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净山”到“净心”南山科普馆首场净美山野公益志愿活动清新起航

杨敬

<p class="ql-block">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南山科普馆开展“书香润心.净美山野”公益志愿活动,通过赠书启智、环保培训、山野拾圾等环节,将知识传播与生态守护结合,号召蒲公英讲师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理念,守护地球家园。</p><p class="ql-block"> 4月22日,地球日志愿活动现场,捐书仪式为环保公益志愿活动拉开温暖序幕——</p><p class="ql-block"> 活动正式启动前,我们的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垃圾分类达人闫孟梅老师率先为“绿书环游记”蒲公英旧书漂流记的计划,捐赠了221本书籍,17件充满童趣的玩具。闫老师的善举如同蒲公英种子,让旧物焕发新生,传递知识与温暖,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环保与公益的力量。这些承载知识的书页将注入南山科普馆的“绿色知识库”既为后续环保培训提供鲜活教材,也让“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提前扎根。一本本旧书的传递。正是活动“从知识到行动”的预演——让书香先染绿人心,再让脚步染绿山野,以文明接力开启守护地球的公益志愿活动之旅!</p> <p class="ql-block">  4月22日上午,在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现场,罗东亮老师和李新明老师作为活动负责人向蒲公英讲师进行全面讲解。罗东亮老师首先阐释活动核心意义:以地球日为契机,搭建“知识赋能+实践落地”的环保平台,唤醒蒲公英讲师们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关于活动目的,强调通过三大环节形成闭环-“赠书启智”让科普书籍成为绿色理念的载体,“环保培训”夯实垃圾分类与生态保护的专业知识。“山野拾圾”则将理论转化为守护自然的行动力,最终推动“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在活动要求方面,李新民老师特别指出:大家要在罗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参与各环节,山野实践中严格遵守“只带走照片,只留下足迹”的原则,注重自身安全的同时,深度观察自然生态,将拾圾行动与科普学习结合,让每一次弯腰都成为与地球的“对话”李老师呼吁大家以今日为起点,把环保意识转化为日常习惯,共同守护我们唯一的蓝色家园!</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李岳辉老师的专业热身环节堪称“安全守门人”从关节活动到肌肉拉伸,每个动作讲解细致、示范精准,既唤醒身体机能,又通过强调“循环渐进”“关注体感”的要点,为后续径山之行注入“安全预防针”这一环节不仅体现了对大家健康的守护,更以严谨态度树立了“环保行动,安全先行的实践基调,让山野守护之旅从“”第一步”便走的稳健而有温度。</p><p class="ql-block"> 罗东亮老师又强调了山野保护的要点。此时此刻,蒲公英讲师们陆续领取了垃圾夹、垃圾袋,以 “无痕山林” 原则开启环保之旅。上山途中,何显红老师化身自然导师,一边带领队伍捡拾步道垃圾,一边生动导赏沿途植被,让环保行动与自然教育深度融合。为蒲公英讲师们开启生动的山野课堂。他沿途驻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各类植被:指着岩壁上的蕨类植物,介绍其“植物活化石”的特性与水土保持作用;轻抚路边的蒲公英,阐释种子借风传播的生存智慧;偶遇野生杜鹃时,便科普其花色差异与昆虫传粉的生态关联。讲解中,何老师不仅传授植物学名、科属等专业知识,共巧妙串联环保理念:“每一株野花都是生态链的一环,我们捡拾垃圾时避开它们,就是在守护生物多样性。”何老师的引导让徒步之路成为流动的自然课堂,讲师们时而俯身观察叶片纹理,时而拍照记录独特植株,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深刻理解“尊重每一种生命形态”正是环保行动的深层意义,让山野之行兼具知识性与启发性。</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山野之行虽然圆满结束,但是守护地球的征程永远在路上。从科普馆的书香浸润,到山径间的俯身拾绿,我们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双手清洁山川,更在自然课堂中读懂了地球的呼吸与心跳。每一本捐赠的书籍,都将在新的掌心延续文明星火;每一次对垃圾的弯腰,都是对生态的郑重承诺;每一堂植被的讲解,都在心底种下了守护的种子。此刻,行囊里装满的不只是捡拾的成果,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体悟。愿我们把今天的感动化作明日的行动——让节约资源成为习惯,让低碳生活成为风尚,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成为“地球日”当千万份微小的努力汇聚成河,定会滋养出更清澈的溪流、更葱郁的山林、更蔚蓝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最后,讲师们围坐一起分享了环保心得。特别感谢蒲公英讲师团闫孟梅、罗东亮、李新明、何显红、黄晓平、郝雪苑、任亚君、朱小英、李岳辉、王晓玲、杨敬等 11位老师全程领队、讲解、安全防护与影像记录,以专业力量让文明与美景共行。</p><p class="ql-block"> 感谢每一位同行者的热忱与坚持,让我们约定:下次相聚,再以热爱之名,赴一场绿色之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