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这般美景所描绘的正是边陲小镇和顺古镇。小镇因村内一条小河而得名,村庄依山势而建,民居粉墙黛瓦。漫步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点缀其中,古韵悠悠。</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后向左拐,来到龙潭处购票,乘船游览陷河湿地,此地人行易陷,所以名为“陷河”。一艘能载七人的游船出发,沿着小河前行,只见湿地被杨柳与草甸所覆盖,白鹭、野鸭、水鸟低空飞过,梅花与油菜花绚烂绽放,清新自然的原始田园风光就这样在眼前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马帮邮局🏤 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可以寄明信片,也可以购买各种纪念品,我们在门口休息一会,打个卡拍张照。</p> <p class="ql-block">和顺小巷总兵府,原系清朝从一品大员振威将军腾越总兵张松林老宅,建于光绪末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6年其原样搬至和顺,改建成客栈。</p> <p class="ql-block">总督府摇身变为客栈,室内仍挂着老煤灯,古韵悠悠。后门处茶艺表演引人入胜,踏出后门,陷河的美景便映入眼帘,散发出宁静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沿着乡间小河,错落分布着九个洗衣亭。相传,是桥乡寸位中为使妻子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而建。这些洗衣亭,承载着走夷方的男性对留守家人的深情,是一份饱含爱意与愧疚的特殊补偿,满溢着人性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看到河边有位洗衣女正在洗衣服,我们赶忙走上前去,与她一同洗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儿时的回忆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和顺刘氏祠堂中,那乾隆时的古碑静静矗立,而刘邦、刘秀、刘备三祖遗训碑更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们犹如时光的见证者,散发着古朴而庄严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家风文化长廊上,有这样一句话,"三代不读书,犹如一窝猪"如惊雷炸响,这荤腥俗谚裹挟着驮书古道的马蹄声,将崇文传统剖成粗粝真理——猪非辱骂,是横断山民对蒙昧的具象恐惧。当年马帮翻雪山运典籍,宗祠学堂比祖宅更巍峨,用市井俚语浇筑出最生猛的启蒙:文字乃斩断世代穷根的弯刀。</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乘景交车欲前往下一站时,驾驶员提醒还有艾恩奇古居未参观,艾恩奇,中国哲学界的大咖,我们立刻下车入故居。古居里的一物一景,展示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双虹桥位于和顺古镇村口的三合河上,由两座跨河而建的石拱桥组成,因桥身对称、形似彩虹卧波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和顺古镇。这是一座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古镇,众多朋友推荐我前来。在这里,明清两朝诞生了400余名举人、秀才,还孕育出像缅甸四朝国师尹蓉这样的杰出人物。古镇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