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筑坝人: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者影像档案》主题摄影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佳法影像

<p class="ql-block">在"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从宜昌启航——中国筑坝人影像档案"主题摄影展开幕式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肖佳法</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水电建设者们:</p><p class="ql-block">大家下午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相聚在长江之滨,共同见证"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从宜昌启航——中国筑坝人影像档案"主题摄影展的盛大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黄正平等11位参展摄影师,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影友,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感谢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和宜昌市工人文化宫对本次展览的鼎力支持。同时,也要向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原主任汪志林、葛洲坝集团机电公司张冬梅等20位建设者代表的到来表示崇高敬意,正是你们的辛勤付出,铸就了中国水电事业的辉煌。</p><p class="ql-block">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本次展览的相关情况。</p><p class="ql-block">一、展览的时代意义</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承载着双重使命:</p><p class="ql-block">第一,用影像为时代留影,为劳动者立传。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生动的画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水电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p><p class="ql-block">第二、以光影为笔,书写宜昌荣光。宜昌是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起点,见证了从葛洲坝、三峡大坝到白鹤滩的世纪跨越,六座超级水电站犹如六颗明珠,在1800公里的长江干流上串起一条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的清洁能源巨龙。</p><p class="ql-block">宜昌,是一座来电的城市;宜昌是一座因电而生的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能资源,吸引葛洲坝、三峡大坝相继落户。世界著名企业集团——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在宜昌这片热土上孕育、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的中流砥柱。宜昌政府在清洁能源走廊建设中,从人力、物力到财力等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保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宜昌为中国水电事业和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我们用这次展览书写宜昌荣光。</p><p class="ql-block">二、展览的概况</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共展出120 余幅作品。展览分二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是《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历程》。共展出19幅作品,展现了葛洲坝、三峡大坝建设过程和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上六座水电站的全貌,表现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的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第二个版块是《中国筑坝人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者影像档案》。共展出101幅作品,包含环境肖像、直立肖像、白背景肖像、工种肖像、班组肖像、夫妻肖像。这些作品将钢筋水泥背后筑坝人的坚韧、执着与温情一一展现。展览作品涵盖了大坝建设的宏大场景,让您仿佛能听见机器的轰鸣与江水的咆哮;有建设者专注工作的特写,那坚毅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事业的热爱与担当;还有班组合影里的团结力量,以及夫妻筑坝人相互扶持的温暖瞬间。这些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国筑坝人的工作环境、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将冰冷的工程数据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文故事。</p><p class="ql-block">二、展览的创作特色</p><p class="ql-block">这次展览作品有三个鲜明特点:</p><p class="ql-block">1. 时间跨度大。《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历程》组照1981到2022年长达43年。从1981年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到2022年白鹤滩水电站全面发电运行,全面展示葛洲坝、三峡大坝及长江清洁能源走廊上六座水电站的建设历程与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中国筑坝人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者影像档案》专题历时12年跟踪拍摄。我们先后5次组团深入工地拍摄,最长一次长达45天。</p><p class="ql-block">2. 注重影像真实性与史料性:</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展览作品资料的真实性和史料性,我们制定了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者影像档案拍摄 “三个一” 计划,即给每位拍摄的建设者填写一张《中国筑坝人: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建设者影像档案》表,拍摄一张环境肖像,并录制一段建设者自我介绍视频。《白鹤滩建设者影像档案》表中有姓名、年龄、电话、工作单位、工作时间、从事什么工作、参建感言等内容。拍摄时,让建设者手持自己填写的表格拍一张照片,有效避免后期编辑时人物信息出错。建设者的相关资料都经过本人和所在单位双重确认,确保每一个信息都经得起历史检验。</p><p class="ql-block">3、专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我们采用了严谨的态度、专业摄影设备拍摄。我们拍摄建设者时采用1亿像素相机进行拍摄。运用白背景拍摄直立肖像、班组合影,并在表现手法上采用拼版、组照等多种形式,生动塑造建设者形象。</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期间,肖佳法、黄正平等十多位摄影师深入工地,历经无数艰辛,跟踪拍摄了 1178 位建设者,积累了数万张照片。他们从中精心挑选 600 余幅,集结成《中国筑坝人 ——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者影像档案》一书并公开出版发行。此次展览开幕式结束后还要举行此书出版发行座谈会 ,众多专家学者将对这本书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进行全方位评述和解读。</p><p class="ql-block">三、开展多层次巡展,扩大影展的宣传效果</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以"为时代留影、为建设者造像",致敬中国筑坝人为宗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鲜活的影像,讴歌中国水电建设新成就,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p><p class="ql-block">目前,这批作品已经开始了巡展。4月中旬由湖北省摄影协会组织了12人采风团队,带着这批作品走进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进行了巡展,受到好评和欢迎。</p><p class="ql-block">今天,展览回到清洁能源走廊的起点宜昌展出,具有特殊意义。今后我们计划继续推进"五进"巡展计划,让这些作品走进更多企业、工地、社区、展馆、校园。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批影像作品中国水电事业的建设成就和中国筑坝人的工匠精神。</p><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这些光影记录的不只是工程奇迹,更是数万建设者用青春书写的时代答卷。让我们通过这些影像,感受中国水电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用这批作品向平凡而伟大的水电建设者致敬!</p><p class="ql-block">最后,衷心祝愿本次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