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于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泸州可能值得流连忘返,象我这个不会喝酒的人,4月24月早餐后,尽管泸州老窖景区已经开门迎客了,我驾上汽车还是与它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依然走满眼都是绿水青山的国道,经过宜宾市高县罗场镇的时候,还专门驻车参观了一下以笔为枪,以思想为武器的南昌起义中七文人之一的阳翰笙故居。</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六点来到位于云南东北部的地级市昭通,从北城门趣马门随便进入古城的北正街,随便停在一家叫作“惠乾古城民宿酒店,就给人了一个满心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这家酒店安排我住在二楼,庭院就是一个小园林,房间布置的素雅充满中国文人风味,进门先送一块面包两个橙子。</p> <p class="ql-block">我晚上十点从古城逛回来,马上送我夜宵,先端来一小碗银耳汤,接着几样饭你自己点,我要了一碗饺子。</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餐从7:30开始,花色品种繁多,味道鲜美,一直到快中午十二点都有,而且先一天晚上服务员还帮我洗好了换下来衣服,烘干送到我手上,所有这一切都包含在130元的房费以内,而且所有工作人员都是面带笑容服务,这样的价格这么优质的服务是我一个经常在外旅行的人很少见到的。</p> <p class="ql-block">24日晚上一到昭通,我先在古城转了转,北正街两边都是卖东西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走到辕门口,一座顶部飞檐趐角的仿古建筑嵬然而立,然而辕门口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昭通镇署衙门,这座悬山顶木结构建筑,一楼一底,坐东向西,门前一对石狮子守护着这座古城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2009年,昭通市政府在辕门口广场新建了钟楼,也是新华书店的用房,作为古城恢复建设的一部分,这座高14.7米的仿古建筑不仅为古城增添了新的景观,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入夜时分,广场上的喷泉伴着彩灯变幻,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p> <p class="ql-block">辕门口有一个挑水巷,我走进去看看,过去古城供水设施简陋,城里的水只能引入到北顺城街的一个石砌水池中,居民们需用桶挑水回家,许多农村人进城以挑水为生。 </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巷成为了进入城市中心的必经之路,挑水人们挑着水桶在高低不平的石板上艰难行走,水不时洒出,湿漉漉的街面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挑水巷里边有迟家大院,特别是广东会馆晚上都不开门,无法参观,拍得照片也不清楚,决定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再到古城转一圈,把照片拍清楚。</p> <p class="ql-block">拐了个弯走到古城著名景点陡街,两边的店铺灯火通明,我不仅拍了几张照片,还拍了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陡街就是西正街,长约200米,宽约10米,东高西低,坡度大概30度,这或许是西正街最终被命名为陡街的原因。1930年,为整顿交通,对陡街进行了大修,扩宽了街道,一色的青石铺就,街两边的铺面改成西式风格,中西结合,更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陡街最高点与镇署正前方与交会处,是于2008年修建的一座石牌坊。前书“人杰地灵”;主联:人文荟萃水木清华启神韵,群星璀璨钟灵毓秀耀昭阳;副联:文渊集贤承先启后,怀远崇义源远流长。后书“得天独厚”;主联:山环水绕紫气东蕴养浩天,龙翔凤舞金钟西屹涵元地;副联:平畴膏腴堆金积玉,人寿物丰琴弦升平。</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起床,顾不上吃早餐,先拎上相机去寻找可拍的风景。拍过古城的北门,也叫趣马门,家长骑着电动车着急地给孩子买早点,然后急匆匆穿过趣马门把娃送到学校去。</p> <p class="ql-block">接着从公园路下去,在位于昭通市区西北隅看见建在池水中央的清官亭了。清官亭原名叫“三多塘”,嘉庆十三年,陕西三原举人王禹甸任恩安县令,当时的恩安县人口数万,而城里仅有两个容积不大的水塘从城郊大龙洞引水储存供居民炊饮濯洗之用。由于所存有限,特别是遇到天旱少雨之时,城内用水告謦[qǐng],居民为水苦为水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禹甸的若干前任对此也束手无策,他上任后,通过调查走访,带头捐资并倡导绅商集资,于城北选址兴建。“令甫下,民争之,阅五月而池成。既乃建庙以祀龙神,前列船房,左立仙阁,池中砌石架为歌台。”主修工程告竣王禹甸为它取名“三多塘”。“三多”出自于《玉海》:“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p> <p class="ql-block">取名“三多”是王禹甸自励、自勉,也有劝喻世人之意。老百姓为感念王禹甸修“三多塘”,不约而同地将“三多塘”改成了“清官亭”(因亭中盖有供奉神灵的楼亭而故名)。与清官亭相距不远的就是市政府,清官亭范围扩大建成了廉洁主题文化公园。</p> <p class="ql-block">市政府门前是罗炳辉纪念广场,广场则矗立着跃马驰骋英姿飒爽的将军塑像,罗炳辉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大河区阿都乡一个贫苦农家,早年入滇军当兵,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纵队长、军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罗炳辉的个人名言是:“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他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又从挑水巷后边入口进去,拍到了广东会馆清晰的照片。会馆,实际上是外地人到了另一个城市后,因为经商和生活的需要在一起聚会的场所,有点像今天XX办事处或XX联络处,而在清朝,这种场所叫作会馆,在民间,甚至称为庙,昭通的会馆很多,以至于被称为会馆之都,令我向往的是古城中间竟然还有一座陕西会馆。</p> <p class="ql-block">从挑水巷出来自然又到了辕门口,天气睛朗,这时才看清楚镇署广场前面,塑有一座“历史的记忆”群雕,是为滇军60军“共赴国难”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1937年,昭通182师的将士们从辕门口经陡街率先出发,开赴抗日的主战场。现在,他们魂兮归来,身着戎装,英姿飒爽,一直保持着前进的姿态,视死如归,讲述着英雄与大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碑座上刻有在台儿庄战役中阵亡的3453名昭通籍将士的名字。在抗日战争中,有3万多昭通儿女浴血奋战,有近万名战士为国捐躯。在民族大义面前,昭通人选择冲锋在前,从未退缩过,“共赴国难”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认为也应该为孙蔚如将军率领的在中条山抗战牺牲的三万陕军烈士,在西安建立一座永久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我在古城转悠,昭通古称“朱提”,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亦是云南三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偶然中找到了东城门叫抚镇门,雍正十年由知府徐德裕主持建新城,布局呈龟形,城中设有四城门,四座城门分别名为济川、趣马、抚镇、敉宁,取名按照“四境所达”之意进行,东至镇雄,故名“抚镇”。</p> <p class="ql-block">还找见了正在复修的文庙,这些文物复修之后,昭通古城将会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p> <p class="ql-block">最令我异常兴奋的是,我终于找到了位于永安街110号陕西会馆,那条街一度时期因为陕西庙的存在而被称为陕西庙街,在现存会馆中,陕西庙是保存相对完好的一个会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早在多年前,人们就在大殿的院墙上看到过精美的石刻,石刻内容是“八仙过海”,有一块还刻有文字。</p> <p class="ql-block">2023年,昭通市、昭阳区两级政府下决心恢复,在工人的精心修缮下,戏台、前殿很快完工,那些精美的石刻被换了一个位置,放在前殿的墙体中。 </p> <p class="ql-block">中殿、后殿的恢复也在紧张进行中,风火墙、屋檐、翘角被涂成陕西建筑特有的白灰色。陕西会馆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特别是雕刻工艺精湛,让人们见识了当年北方会馆的风采。 </p> <p class="ql-block">最为精彩的是那块文字石刻,上书“行好事,说好话,读好书,做好人”,给大家讲述的是为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此石刻书法艺术独特,篆书笔法多样,有柳叶篆、钟鼎篆、上方大篆等,因形立意,古拙多变,体式以圆为主,圆中有方。自汉代以来,儒学南渐,人文蔚起,昭通成为全国又一个文学之乡,看来,昭通文化的底蕴是一直承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