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近代的晋城,如同华夏大地的许多地方一样,遭受了战争的残酷洗礼,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古建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日寇以20万兵力沿各铁路线大举进犯。11月,太原被日寇占领,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华北地区陷入混乱。不久后,晋城也未能幸免,日军先后五次占领晋城县城,长达7年之久,晋城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日军一天出动飞机少则5架,多则24架,对晋城老城进行大规模狂轰滥炸。在无情的炮火下,城内绝大部分古建筑遭到破坏 ,宏伟的城墙也被炸得面目全非,往日繁华的古城瞬间千疮百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20日,日军最后一次占领晋城县城后,为了修筑工事,将城内众多珍贵的古建筑拆除,府大堂、太和宫、玉皇庙、明道书院、关帝庙、火神庙、崇桂祠、尊经阁、文昌宫、府隍庙、县隍庙、东街庙、张公祠、程明道祠等无一幸免,这些凝聚着古人智慧与艺术结晶的建筑,就这样毁于一旦。在宫岭,日军为修碉堡,将全村27户人家全部赶出村,拆掉所有民房,还在一日内杀死无辜群众55人,烧毁房屋690间,制造了一幕幕人间惨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晋城城墙历史悠久,据《泽州府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以砖筑城墙,城周为九里三十步,城内面积约1.6平方里,弘治正德年间相继修葺,至光绪时,城周仍九里三十步,城墙高三丈,厚四丈余,有“列雉一千二百三十七,城楼七,角楼四,敌楼二十三,营坊六,兵洞三十九,将台三,炮台三十六” ,护城河“池宽二丈余,深亦如之”,整个城墙高大坚固,是晋城的重要防御工事和历史象征。然而在1945年,为了适应战争形势以及后续建设需要,城墙几乎全部被拆除 ,如今仅存极少部分遗址,曾经巍峨的城墙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和历史资料之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了古建筑和城墙的损毁,日军的暴行还包括残酷的屠杀和掠夺。1939年7月25日,日寇对晋普山附近进行扫荡,躲藏在山顶晋普寺的100多名无辜群众惨遭杀害,其中壮年男性被捅死,40多名妇女被强奸后捅死,乳房还被割下,最后寺庙也被烧毁,制造了震惊一时的“晋普山庙惨案” 。在这次攻占晋城的过程中,共有12000多名群众惨遭日寇杀害,晋城县境内人口从抗战前的36万减少至18万,损失了一半人口 。日军还掳掠当地匠人,冶炼铸造铁砖运往日本,大肆掠夺晋城的生铁资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面对日军的残暴侵略,英勇的晋城人民并没有屈服。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前方总部、第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以太行山为中心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敌后抗战,晋城人民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到抗日队伍中。“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晋城的民兵和自卫队积极开展伏击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窑洞战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他们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为保卫家乡、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担架队、运输队、警戒队等全力支援前线,运送物资,救护伤员,保障了战争的军需供应和战勤服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中旬,太行、太岳区联合作出决定解放晋城,由太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刘忠同志为总指挥,组成攻打晋城县城攻委员会。4月21日,晋沁县县大队与全县民兵扫清城南的日军据点;4月22日,晋东县独立营与全县的民兵扫清城东、城北的日军据点 。随后,老七团、太岳独立团以及晋北、阳南、阳北三县地方武装向晋城发起总攻。高平、长治的日军企图支援并运走重要物资,却被太行老七团半路炸毁车辆。经过五天五夜的激烈战斗,4月27日下午七点,日军付出惨重代价后,全部人马冲出城门逃往高平。1945年4月28日,晋城全境解放,晋城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已经远去,但战争给晋城留下的伤痛和痕迹却无法轻易抹去。那些被毁坏的古建筑和拆除的城墙,成为了历史的遗憾。然而,晋城人民在战争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未来。它激励着后人珍惜和平,铭记历史,不断努力,让晋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得一,闫红瑞编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