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之甘南(一)

梅子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4日,自驾游行程:德令哈—刚察服务区—西宁—甘肃夏河县,行程730公里,耗时8.5小时。</p><p class="ql-block"> 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  原子城地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核心区域位于海晏县西北侧的金银滩草原,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其行政中心为西海镇(原称“国营二二一厂”),周边被高山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西汉西海郡遗址)接壤。</p><p class="ql-block"> 该基地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和氢弹(1967年)。</p><p class="ql-block"> 1995年退役后,被改造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于2005年正式开放。</p> <p class="ql-block">  贡乃拉合垭口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之间,是两省的分界点之一,海拔约3600-3643米。西侧靠近瓜什则寺,周边为高原山地地貌。</p> <p class="ql-block">  到达甘肃夏河县,夏河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该州西北部,东接合作市,南邻碌曲县,北靠临夏州及青海省循化县、同仁市,西连青海省泽库县。总面积62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属寒冷湿润气候区。2023年末常住人口8.48万,藏族占比超80%,是多民族聚居区。夏河县以拉卜楞寺和藏文化闻名。</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5日,自驾游行程:夏河县拉卜楞寺—郎木寺—扎尕那,行程274公里,耗时7.5小时。</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游览顺序是,开始跟着当地藏民一起绕着拉卜楞寺转经桶,转到大半圈后,进入寺内游览,所以,顺序是由后往前,到结束时,才走到正门,即大经堂前面。</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是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主持始建,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寺院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以及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赢得第二西藏之称。</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p> <p class="ql-block">  文殊菩萨殿</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鼎盛时期有僧侣3600余人。所属寺庙有139处,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域。它不仅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p> <p class="ql-block">  通过该殿可到达顶楼,俯瞰拉卜楞寺全景。</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院的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台阶而下即可进入寺院内部。</p> <p class="ql-block">  由此侧门进入大经堂。</p> <p class="ql-block">  大经堂,即闻思学院经堂,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出了拉卜楞寺,车刚要驶出夏河,就看见了桑科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郎木寺处在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甘肃寺院,叫赛赤寺,通往天葬台的方向,另<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为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叫做格尔底寺,</span>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相互守望。</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的是甘肃的赛赤寺,因想看天葬台,故把车开到了半山腰上,于是游览顺序也变成了先上(最高位置的寺院)后下(郎木寺大门一带)。</p> <p class="ql-block">  赛赤寺位于甘肃省碌曲县郎木寺镇。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拉萨甘丹寺第五十三任赤巴坚参桑格创建此寺。1958年时,有19个活佛,594名僧人,11个属寺,分布于甘肃的碌曲,夏河、迭部等县,四川若尔盖县、阿坝县也有分布。1981年郎木赛赤寺批准开放复建。寺院占地面积约为2600亩,主要有大经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从赛赤寺出来,路过格尔底寺。</p><p class="ql-block"> 格尔底寺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镇。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第一世格尔底寺活佛茸青更登降参在白龙江源头的达仓郎木修建了一座小型隐修寺。此后不断发展,成为阿坝地区格鲁派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之一。1949年前,郎木格尔底寺有大活佛1人,小活佛45人,僧众680人。1986年,因火灾受损而重建。</p> <p class="ql-block">  前往扎尕那途中</p> <p class="ql-block">  即将到达扎尕那景区,路边的风景越来越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扎尕那山的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景区是最近几年较火的景点,每年6至9月,游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