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狮子定州塔🍀保定府的大列瓜

米兰

<p class="ql-block">大列瓜是战国时期燕赵两国的界石。冀中地区广泛流传着一首歌谣:“沧州狮子定州塔,保定府的大列瓜。”如今,这保定府的大列瓜被安置在淮军公所的花园里🍀</p> <p class="ql-block">保定南大街路西墙脚下,有一块露出地的石头,它光溜溜、圆乎乎,乍一看象个大西瓜,人们管它叫“大列瓜”。据考证,这块石头是战国时期燕赵两国的界石,本来的名字叫“列国石”🍀</p> <p class="ql-block">相传,大列瓜是二郎担山赶太阳时留下的一个扁担楔儿。</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太阳忽然看到人间非常繁华,一家家男女老少欢欢乐乐,心里非常羡慕;可自己呢,白天孤零零地悬在天空,只有晚上才能回家歇会儿,日子过得太没意思了。想着想着,他灵机一动:我何不到人间享享天伦之乐呢?于是,他晚上就不回家了,跑到人间,要和人们整天在一块儿,热热闹闹过日子。他这一来不要紧,人们可就热得受不了啦!太阳神象一个巨大的火球,烤得树木枝枯叶焦,晒得河水象开了锅,人们一天到晚象坐在蒸笼上,简直没法活了。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二郎神也到人间来了。</p><p class="ql-block">二郎神力大无穷,有一身好武艺,专爱打抱不平。他一看人们那么受罪,就用肩膀担来两座大山,想给百姓遮遮阴凉儿。俗话说:“山高遮不住太阳。”两座山能顶啥事?二郎神恼羞成怒,握起三尖枪怒声骂道:“太阳老儿!你可知罪?!”太阳神见二郎要拼命,狡猾地笑笑说:“二郎大哥,你的心意我知道,要我走也行,不过你得担着这两座山和我赛跑。你要是追不上,我永远不走!”二郎心想:我生就的飞毛腿,你给我提这个条件是自找倒霉!把头一点说:“好!”说着,便左手抄起扁担,挑起两座山,和太阳赛起跑来。再说太阳,听到对方答应,早就腾空而起,跑得比离弦的箭还快。就这样,太阳在前面跑,二郎在后面追。二郎施出全身力气,担着两座山一口气追了太阳十万八千里。太阳也没少费劲儿,一会儿也不敢停,累得连口气儿也顾不上喘,但毕竟岁数老了,过了十万八千里就被二郎神拉下了。这时候,太阳只好低头服输,说了声:“二郎兄恕罪,我再也不贪人间热闹了!”便逃往远方。</p><p class="ql-block">二郎神胜了太阳,心里格外高兴,担着两座山来到保定满城地面。这时候,迎面刮着小风,天气格外凉快,他才感到浑身无力,便想在这里歇息。他脱下两只鞋,就向外倒鞋里的尘土。谁知他光顾低头倒土,竟忘了自己肩上还担着两座山,两座大山顺势滑落下来,打在脚面上震了一下。这一震,不要紧,两座山落在人间生了根,扁担的楔子也飞落到保定城里。二郎担山赶太阳,来回跑了三十六万里,把劲使绝了,歇了会儿就起不来了,累死了。二郎神虽说死了,可是太阳很守信用,自从打赌输了以后,再也不敢到人间来凑热闹了。他住在天边,天天按时出来给人间发光送热,照得大地暖烘烘,人寿五谷丰。从此满城县西部就出了两座象坟丘一样的土山,一南一北对着脸,人们管它叫“龙门”,传说是当年二郎鞋里倒出的两堆土;那遥遥相望的两座大山各有一个扁担孔,传说是二郎担山时在山上穿的扁担眼,当时飞落到保定城的扁担楔,便成了保定的“大列瓜”。</p> <p class="ql-block">白墙黛瓦古城韵,燕赵徽歌旧园春🍀</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戏楼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从先秦时期祭祀仪式与娱乐乐舞表演的撂地为场,到明清时期神庙、祠堂、茶园、府邸、会馆戏楼等,均见证了中国戏曲演出活动的历史。中国戏楼建筑匠心独运,它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保定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修建的一座集祭祀、会馆功能于一体的清代祠堂建筑群,修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先为淮军昭忠祠,后将中路建筑改为李鸿章专祠。淮军公所占地总面积29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留最为完好的淮军昭忠祠,建筑风格独特,历史内涵丰富🍀</p> <p class="ql-block">淮军昭忠祠暨公所建筑徽风京韵兼容、艺术匠心独运。整体院落布局严谨,建筑功能完备,砖、木、石雕刻精美,梁架彩绘绚丽,排水系统科学,具有较高的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保定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个多剧种繁衍发展的戏剧之乡,孕育繁荣多个各具特点的地方戏曲剧种,在祖国戏曲百花园里散发着独领风骚🍀</p> <p class="ql-block">保定戏曲源远流长,特别是建于金代的定兴东林寺戏楼、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保定籍元杂剧作家群、明代众多的戏曲乐户、清代保定戏曲的大融合大调整、抗战时期如雨后春笋的抗敌剧社、改革开放以来厚植于民间的班社团体等,勾勒出保定戏曲的历史发展轨迹🍀</p> <p class="ql-block">保定地方戏曲异彩纷呈,灿烂夺目。高阳河西村是北方昆曲的诞生地,定兴祥泰班是河北梆子早期科班之一,还有生于斯、长于斯的保定老调,以及目前流布于保定的20个地方剧种;活跃于城市乡村的73支班社团体;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的 9个剧种……丰厚的戏曲资源彰显着保定人的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中华戏曲源远流长。勾勒原始祭祀舞蹈的花山岩画、反映秦汉雄风的百戏俑、写照大唐盛世的参军戏、已具折子戏雏形的宋南戏、明确脚色分工的元杂剧、引领声腔改革的明传奇、剧种繁多的清地方戏,聚合成百花齐放的中华戏曲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保定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戏楼,是我国现存清代室内戏楼中规模较大的一座,是晚清保定地区戏曲表演艺术与古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演绎着历史的沧桑,讲述着丰富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保定淮军公所呈现的是徽派建筑特点——白屋黛瓦马头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