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悔莫及

小卉儿

<p class="ql-block">  若母亲在,今日是她九八寿辰。母亲仙逝已三载有余,常于静夜思及母爱之深沉,竟如春草般岁岁萌蘖,挥之难去。每忆及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絮絮叨叨的日常琐事,总能瞬间刺痛心扉,引动满心酸楚,更兼诸多悔恨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淹没心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几日,我在整理旧物时,偶然发现了一封母亲于1999年寄予我的信笺。薄薄三页纸,承载着母亲那颗滚烫的心,字字句句,尽是深情。我逐字逐句读完,眼眶已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想那时,我和母亲虽居处相邻,往来频繁,却因我年轻气盛,性情急躁,常对母亲的倾诉不耐烦。不加思索地顶撞回去,母亲那满含期待与忧伤的眼神,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深知我的脾性,于是采取了写信这种方式,将心中所想、所念、所忧,悉数倾诉。信中,母亲提及与兄弟因一时口角而心生嫌隙。盛怒之下,言辞失当,事后方觉不妥,于是希望我能出面调解,化解矛盾。这本是我分内之事,凭借我对家庭的了解,本可以站在母亲的角度,耐心安抚她的情绪,再与其兄弟沟通,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家中之事,本就无绝对之是非对错,不过因立场不同而起争执。可当时的我,却只是一味指责母亲“少生事端”,让她“知足常乐”,全然不顾母亲内心的感受,未曾想过以和为贵,以孝为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当我的孩子也用同样的方式回应我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当年的母亲。那相似的场景,如同时光的轮回,让我追悔莫及,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人生在世,为什么?总是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才恍然大悟,然而,悔恨却如影随形,相伴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