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僧人跋陀从古印度跋涉来到中国,得到虔信佛教的孝文帝的崇拜。因跋陀喜欢隐居幽静之处,孝文帝就让人在少室山下密林深处为他建了一座寺院,因其坐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电影《少林寺》使得嵩山少林寺声名鹊起,千年古刹名扬天下。然而,拍摄时,少林寺却非常荒凉,野草齐腰,没有像样的路,只剩一个山门并没有武僧,只有10位70多岁的老和尚。因此,《少林寺》中的很多景色并不是在那里拍摄的,而是在全国多地景点实地拍摄,最终由几处景观组合而成。</h5> <h5>1982年的电影《少林寺》使得嵩山少林寺声名鹊起,千年古刹名扬天下。然而,拍摄时,少林寺却非常荒凉,野草齐腰,没有像样的路,只剩一个山门并没有武僧,只有10位70多岁的老和尚。因此,《少林寺》中的很多景色并不是在那里拍摄的,而是在全国多地景点实地拍摄,最终由几处景观组合而成。<br></h5> <h5>嵩山少林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公布的5A级景区。人文景点集中于景区核心区2.18平方公里以内,主要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的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发祥地的少林寺、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塔林,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石阙少室阙以及武术馆、达摩洞、初祖庵、二祖庵、十方禅院、甘露台等景观。</h5> <h5>少林寺几经兴废,唐初,少林寺渐趋兴隆,明代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民国十七年(1928年),石友三纵兵放火,把少林寺的主体建筑,如大雄宝殿、法堂、钟楼、鼓楼、天王殿、六祖殿、紧那罗殿等,除立雪亭与千佛殿、山门外,几乎全部化为灰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在国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政府拨出专款对少林寺进行整修,但昔日气势早已荡然无存。 文化大革命中,少林寺损坏又进一步加剧。</h5> <h5>2009年,港中旅与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嵩山公司。2010年1月4日,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嵩山管委会”)订立特许经营协议,据此,嵩山公司将获授权自2009年12月25日起独家管理及经营嵩山风景名胜区辖下少林景区、中岳景区及嵩阳景区的门票销售、代收销售收入及停车场等业务,为期40年,嵩山管委会将获取相应特许经营费用。</h5> <h5>2021年1月25日港中旅发布公告称,香港中旅与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以约人民币2.55亿元售出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登封旅游集团将持有嵩山公司100%股权。</h5> <h5>塔林在我心目中就是少林寺的标志,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h5> <h5>塔林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位于少林寺常住院西南280余米的山坡上,座座古塔昂然耸立,千姿百态,形象各异,形似参天巨木,势如茂密森林,故有“塔林”之称。少林寺塔林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古塔228座,现代塔两座。加上常住院中的两座宋塔,二祖庵附近三座唐、元、明砖塔,三祖庵一座金代砖塔以及塔林周围十座砖石塔,共计246座墓塔或佛塔,构成了蔚为壮观的少林寺砖石塔建筑群。</h5> <h5>塔的造型丰富多样,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高度一般在 15 米以下,层数为一至七级,平面形状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还有柱体、椎体、直线形、抛物线形、瓶体、喇叭形等不同形态 。</h5> <h5>每座塔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艺术特点。</h5> <h5>少林寺山门为常住院大门,由正门与东、西二掖门组成。为面阔三间(11.87米)、进深两间(7.09米)、通高12.715米的单檐歇山式建筑。上覆以琉璃瓦顶,正脊用龙纹花脊,两端饰龙吻,中间饰龙首、狮子驮宝瓶脊刹,这组清代建筑艺术构件,在少林寺已经不多,弥足珍贵。</h5> <h5>门首正中悬长1.93米,宽0.9米的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御书的黑底金字“少林寺”匾额,中上方刻篆书有“康熙御书之宝”六字印章。</h5> <h5>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h5> <h5>北魏孝昌三年(公元 527 年),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嵩山少林寺被佛教统称为 “禅宗祖庭”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