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南粤(顺德印象三、和美术馆)

大熊(11018892)

<p class="ql-block">和美术馆(HEM)位于顺德北滘镇新商务区中心,是由家族发起、安藤忠雄设计的非营利民营美术馆,历时5年建成的北滘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北滘镇被当地人戏称为“北滘CBD”,它虽然只是一个小镇,却诞生了几个千亿资产的大企业,四周高楼林立,在玻璃写字楼环抱的中央,由清水混凝土围合而成的和美术馆,独立又和谐。</p><p class="ql-block">和美术馆的“和”,有和谐安泰之意,也代表文化和空间的融合。</p><p class="ql-block">——摘自知乎(城市设计联盟)</p> <p class="ql-block">和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把对立的特征融合起来,形成了由简单的圆形和方形构成的建筑形体。</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名为《三条不确定的线》,作者是法国艺术大师贝纳·维内,和美术馆2007年收藏。</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入口两边水池中各有一座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这棵银色的大树是美国艺术家洛克希·潘(Roxy Paine)的作品,“它是死的,但又充满活力,与美术馆中西融合。”</p> <p class="ql-block">这座头像雕塑造型很独特。</p> <p class="ql-block">参观和美术馆需购票,150元/人,65岁至70岁(85元/人),70岁以上免票。</p> <p class="ql-block">和美术馆的设计师是安藤忠雄(1941年—),日本著名建筑师。他的经历很富有传奇性,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被称为“没文化的日本鬼才”,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p><p class="ql-block">——摘编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清水混凝土建筑,这是安藤忠雄建筑的“招牌”。</p> <p class="ql-block">和美术馆关注从近代文化艺术思潮到国际视野下的当代艺术进程,通过为公众呈现独具魅力的展览和多元开放的文化活动,希望凭借自身的独特性,建立起传播的枢纽,挖掘跨文化的多元价值。</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楼大厅,立刻眼界大开。</p> <p class="ql-block">这件大型作品纵贯两层楼,构思奇妙,力量十足,似乎要撼天动地。</p> <p class="ql-block">来到二楼再俯视欣赏。</p> <p class="ql-block">二楼,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和美术馆收藏有少量中国画大师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五骏图——徐悲鸿。</p> <p class="ql-block">东丹王人马图——张大千。</p> <p class="ql-block">祁连风情——关山月。</p> <p class="ql-block">霜叶红于二月花——李可染。</p> <p class="ql-block">黄山莲花峰——刘海粟。</p> <p class="ql-block">返布拉格途中雨景——傅抱石。</p> <p class="ql-block">溪桥晚色——张大千。</p> <p class="ql-block">秋林野屋图——林风眠。</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榕树——吴冠中。</p> <p class="ql-block">桃花风景系列-龙泉山——周春芽。</p> <p class="ql-block">顶层户外平台上有安藤忠雄签名的大苹果。</p><p class="ql-block">“永葆青春”,这也许正是安藤忠雄内心写照,他在开始和美术馆设计并建筑时已经75岁,并且身患癌症。</p> <p class="ql-block">和美术馆整个空间设计以“和谐”为主题,在安藤忠雄的设计构想中,从建筑设计到细部工艺,都以多样化的“圆”呈现,尝试着创造出融汇中国岭南建筑文化的崭新艺术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第一条清水混凝土双螺旋阶梯,像两条并行蜿蜒、永不交汇的河,从底层到顶层纵贯和美术馆,成为建筑的中轴,好似灵魂……。</p> <p class="ql-block">安藤忠雄被称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他认为建筑构成三要素是:一是可靠的材料(真材实料),二是完全的几何形式,三是自然——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p><p class="ql-block">——摘编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除了欣赏建筑,和美术馆还有不定期的展览。</p><p class="ql-block">米尔顿•艾弗里(MiltonAvery)——《寂静的边际》</p><p class="ql-block">(米尔顿·艾弗里(1885年—1965年),美国艺术家。艾弗里性格沉静,沉默寡言,绘画也呈现出一种美国20世纪艺术中少有的、沉思般的宁静与和谐。他的色彩运用是极具个性化的,以至于接近抽象。</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禾碧霖——《把把脉》</p><p class="ql-block">禾碧霖,法国艺术家,1989年出生于以色列,2016年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取得美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在巴黎和特拉维夫。</p><p class="ql-block">禾碧霖的画作总是蕴含着微妙的示意——仿佛一扇窗,让观者从画布窥见一个静谧忧郁的世界。在当代具象绘画复兴的潮流中,她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体验出发,发展出独特的风格。</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这一展览是禾碧霖在顺德两个月的时间里,以灵犀通透的双眼观察顺德的日常,捕捉隐秘在寻常生活中的温柔时刻。</p><p class="ql-block">——摘自展览说明</p> <p class="ql-block">草图展示。</p> <p class="ql-block">黄宝莹——《温差》</p><p class="ql-block">黄宝莹,成长于深圳、后迁居纽约的青年艺术家。</p><p class="ql-block">“温差” 在黄宝莹的作品中具有双重意涵。广东的湿热与纽约的干冷,在她的身体记忆中留下气候的印痕。另一方面,“温差”也指向频繁迁徙所带来的认知落差与情感位移,一种悬浮的状态逐渐取代了她对“广东人”身份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摘自展览说明</p> <p class="ql-block">艺术品研究与修复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和美术馆流连忘返,接受了建筑和艺术品的双重熏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