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研学活动记

真水无香

<p class="ql-block">已巳又掀研学风,</p><p class="ql-block">老年师生同车行。</p><p class="ql-block">鄂城东南关王庙,</p><p class="ql-block">一路仲春好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泉山庄酒飘香,</p><p class="ql-block">主人迎客笑声朗。</p><p class="ql-block">好水好粱酿好酒,</p><p class="ql-block">生意兴隆财源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灵庙前悼英魂,</p><p class="ql-block">廿四勇士实悲壮。</p><p class="ql-block">同仇敌忾活炸弹,</p><p class="ql-block">彪炳史册永流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鼎石上下川鹿凹。</p><p class="ql-block">吕香古城在安汾,</p><p class="ql-block">厚重历史传佳话。</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6日,我参加了老年大学本土文化的研学活动。在老师和老年大学负责人的带领下,一大早我们坐上提前安排好的大巴车前往目的地——关王庙境内的华灵庙和几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时值仲春,车窗外草木泛着新绿,迎春花和山桃花竟相绽放,美好的春光给我们的研学曾添色彩。车厢内谈笑风生,老师给大家交代了行程和要求。沿途路过龙泉山庄,应大家的要求张老师安排司机师傅临时停车领大家去龙泉酒厂看了看,算是计划外的参观,丰富了研学内容。</p><p class="ql-block"> 华灵庙是为纪念抗日二十四壮士而更名的庙宇,原名华林庙,位于乡宁县城东南四十公里的关王庙乡后野头村。一九四二年七月国民革命军第37师第3团与日军激战,战斗中第8连彭永祥连长带领的三十名战士身挂数枚手榴弹冲入敌阵,除6人受伤外其余24人与敌人同归于尽,炸死炸伤日军400余人,这一壮举扭转了抗日局势,成为抗战史上的重要事件。为纪念这些壮士,当地群众主动献出24口棺木掩埋忠骨。1945年6月时任第二战区司令的阎锡山在华林庙立了“华灵庙二十四壮士殉国纪念碑”并亲自撰写碑文以表彰烈士精神永垂不朽,为纪念英灵把华林庙更名为华灵庙,喻为中华民族之灵魂。</p><p class="ql-block"> 十点多我们到达华灵庙,在纪念碑门牌前听完老师的介绍,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行了三鞠躬礼,以表达深深的缅怀之情并跟着老师唱起了《大刀进行曲》。接着在看庙老师傅的带领下又参观了抗战纪念馆,青天白日铭牌、荣誉勋章、防毒面具、军刀、机枪,看着一件件展品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副副军民联合抗战的画面,虽然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先烈们,珍惜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安宁,尤其在今天经济飞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大家又参观了鼎石、上川、下川、鹿凹峪几个古村落和安汾唐代吕香县城遗址。古村的石头路石头桥石头墙石头窑无不体现先祖的勤劳和智慧;古村的古朴宁静是现代城市不能比的,得天独厚的优美风景也是城市没法比的。从吕香县城遗址上那些废弃的石碾石磨石槽可以想到当时的繁荣情景,可喜的是这些古村落都被云邱山景区纳入了管理,在不远的将来将会重焕风姿,更可喜的是村里六十岁以上老人的一日三餐都在日间照料中心解决,老人尽可安度晚年,这正是新时代优越的社会保障!</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多,研学考察结束了,返程的车上大家意犹未尽兴奋的讨论着,一致认为这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的确有收获,同时感谢老干局对老年大学的关怀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沿途的龙泉山庄酒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