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风情(六)阿尔罕布拉宫

老树

<p class="ql-block">20250325(1)</p><p class="ql-block"> 行程中阿尔罕布不拉宫是入内参观的,但由于旅行社没有约到票,导致我们失去欣赏纳斯瑞德宫精华部分的机会,这是此行第二大遗憾。还好有阿尔罕布拉宫的后花园可游览。阿尔罕布拉宫是13世纪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的摩尔人在格拉纳达修建的王宫,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粉红色的宫墙,高低错落的方塔,阿拉伯风格的宫殿,周边大小不一的廊柱拱卷、楼阁穹顶、尖塔庭院掩映在绿树花田和曲水喷泉中。美美的建筑,浓浓伊斯兰风情引人入胜。整个宫院的供水系统完全依靠皇宫引水运河自然落差巧妙设计串联起来,包括喷泉灌溉,岁月走过的光阴就是水系流动的光阴,从不停歇。纳斯瑞德宫劵廊和宫内装饰据说十分精美细腻,堪称美轮美奂,在网上搜到的图片果真如此。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与欧洲的建筑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在装饰和雕塑上前者像素颜的美女,素雅但不失精致,几何线条构成的千变万化图形轻盈理性内敛,灰白底色上镶嵌的黄红蓝色,使装饰有一种跃动感,增加了浅雕浮雕的张力;而欧洲的建筑雕塑少不了各种宗教或神话人物以及动植物,更具像的建筑装饰繁复生动,立体张扬。这与宗教是否崇拜偶像有关,伊斯兰是非偶像崇拜的,在清真寺你是看不到任何具像的崇拜物的。阿拉伯摩尔人从8世纪控制伊比利亚到15世纪终于走到了尽头,格拉纳达是摩尔人最后地盘,在西班牙主教双王(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和她的丈夫)的强大攻势下,最后一位摩尔人国王投降了,在阿尔罕布拉宫的一座小门向西班牙女王跪交宫城钥匙🔑,流着着眼泪离开了象征他权利和荣耀的王宫。这个受降的地点被称为摩尔人最后的叹息。历史的命运是个人无法抗拒的,投降避免了生灵涂炭,也保护了这座瑰丽的建筑艺术免于战争的摧残。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接受了这份厚礼,又在宫中修建卡洛斯五世皇宫,一座罗马风格外方内圆的建筑,气势恢宏;圣玛利亚教堂的哥特式尖顶,是阿尔罕布拉宫的最高建筑;一些喷泉的雕塑也具有了人或动物的具像。阿尔罕布拉宫现在呈现给世人的是欧洲与阿拉伯文化风格融合共存的艺术瑰宝,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徜徉在童话般的宫殿花园中的确是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圣玛利亚教堂</p> <p class="ql-block">卡洛斯五世宫圆形中庭</p> <p class="ql-block">卡洛斯五世宫外观</p> <p class="ql-block">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城堡遗址</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位摩尔人国王向西班牙女王举行投降仪式的地方,摩尔人的伤心叹息地。</p> <p class="ql-block">  300年打造的宫殿园林,3个多小的游览,非常走马观花,但她那美到极致的建筑和园林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现在韩国人来阿宫游览的人居首位,原因是他们拍了一部电影,“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结果就纷纷到这里来寻找释放情结,搞得门票难约,对西班牙来说这可是乐见的。</p> <p class="ql-block">  对没有入内参观纳斯瑞德宫始终心有不甘,便到网上搜视频和图片补课,那充满魅力宫殿的确美得超凡脱俗,难怪倍受游人的推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