漆画在第六届全国美展全部入选,并夺得一面银牌,在吾省画坛创了个高产优质的纪录。<br> 我与力为认识整20年了。1965年他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毕业,我们就在一起做漆画。他文静好学,不苟言笑,勤于思考,整日地埋头做漆熟练而专注。从他初期的小件作品《鱼鹰》和《篝火》已可以看出他对漆画语言的领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力为 《红高粱》</div><br><br> 一些人搞了许多年漆画却并不明白漆画艺术为何物。有的把黑漆、金银、钛白、银朱和其他画种使用的颜料等同对待,以为见白涂白、见黄施金便能奏效,结果却是画什么不像什么;有的误认为漆画水平的高低是和工艺手段的复杂程度成正比的,于是雕镂嵌填,金银珠宝,不管内容,尽量罗列,结果则是繁琐凌乱,令人生厌。力为从来就没有把漆画材料等同于一般的“颜色”。更不认为罗列手艺就是“丰富”。他深知:漆画创作不以逼真地再现对象取胜,而高明的作者却能凭借特定的材质之美,驰骋他的才思,表现其非凡的意匠,做出感人之作来。漆画应是语言凝练以情动人的诗,而不是琐屑乏味的自然主义的什么名堂。基于这一认识,经过长年的实践,他的作品渐渐形成了单纯而有深厚的风格,无论是写实手法或图案趣味的作品,都有很强的形式感,透露出作者的感情和意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力为《奋飞》</div><br><br> 他的漆画《奋飞》表现了一群候鸟掠过晴空的瞬间景象,手法自由奔放,酣畅淋漓。在数十厘米见方的画面上,使人感受到了恢宏的大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壮丽。我们不仅看见了漆画家的技巧,更看见了他那“画外”修养和气质。<br>他的《拉网》采用了惠安渔女的题材,在省内评选时就获得了漆画选票的最多数。在京终得银牌。这说明了好作品毕竟是不会被埋没的。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力为《红珊瑚一》</div><br><br> 近年来到处都在一窝蜂地画惠安崇武妇女但是不少人旨在猎奇,只着眼于她们的“封建头:民主肚”以及腰带、斗笠等等,对真正值得表现的乡土和人的气质却毫无感受,所以他们笔下的惠安女多半是些和惠安的阳光、海水绝了缘的媚态妖精,一个个细皮白肉,杏眼桃腮,俗不可耐。郑力为看见的崇武女人可不是这样的。他觉得她们不是精致的摆设,她们的美是和她们出众的勤劳、和他们的海洋、天地融为一体的。如果看不见她们的天地,看不见她们的生活,其实也就并未看见她们的美。我认为《拉网》之所以好,就好在画家看见了真实的美,并且匠心独运地表现了它。黑、朱两块颜色所表现的竟是海水和沙滩,那么的“违背”客观又那么的令人信服。散布在朱地上的白衣渔女和黑地上的金甲游鱼使这两个色块都“活”起来了,在漆味十足的形式感中充满着生活气息,它显示了作者主观能动地运用特定物质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功夫,观者也由此感受到了漆画艺术的魅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力为《飞天二》</div><br><br><h1> <b>单纯深厚——漆画艺术家郑力为文/孙曼亭</b></h1><div><b><br></b></div> 郑力为,1965年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漆画专业毕业,1972年至1974年间三度赴湖南长沙,复制马王堆一号及三号汉墓的出土漆器文物,1975年调省工艺美术学校从事漆画教学工作,直至退休。<br>1980年,郑力为的漆画作品参加中国首届专题漆画展“福建漆画艺术展览",受到好评,他也被省里列为重点漆画创作者。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力为《拉网》</div><br><br> 1984年,郑力为4件漆画作品全部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其中漆画《拉网》在省内评选时就获得了漆画选票的最多数。到了北京,果然不负众望得了银奖(此届没有金奖)。《拉网》的题材是惠安渔女。在郑力为的眼里,惠安女的美是和她们的勤劳和她们所生活的天地、海洋融为一体的。画面分成黑、朱两块颜色,表现的竟是海水和沙滩,那么的“违背”客观又那么的令人信服。散布在朱地上的白衣渔女和黑地上的金色游鱼,使这两个色块都“活”起来。在漆味十足的形式感中充满着生活气息,也显示了作者娴熟运用漆艺特定手段表达情感的功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力为《下海》</div><br><br> 1986年漆画《红珊瑚》获中国漆画展优秀奖。1989年漆画《下海》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1994年漆画《崇武十月》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除了获奖的作品外,郑力为还创作了《奋飞》古田会址》《山》《牛群》《荷花》《孔雀》《荷塘》《鱼鹰》《篝火》等作品。<br> 郑力为的漆画风格单纯而深厚,无论是写实手法还是图案趣味的作品,都有很强的形式感,在形式感中透露出作者的感情。<br> 漆画《奋飞》表现一群候鸟掠过晴空的瞬间景象,手法自由奔放,酣畅淋漓。在数十厘米见方的画面上,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浓郁气息和生命的壮丽恢宏,不但表现了漆画家的技巧,更表现了漆画家的“画外”修养和气质。郑力为在省工艺美术学校从事漆画艺术创作和教学40多载。他和王和举、吴川一起创办漆画专业,他以培养漆画艺术创作的人才为已任,尽心竭力。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注重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来教导学生努力学习,刻苦进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成绩优异的漆画专业学生。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OuKQbIEjxL9uttwrtCKW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漆画大师郑力为:40年教学与创作,培养一代代漆画新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