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苏州大明寺</b></p>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因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一度沿称“栖灵寺”,1980年恢复原名。</p><p class="ql-block">• 隋朝时,杨坚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该寺建“栖灵塔”,故寺又称“栖灵寺”。</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寺庙区:南北中轴线上有牌楼、山门殿兼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庭院东西各有“文章实区”“仙人旧馆”题额门相对。</p><p class="ql-block">• 鉴真纪念堂建筑群:位于南北中轴线偏东的左区域,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p><p class="ql-block">• 塔区:以栖灵塔为中心,顺时针排列弘佛亭、卧佛殿、钟楼、鼓楼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西园:分建筑与园林两个区域,有乾隆御碑亭、待月亭、第五泉、美泉亭等名胜。</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佛教文化: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他东渡日本,将中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等介绍到日本,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古刹。</p><p class="ql-block">• 文学价值: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留下诸多诗词佳作,此后苏东坡等文人也常来此凭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为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大师提过词。</p><p class="ql-block">1963年,在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务院决定在扬州大明寺建造“鉴真纪念堂”。赵朴初为“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撰写了碑文。此外,赵朴初还为大明寺题写了“藏经楼”匾额及集《金刚经》句的题联。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赵朴初题“风月同天”石额,置于鉴真纪念堂正殿东侧面西牖门之上。</p> <p class="ql-block">苏州东关街</p> <p class="ql-block">扬州东关街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老街,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p><p class="ql-block">它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曾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道保持明清风貌,有“鱼骨状”街巷体系,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等重要历史遗存。这里古迹文物众多,有个园、逸圃等园林,武当行宫等寺庙,还有广陵书院等学堂。东关街也是扬州手工业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布全街,谢馥春、四美酱园等老字号商家众多。此外,这里美食云集,有藕粉汤圆、大煮干丝等特色小吃。2010年,东关街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街,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