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次来到英国国家美术馆本馆,还未开始参观,先不小心触发了隐藏任务。</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老英博物馆的周边文创比较有趣,一路走来一路买,光帆布包就是一堆。一进英国国家美术馆,即刻又被文创店吸引。</p> <p class="ql-block"> 调色板,梵高的一看就比较费颜料,莫奈的短笔触产生幻觉。入手。然后又一眼瞧见了维米尔的少女,这本画册不仅刊印了维米尔所有作品,也指明了藏宝点。于是带走。并不会刻意地去寻找真迹,碰上了就看一眼,且共从容哈。</p> <p class="ql-block"> 这样,留给看展的时间就不多了。因为上半年在香港故宫也看过不少英国美术馆的藏品,倒也不急。又想起二战时,因怕德军飞机轰炸,这里所有藏品被另行安置在一个采石场里。只一月展出一幅,以慰籍焦虑的民众。其实也不需要看太多,随意走走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画像,1430。镇馆之宝。风俗画和室内画的开山之作。扬是油画的创造者。对这幅作品的解读网上太多。</p> <p class="ql-block"> 达芬奇,岩间圣母。1491-1508。镇馆之宝,这是第二版,第一版在卢浮宫。据说有达芬奇画作的展览必得收钱钱,达芬奇又叫“博物馆刺客”。但在英国美术馆和苏格兰画廊却是免费免预约。</p><p class="ql-block"> 另吐槽一下,比起收费我更讨厌预约,万水千山地过去,一句约满,立刻让你怀疑人生。不过,预约米兰恩宠圣母大教堂的《最后的晚餐》是可以理解的。</p> <p class="ql-block"> 拉斐尔,教皇尤利乌斯二世。</p> <p class="ql-block"> 局部</p> <p class="ql-block"> 拉斐尔,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清澈的美。</p> <p class="ql-block"> 昆汀.马西斯,丑陋的公爵夫人。挺有名气的造型。这幅讽刺画的主旨ms老年人不配拥有情欲。</p> <p class="ql-block"> 贝利尼,草地上的圣母。红蓝白,圣母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 贝利尼,救赎者之血。基督曰:这是我的体,将为你们而牺牲;这是我的血,将为你们倾流。</p> <p class="ql-block"> 提香,别碰我。此画意味隽永。复活后的耶稣碰到了沉浸在悲伤中的抹大拉的玛丽亚,她想要去拉他,他忙躲闪,意谓从今往后告别了俗体。</p><p class="ql-block"> 这个玛丽亚学者不认为是妓女,很有可能是耶稣的信仰伴侣。</p> <p class="ql-block"> 提香,圣家族和牧羊人</p> <p class="ql-block"> 安尼巴尔.卡拉奇,哀悼基督之死。卡拉奇三兄弟最著名的一位。巴洛克风格创始人之一。明暗对比强烈。宗教人物更接地气。是真的悲伤。</p> <p class="ql-block"> 圭多.雷尼,苏姗拉和咸湿佬。美德和缺德的对峙。</p> <p class="ql-block"> 圭多.雷尼,牧羊人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洛伦佐.洛托,被女英雄鼓舞的女子肖像。</p> <p class="ql-block"> 柯罗,意大利女人。这位伟大的风景画家晚年时改画模特了。给予姐姐文艺复兴时期贵妇般冷静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 梵高,客栈老板的女儿。明亮的蓝。有秩序地涂抹,他生前最后一个月,努力地在平复心情。</p> <p class="ql-block"> 梵高,农舍。也是创作于死前一个月,未完成。</p> <p class="ql-block"> 梵高,两只螃蟹。只能说,他是懂色彩的。</p> <p class="ql-block"> 塞尚,自画像。几何色块构成的一张脸</p> <p class="ql-block"> 塞尚,拿念珠的老妇。六亲不认的老年感。</p> <p class="ql-block"> 塞尚,在比贝穆特采石场。独特的人型构图。</p> <p class="ql-block"> 塞尚,普罗旺斯的山坡。</p> <p class="ql-block"> 雷诺阿,在剧院。</p> <p class="ql-block"> 马奈,伊娃.冈萨雷斯。摆拍,她是马奈正式确认的惟一弟子。严肃拘谨的坐姿,两人似乎并没有绯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而马奈笔下的心上人,在阳台上(网上扒图)</p> <p class="ql-block"> 莫奈挂满一面墙的睡莲,凝视时,有微微的晕眩。</p> <p class="ql-block"> 莫奈,睡莲,夕阳。</p> <p class="ql-block"> 德加,芭蕾舞者。</p> <p class="ql-block"> 德加,青年斯巴达人训练。</p> <p class="ql-block"> 毕沙罗,蒙马特大街的夜景。他是柯罗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透纳,雨、蒸汽和速度(大西部铁路)。英国国宝级大师,他和他的画印在20英镑上。</p> <p class="ql-block"> 修拉,海角。可以拍出来的点彩技法。</p> <p class="ql-block"> 克莱姆特,赫敏.加利亚肖像。远观觉得这画风有熟悉的别致感,凑近确认了,是克莱姆特的装饰风。</p> <p class="ql-block"> 哈默休伊,室内。此行最大的收获,又认识了一位丹麦大师,冷调、去情绪化的北欧风格。</p><p class="ql-block"> 他一生只画一间屋(他的家),只画一个女人(他的妻子)。简约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 看大师画作,有时会感到吃瓜的快乐,似窥视到了不得的秘密。隔着时空,交换个你懂的眼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