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北京公园景观--北京颐和园石舫

一根筷子

‌石舫,又称清晏舫,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并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石舫全长36米,三面临水,船体由青石雕刻而成,船头靠岸,船尾朝湖面。船舱部分仿法国游艇“翔凤号”,船楼为两层西洋式,约8米高,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船体两侧各有一个石质机轮。‌石舫最初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皇帝在建造时寓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象征清朝政权的稳固。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时,石舫遭到严重破坏,仅剩石基座。1893年(光绪十九年),慈禧太后回宫后对其进行修复,并改建为西式楼房,命名为清晏舫。石舫不仅是颐和园中独特的水上建筑,对研究乾隆和光绪时期的皇家园林建筑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它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提醒人们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请在“美篇”里关注“照片中的北京及各地系列”,你会每天收到北京的胡同、博物馆、展览馆、故居,公园、古刹、小镇等照片的介绍,还可在作品集中找到往期发送的作品,还有各地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古刹、古镇、名山大川的介绍。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博物馆的美伦美幻,古老的文化遗迹,民俗民风、美不胜收的古建筑,会让你留连忘返。关注我,我会与你一起探寻北京及各地的历史、风情、建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