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0日济南出发,当天傍晚到达绍兴,按照本人习惯每天行程都尽量有收获,因此放下行李,直奔仓桥直街、鲁迅故居转转,绍兴的小桥流水夜景怡人,吃了碗年糕豆腐,里面配有鸡蛋,笋丝,梅干菜;让老板加了点青菜,十分可口惬意!这才对得起一天的劳累奔波。</p> <p class="ql-block">与仓桥直街平行的府河,白天时会有摇橹的小船载着游客漂泊在河面上,夜晚打上彩灯,勾勒出房子及河岸的轮廓更有韵味。宝珠桥是跨府河诸多桥的典型。</p><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是绍兴典型的江南水乡街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景观,以下是其著名景点及相关特色:</p><p class="ql-block">台门建筑群(宝珠桥台门)</p><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保留了大量清末民初的台门建筑,青砖灰瓦间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这些建筑不仅是鲁迅笔下市井生活的缩影(如孔乙己的剪影),也是拍摄民国风格照片的热门取景地。</p><p class="ql-block"> 酒务桥晒场</p><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近距离体验绍兴传统民俗文化。当地阿婆常在晒场晾晒霉干菜、酱鸭等特产,阳光与酱香交织,烟火气十足。游客还能学习绍兴方言,感受市井趣味。</p><p class="ql-block"> 夜游灯笼阵与乌篷船</p><p class="ql-block">夜晚的仓桥直街河道被千盏灯笼点亮,乌篷船划过时灯光倒影如“金蛇舞动”,推荐在石门桥东侧石阶处捕捉最佳夜景。</p><p class="ql-block">古桥巡礼(宝珠桥、凰仪桥等)</p><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及周边分布着多座古桥:</p><p class="ql-block">宝珠桥:拱桥倒影与水面相映成趣,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选择。</p><p class="ql-block">凰仪桥:藤蔓缠绕桥身,营造出“绿野仙踪”般的自然意境。</p><p class="ql-block">水乡街巷与青石板路</p><p class="ql-block">街区以“一河五街”格局著称,青石板路、湿滑苔藓和穿梭的乌篷船还原了古时江南水乡的韵味,漫步其中可沉浸式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当铺这里就到了仓桥直街的北口,走到中间路过孔乙已酒家,一路明清时期台门林立,是最具烟火气的老街河巷。</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里是鲁迅(周树人)诞生及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核心区域,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1953年起修缮保护,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鲁迅故里·沈园景区”组成部分。景区占地50公顷,完整保留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被誉为“中国名人故居保护的范例”。</p><p class="ql-block">百草园,鲁迅笔下“童年的乐园”,园内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等,还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场景。</p><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鲁迅12岁起在此求学五年,书桌刻有“早”字,体现其自律精神。</p><p class="ql-block">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年间,为鲁迅祖辈居所,是绍兴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含门厅、德寿堂等。</p><p class="ql-block">其他人文古迹</p><p class="ql-block">包括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展示作品中的风土人情)及鲁迅纪念馆(陈列手稿、书信等)。老鲁恐怕没有想到他会是绍兴家乡的招牌!他的文章是永远不会被当政者喜欢的,估计若活在当下,还不及莫言吃香。</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4月11日)没有按常规去绍兴东湖等景点,选择小众新昌大佛寺!其山门双狮都踩绣球不知何意?</p><p class="ql-block">一般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门前,石狮子常以威严的姿态镇守一方。细心观察会发现,石狮子的脚下往往踩着不同物件——雄狮右脚踩绣球,雌狮左脚抚幼狮。这看似随意的造型差异,实则是中华文化中象征体系的精妙体现。权力的图腾与血脉的延续按传统规制,雄狮右爪下的绣球并非普通装饰物。绣球表面刻有回纹或云纹,形似地球仪,暗含“掌握寰宇”之意。古代帝王常以“天下共主”自居,绣球便成为权力与领土统一的象征。这一设计可追溯至汉代,当时狮子作为西域贡品传入中原,逐渐被赋予镇宅辟邪的功能,其造型也融入本土文化元素。雌狮脚下的幼狮则构成另一组文化符号。左爪轻抚幼崽的造型,既体现母性守护,又暗合“左为尊”的传统方位观(古代以左为阳,主生发)。明清时期,这种造型被赋予“太师少师”的吉祥寓意——大狮子带小狮子,谐音“太师”(三公之首)与“少师”(太子老师),寄托着家族世代显贵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弦一法师李叔同的“佛”字有20米高!下面四块石头上分别写着佛心广场四个字。你的愿望…佛答应了!</p> <p class="ql-block">钱君匋,艺术家</p><p class="ql-block">钱君陶(1907年02月11日~1998年),浙江桐乡屠甸镇人,名玉堂、锦堂,字君陶,号豫堂、禹堂、午斋,室名无倦苦斋、新罗钱君陶山馆、抱华精舍。他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装帧艺术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 他是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创作有《长征印谱》《君长跋巨卯选》《鲁迅印谱》《钱君陶印存》《钱君陶书籍装帧艺术选》等数十卷 。叠石胜境是钱老在大佛寺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石门雕刻为石佛寺,其两侧对联是103岁的苏老先生的手笔,写明它的开山历史:</p><p class="ql-block">晋宋开山天台门户</p><p class="ql-block">祈梁造象越国敦煌</p><p class="ql-block">据查大佛寺比国清寺(天台寺)还早几十年,如今混得不如,只为四星景区,而且门票还贵!</p> <p class="ql-block">其网红通道为多个电视刷取景地,颇像武当山太子坡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甬道尽头是现任法师传实的手笔,一个巨大的红墙黑字巨福!</p> <p class="ql-block">米芾,“面壁”!米芾真跡(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幼年随父徙居襄阳(今属湖北),自号海岳外史。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p><p class="ql-block">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p><p class="ql-block">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讨论。</p><p class="ql-block">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p><p class="ql-block">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p> <p class="ql-block">公元486年手工用锤子建造,到516年完工。大佛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南明街道,始建于东晋。全寺以石窟造像为特色,佛像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是图中这座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石弥勒佛,通高16米多,两膝相距约11米 。这座巨型佛像被誉为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并且被称作“越国敦煌”。刘勰称之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牛X到没朋友。其衣服服饰线条流畅,比北方石窟造像更显典型的江南特色。国清寺天台宗智者大师在大佛脚下圆寂,故此被称为天台门户。</p> <p class="ql-block">里面是石窟寺大佛,外面是五层殿阁!孟浩然来到这里留下诗句:“竹柏禅亭古,楼台世界稀!”</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虽比不上国清寺,但其历史地位还是比较高,许多僧众都会来此学习观摩。</p> <p class="ql-block">山里面般若谷是大佛寺内的新景点,始建于2001年2月,原为明代采石场。经匠心独具的构思、设计和建设,以石宕深窟、溪流、山林花草为载体,以汉白玉石经幢为标志,添建瀑布、地池、石阶、栈道、隧洞、地宫,连成一体,在石壁上分别以线雕、浮雕、深雕、圆雕(石窟雕刻)、彩绘,刻绘佛本生故事、四大菩萨以及早期新昌境内诸多佛教典故。</p> <p class="ql-block">站在九层万佛宝塔上,看着群山起伏,对面卧佛山上人流时隐时现。栖光净院虽然没开放,我随着吃午饭的僧人从后门溜进去转了一圈,看来现在这里是僧人的食堂和住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万佛塔一共九层,每一层都雕塑有千余尊佛像,第六层还保存着巨大的佛珠一串,盘旋塔心一周!由于地点偏僻,多数旅友都不会去此塔,即使到了也不愿爬九层步梯上去瞻仰!(其实有电梯,人少时不开而已)</p> <p class="ql-block">浙江新昌大佛寺的亚洲第一卧佛(双林石窟卧佛)</p><p class="ql-block">名称与地位:亚洲第一卧佛,又称双林石窟卧佛,是当代洞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被佛教界誉为“惊世之作”。</p><p class="ql-block">建造信息:总投资3000余万元人民币,历时3年建成,于2003年完工。</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位于浙江新昌大佛寺名胜区内,与1600多年历史的南朝古刹大佛寺及江南第一大佛(16米高石弥勒)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艺术与宗教特色</p><p class="ql-block">尺寸与形态:佛身长37米、高9米,依天然岩体雕刻,为亚洲最大洞窟卧佛。佛像面朝西方,右手枕头、左手自然垂放,姿态严格符合佛经记载的释迦牟尼涅槃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卧佛寺看对面山,有一整座山头被雕成弥勒佛头!</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临海,游台州古城。</p><p class="ql-block">大成殿、龙兴古寺,紫阳古街、巾山群塔、东湖毓秀、华胥洞等景点,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最著名的景点江南长城始建于东晋,历经1700多年的沧桑变幻,尚存有靖越、朝天、兴善等城门,白云、平海等城楼和众多的敌台,瓮城,长6000多米,一半蜿蜒在山岭,宛如巨龙。</p> <p class="ql-block">紫阳街名很好记忆,还以为赵总理亲临此地似的。</p><p class="ql-block">张伯端,道号叫紫阳真人,在中国道教史上有极高位置,是一位杰出人物。在当今人们中流传尽广,紫阳街的街名就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相传道士华胥子(皇华真人)在巾山炼丹升仙时,头巾被风吹落化为两峰,故称“巾子山”。西峰下的华胥洞为其修炼处,石壁刻有“遗巾处”及“仙人床”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临海古城为千年府治,融儒学与佛、道化为一体。而台州古城则位于临海市区。始建于晋,扩建于隋唐,全长6000米,近年又进行了维修。城墙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绕灵江,东滨东湖,城北部最为险峻,逶迤曲折,气势恢宏,人称“江南八达岭”。城墙除御敌功能外,还兼防洪,四个城门及瓮城马面结构都别具一格。江南长城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巾山的四座古塔分别巾山塔群由多宝塔(千佛塔)、东塔(万年塔)、西塔(小塔)及南山殿塔四塔组成。巾子山高百余米,三面临街,南濒灵江,两峰耸立,中垂凹谷,形似蛤帻。山形东望如麒麟,西看似伏牛。峰顶双塔差肩屹立千年,称大小“文峰”,故此东西塔又称为大小文峰塔。山腰建有南山殿塔,西有多宝塔,一砖一佛,共千余尊,又叫“千佛塔”,一山四塔,实属少见。山上古木参天,又龙兴寺,天宁寺,中斗宫,三元宫等寺院楼阁,古人摩崖题刻多处。</p> <p class="ql-block">城北大固山下,是台州古城东湖。东湖位于临海古城东侧,开凿于北宋年间,原为水军舶船屯兵之所。东湖总面积为280亩,分为三大景区:湖东景区,湖心景区、后湖景区。湖东景区由:伊水山庄、荣兴堂、临海历史博物馆、东湖碑林组成;湖心景区由:湖心亭,半勾亭,骆临海祠,樵云阁、逢源亭、樵夫祠遗址组成;后湖景区由:琪水园、小鉴湖、海礁苑组成。东湖是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此东湖即不似绍兴东湖有大禹冠名,异不比武汉东湖辽阔。仍小家碧玉也。</p> <p class="ql-block">透过圆门,看到是湖心景区樵云楼。漏景风格仍摄影一个打技巧,隔窗望景透视效果强烈,用以突出焦点主题。</p> <p class="ql-block">颇有苏州园林的风格。</p><p class="ql-block">跫:形容踏地的脚步声。</p><p class="ql-block">跫影则是踏步有声,人过留影!所以按风俗跺脚出声,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柴阳街店铺林立,多为少年男女网红打卡的,还排起了长队。也不知什么好吃的值得如此关注?!</p> <p class="ql-block">很奇怪在临海市,打卡台州府城!(原来台州古城就在临海,现在台州市府所在地移至椒江区)</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12日原本去大陈岛,因大暴雨停航不能出海,改为台州椒江区云西公园栈道游览市容并拜了半山景星寺!(该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赤山东村白云山上,原名景星堂,又名景星禅院。相传为大圣显化之处,素有佛教胜地之称。始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年),由马文华始建。旧时有马郎拜经亭、观音菩萨化身坟等古迹。历史上曾称「白云晚照」、「白云积雪」之景观。但千百年来,世事沧桑,迭经兴废,拜经亭与化身坟已湮没。如今香火依旧较旺,只见下着大雨,香客不断地乘手扶电梯,打着伞来寺拜谒。而且第一次听到寺主持方丈率众僧集体真实唱诵佛经,别处都是放录音。</p> <p class="ql-block">然后去浙东千里海塘纪念碑参观,还到了海门关老街,在街口第一楼饭店大餐一顿,喝了状元红花雕酒。饭后仍回临海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历史建筑与多元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老街保存了大量中西合璧的古建筑,如李文元百货号旧址(仿上海石库门风格)、泰山银楼百货旧址(中西混合式天井布局),以及欧式风格的“小上海”建筑群。</p><p class="ql-block">重要历史地标包括台大关旧址(清代海关关址)和重建的海门关牌坊,展现了台州对外贸易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宁静的游览体验与摄影价值</p><p class="ql-block">非营业时段的老街环境清幽,青石板路与古建筑群形成天然的摄影背景,适合拍摄人文与建筑题材。</p><p class="ql-block">特色商业与在地文化</p><p class="ql-block">商铺以文玩、古玩、茶器为主,搭配本地小吃店(如海门特色小吃),兼具文化体验与市井烟火气。不知是否因为大雨缘故,仿古街巷几乎空无一人,我们团队来了个包场,街上店铺也多没开门,与口罩期间似的,买卖冷清。</p><p class="ql-block">部分建筑改造为文化场所,例如椒江书画院,提供艺术展览与文化交流空间。这里与临海紫阳街没法比。毕竟历史陈积不够深,文旅运作不力有关。</p> <p class="ql-block">同桌旅友基本70多岁了,我年龄算小的。(拍照的人年龄最大,镜头后面那桌是我们团队的领队和司机)</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去中雁荡山,先乘缆车去玉甑景区。</p><p class="ql-block">以玉甑峰为核心,该峰被誉为“东南第一山”,是中雁荡山的标志性景观。景区内山峰险峻,岩石奇特,兼具自然与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三湖景区时间关系只去了龙山湖,它由三个高山湖泊组成,湖光山色相映,环境清幽,适合休闲游览。</p><p class="ql-block"> 中雁荡山其他景区如东漈、凤凰山等也各有特色,但上述三个景区因自然景观集中且代表性突出,常被推荐为首选游览地。以充分体验其地质奇观与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玉甑峰景区,中雁荡山的景区。</p><p class="ql-block">景区面积0.39平方公里,有景点18处;雄伟清幽,是中雁荡山主要风景区之一。主要有玉甄峰、玉虹洞等景点。玉甑峰是中雁荡山的图腾。中雁荡最早的山志干脆就叫《玉甑峰志》,可见玉甑峰在中雁七大景区中的地位之重。</p> <p class="ql-block">玉甑峰山下的湖名为三湖,包括白石湖、钟前湖和龙山湖。这三湖位于中雁荡山主峰玉甑峰下,总面积为692公顷,总蓄水量达3600万立方米。三湖景区以其柔美的湖光山色和秀美的湖畔诸峰而闻名,是泛舟避暑的胜地。站在玉甑峰上,可以俯瞰到这三座湖泊,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玉甑峰高耸云天,一峰独出,万峰伏首。唯这种孤高才使登临者产生“目空一切”的震撼,玉甑峰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雁荡山的主心骨,而中雁的一切峰谷云水有它来结构,方不至于散漫无归。高还罢了,这峰的上截又有一个美奂美仑、畅旷无伦、洞中套洞的玉虹洞,而峰的极顶更有一个岗峦起伏的山水小世界。</p><p class="ql-block">玉甑峰又称道士岩,状如倒扣的铜钟,拔地而起,声势逼人。玉甑峰是中雁荡山的象征,其峰腰之玉虹洞,是开山祖师——宋进士李少和当年栖身修炼的所在。登上玉甑极顶,放眼四望,浩然之正气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以石质润白,莹洁如玉,形似甑而得名;又似道士冠,俗称道士岩,也称大狮岩、玉楼峰。海拔600公尺,拔地而起,鬼斧神工,声势逼人,出自天然。玉甑峰是中雁荡山的象征,岩体分上下两截,下截大,周围十里,上截小,雨霁天青,横云盘绕,若甑炊餐。峰顶面积近2000平方米,有岩石清流界于中,分东西二峰。秋深气肃,穷目周览,千里可瞩。峰顶有水下流至佛手岩,从腹中出,似屑玉飘洒,叮当作响,落于瑶池称屑玉泉。其峰腰之玉虹洞,是开山祖师——宋进士李少和当年栖身修炼的所在。登上玉甑极顶,放眼四望,浩然之正气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然后去西漈景区(其实玉甑到西漈半山有条小路可直达,不足二里路就到达天门洞,但因不晓得,坐缆车下山后,重新走西漈大门进入,再爬上卓笔山转了一大圈!</p><p class="ql-block">西漈以峡谷溪流和瀑布群为特色,拥有幽深的峡谷和清澈的溪水,沿途奇石林立,以水濂洞,八折瀑为代表,是徒步和摄影的理想地点。</p><p class="ql-block">图为天门洞一侧山上卓笔峰!</p> <p class="ql-block">西漈景区位于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景区,主要有石门、百丈峰、玉屏峰、石门瀑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个城门是分路口,左转去水帘洞,直走去牛郎峰方向!</p> <p class="ql-block">水帘洞,水帘洞是一个道观,水帘也已经变成了水滴,但是沿着水帘洞旁的悬崖栈道往中龙湫走这一段的景色却有着整个西漈里面最为壮观的景色。八折瀑景点 是另一个必看景点,即使是旱季,八折瀑的瀑水依旧很丰盈,虽然不是所有八折都很壮观,但有几折的确非常遒劲。八折瀑走到头就是龙山湖了,三湖里面最小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山谷弯弯,春风习习。前面水帘洞的黄色的"齐天大圣"的蟠旗在山头迎风飘扬。我们加快步履前行。穿门台,登台阶至洞口。洞深阔10余米,高三十多米,无奈枯水季节,只有小孩洒尿的水流滴落,洞囗的悬瀑没有出现,遗憾不能一睹"珠帘挂于亭户"的壮观场面。洞边木阁气宇不凡,著名温籍画家林明所提的"水帘洞"苍劲有力,亦为一景。</p> <p class="ql-block">水帘洞至八折瀑山上步道,回首北面山峦还有牛郎,织女峰和浴牛潭景区未去。</p> <p class="ql-block">下山,过矴步,沿溪流往天柱峰进发。一路木栈道被细雨沾湿,走起来小心翼翼。天柱峰一峰孤耸,呈锥形状,色白体圆,立地擎天,辟立千仞,真可谓"天不塌,赖以柱其间",形象传神之至。难怪南宋爱国名臣王十朋曾在其巜天柱峰》诗中盛赞到:"女娲石烂苦为修,四海咸怀杞国忧。谁识山中真柱石,擎天功业胜伊周"。不知王老先生写的是北雁荡山的天柱峰还是这里的天柱峰,我无以考证。反正知其以峰自喻,气冲斗牛,而我们只是欣赏惊叹,略以清心罢矣!</p><p class="ql-block">可惜浙江人没见过安徽天柱山的雄姿,此天柱峰是小巫见大巫了!</p> <p class="ql-block">悬关天险栈道!在八折瀑的始端,栈道被巨石挡住,绕过巨岩登石壁,穿一石洞而过。在此处不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关口仅能容一人通过,体态肥胖者还需侧身挤过。命名为"悬关",颇有"一 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 <p class="ql-block">过了悬关,豁然开朗,地势平缓,如入桃源之中。樱花林虽无花叶,却如肃穆的士兵整齐排列,严阵以待。黄绿一小溪曲折蜿蜒,溪底平坦,底色为赭,犹如一条长龙游动在青山绿水间,故名"龙街"。</p><p class="ql-block">沿"龙街"前行,本因水色秀丽,可因秋枯之故,虽缺了点水的灵秀,但两边山峰险峻,石岩瑰丽。右边的玉屏嶂、卓笔峰(又称托塔天王)、展屏峰一字排开,直插云端,峰顶云雾缭绕,美如仙境,形成独特的天然画屏之美,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西祭结构之美也令人叹止:自东向西,八折瀑起笔遒劲,足称“凤头”;西龙街至浴牛潭一段为主体,内容丰富,神气饱满,不愧“猪肚”;眼看山穷水尽之际,却见峰回路转,把一个桃花源般的石门胜境突然推到你面前,看这最后的一笔“豹尾”来得多绝!“入门更有桃花界;分水遥连稻谷庄。”楹联家陈志岁《题西漈石门》联句便是此处境界最好的注释。</p> <p class="ql-block">中雁荡八折瀑之龙山湖。</p><p class="ql-block">穿竹林,过吊桥,首先次递跃入眼帘的是八折瀑。瀑布长短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因干旱,壮观的瀑景难以摄入其中,龙首为龙须瀑,一座巨岩把下泄的水流分成两条涓涓细流,如八字缓缓而下,嘤嘤成韵。</p><p class="ql-block">第二折为龙颈瀑,低矮而厚重,第三、四、五折曲折连贯,气势磅礴合为龙身瀑。再上去,一拱形石桥突兀地跨在山涧上,名曰:龙游桥。若水充沛时,水流从桥下奔腾而出,尉为壮观,为第六折也称"龙游瀑"。第七、八折为龙尾瀑,只有少量溪水,观赏度不高,"龙街"还算不错。象征着龙踪迹延续。整个龙迹龙头在山下向龙山湖吐水,龙尾在山顶舞动,呼风唤雨。没有点想像力都对不起这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西祭是中雁的一个华彩乐章。以奇峰怪石为主的众多景点沿涧对列,东西绵亘达五里之长,令人目不暇接,堪称天然画屏。西祭的峰岩姿态万千,肖物拟人栩栩如生,可媲美北雁,而水木清华气韵静穆亦为他处所少见,因而在审美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谓雅俗共赏。</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还漏过了中龙湫!</p><p class="ql-block">雁荡山西漈中龙湫的传说与东海龙王的一对儿女有关。相传很久以前,大龙子和小龙女私自下凡游玩,不慎落入凡间,化作了两道壮丽的瀑布,即大龙湫和小龙湫。龙王得知后,虽然愤怒,但也被子女的深情厚意所感动,遂命他们在雁荡山守护一方水土。</p><p class="ql-block">晚上住温州江心屿江对面。</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上温州江心屿中国四大名屿之一,素有“瓯江蓬莱”美誉</p><p class="ql-block">温州江心屿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的一座岛屿,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面积约1070亩(约70万平方米),属于中国四大名屿之一(与厦门鼓浪屿、长沙橘子洲头和镇江焦山岛并列)。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黄墙黑瓦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江心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瓯江中的江心屿,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素有“江天佛国”之称,现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 其长联全国出名!</p><p class="ql-block">江心寺系全国重点开放的著名古刹丛林,位居温州市北郭永清门外瓯江之中的一个小岛屿上。全岛屿的原来面积仅约一平方公里左右(现经填塞淤浅扩大地面,添建了新的游览点),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峰,峰顶都有一座凌空的宝塔,东西相对峙,即名为东、西塔。</p><p class="ql-block">东峰西麓原有“普寂禅院”(即今“温州烈士纪念馆”),西峰东麓有“净信讲寺”又名“西塔院”(即原“温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斋堂等。</p><p class="ql-block">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p><p class="ql-block">前殿为金刚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中殿为正殿,最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塑像。殿内槛联匾额,琳琅满目。</p><p class="ql-block">正柱联为宋王安石撰并书。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p> <p class="ql-block">清辉!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宋高宗赵构避难温州,却成就了古代温州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宋高宗像</p><p class="ql-block">他不仅是唯一来过温州的皇帝,还留下了御笔“清辉”“浴光”,闻名一时。</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存世的仅余“清辉”二字,“浴光”何在?</p><p class="ql-block">▲宋高宗“清辉”御笔木匾。</p><p class="ql-block">还有说法,除了宋高宗留题江心屿外,江心寺圆通殿的匾额曾是乾隆御书,这种说法有依据吗?孤屿上皇帝留下的历史痕迹。</p><p class="ql-block">宋高宗留下墨宝</p><p class="ql-block">建炎四年农历二月初二,御舟至江心,赵构驻跸普寂禅院。普寂禅院被赵构亲自改名龙翔寺(今烈士馆及东首草坪处)。</p><p class="ql-block">赵构对江心寺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在这之前,他虽然登基四年,贵为天子,但一直处在逃难的状态中,朝不保夕。</p><p class="ql-block">▲江心寺</p><p class="ql-block">赵构从扬州逃到杭州,杭州逃到明州(今宁波),明州到海上。金兵从长江边追到东海边,甚至下海搜捕。</p><p class="ql-block">一路颠沛流离的赵构连这一年的除夕、元宵节都是在东海度过。驻跸江心寺后,金兵开始北撤,捷报频传,赵构终于可以安心下来赏景。</p><p class="ql-block">谢公登临、赵构御临的江心屿有多美呢?明代周洪谟在《江心寺记》中写道:</p><p class="ql-block">“慕其清绝闲旷,脱市嚣于埃墟之外,遗俗累于涛浪之表,屹立水面如在镜中。月夜风晨,类非人境。”</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形胜之真境面前,赵构也重拾自己的文艺爱好,写下了“清辉”“浴光”御笔。逃难路上,还能留意翰墨如此,后人称赞赵构“好整以暇”。</p><p class="ql-block">▲江心寺留存的赵构御笔“清辉”碑刻。</p><p class="ql-block">▲《孤屿志》</p> <p class="ql-block">启功先生将江心屿称之为诗之岛!</p> <p class="ql-block">西塔系木檐砖身结构,六面七层,底经七米,高三十二米,原有盘梯可上其巅,后废。今塔主体完整,多数斗栱,构件仍保留宋代风格;每层壶门供石刻佛像一尊(现存宋刻像十五尊);底层东壁嵌有北宋“嘉祐六年岁次辛丑四月”修塔碑志一方。</p><p class="ql-block">江心屿上江心西塔与江心东塔遥相呼应,成为温州市的一个标志。1981年东西双塔列为温州市第—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温州江心屿宋园是一处充满宋韵的园林,位于温州江心屿,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的开始和结束,留下了诸多宋代人文故事和文化瑰宝。宋园于2022年1月开工,布展面积为420平方米,以“宋韵”为主题,结合现有建筑构造进行布展功能划分,旨在展现宋代文化。</p><p class="ql-block">宋园内分别打造了“六馆一堂”,包括清辉苑和清月苑,展示了宋代家居陈设观念及当时温州的历史文化特点。园内的建筑风格重现了具有中国气派、瓯越特质的南宋遗韵,从空间格局、家居形制、文人生活习惯等方面展现了宋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p><p class="ql-block">宋园不仅是一个展示宋代文化的场所,还承载着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功能。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宋代的生活方式,如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等“四雅之事”,感受宋韵风雅生活。此外,宋园还计划推出宋韵系列活动,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化。</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之岛中湖</p> <p class="ql-block">然后选择杨府山公园和九山公园观察一下温州环境,在浄光塔七级塔顶可以俯瞰全城市容!</p><p class="ql-block">净光塔始建于唐代,具体时间为806年至820年间,也有说法认为其始建于唐朝元和中期,即唐宪宗李纯在位年间。</p><p class="ql-block">它是为了纪念唐代高僧永嘉大师玄觉(也有说法称其为永嘉宿觉禅师)而建。玄觉大师四岁出家,博深经纶,对佛学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杨府山公园门口留影</p><p class="ql-block">温州“九山”历史</p><p class="ql-block">约一千六百年前,东晋朝廷准建永嘉郡(温州)。京城下来一位官员叫郭璞,还是位风水大师,他发觉瓯北土质软,遂选址瓯江南岸建城。</p><p class="ql-block">郭璞当时登上温州“西郭山”(郭公山),观看地形,看到九山环列,好象北斗星座一样,依山控海,形势险要。是建造郡城的好地方。其中华盖、松台,海坛,西郭四山象北斗的“斗城魁”。积谷,巽吉、仁王三山象“斗构”。黄土,灵官二山则是辅弼。因此他建议跨山筑城,可长保安逸,因名城为“斗城”。于是千年古城划定在八座山范围之内。(后来的史料加入一座灵官山,史称鹿城有九斗山)。</p><p class="ql-block">此后一千多年,虽有方腊、倭寇入侵温州,均未发生大规模战乱,即便解放战争,叶芳起义,古城安然无恙,大师神算乃温州之福也。</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如今的温州城,九座山还能找到七座,有两座永久消失了。共中巽仁山70年代深挖洞挖没了;仁王山59年建东屿发电厂给挖平占用了。</p><p class="ql-block">九山!与齐烟九点的济南何共相以,济南也缺了无影山(其实还在,只路出马路中间地带几厘米的石头尖)不知温州与济南历史上还有什么典故可以链接?但济南比温州建城早一千多年,是其太爷爷辈份。</p> <p class="ql-block">九山公园半山亭中,当地市民在自娱自乐。</p><p class="ql-block">对应山东济南市千佛山“齐烟九点”坊处北望所见到的九座孤立的山头:</p><p class="ql-block">分别是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p> <p class="ql-block">五马街,中国著名商业街,古称五马坊,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街长四百米,宽十二米,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相传始于东晋,唐宋沿袭不变,清代改名五马街,一九三四年改名中山路,一九四九年后恢复五马街之名。一九七四年改为沥青路面。</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吗?五马街的名字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呢!相传东晋时期,有五位仙人骑着五匹神马降临此地,留下了这段传奇佳话。走在街上,偶尔还能在街角巷尾发现那些关于五马的小雕塑或者壁画,真是处处透着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而且啊,这里的小吃简直是吃货的天堂!鱼丸、长人馄饨、灯盏糕……每一样都是地道温州味,吃得你停不下来!别忘了去尝尝,保证让你大呼过瘾!</p><p class="ql-block">总之,来温州不玩五马街,就等于没来!快来这里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吧,保证你也会爱上这条充满故事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1984年4月,温州市政府将五马街定为步行街,为温州标志性的购物步行街,一举成为浙南商品尤其是日用百货的集散地。1999年3月,五马街被命名为浙江省国家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改开初期温州货曾经是假货的代名词,现在早已洗刷了这个不好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作为温州"第一街",这里以王羲之五马雕塑为标志性起点,沿街保存着金三益绸布店、老香山药店等百年商铺的中西合璧骑楼建筑。夜晚亮灯后,霓虹映衬下的浮雕廊柱与霓虹招牌形成独特景观,兼具购物体验与文化沉浸价值,尤其推荐细品五味和的桂花糕等老字号传统点心。</p> <p class="ql-block">五马雕塑。</p><p class="ql-block">晚上住青田县汽车站对面。</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上午去青田石雕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就相邻青田火车站)下午坐船渡河到石门景区及洞背村(刘伯温故居)。</p> <p class="ql-block">雁荡山的石门景区主要指显胜门,以下是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显胜门由两面高约200米的崖壁对峙形成,两门间隔仅10余米,顶部仅几米,气势磅礴,被誉为“天下第一门”。</p><p class="ql-block">门内绝壁环绕,涧水幽邃,顶部仅留一线天光,明代徐霞客曾因道路险峻未能深入。</p><p class="ql-block">特色景点:</p><p class="ql-block">含羞瀑:又名“飞湫”,分三段倾泻,水流渗入乱石堆,与大龙湫、小龙湫并称北雁“三湫”。</p><p class="ql-block">石佛洞:峭壁间的溶岩酷似三尊佛像,人不可及。</p><p class="ql-block">南阁牌楼群:景区入口处的古建筑群,附近还有明代礼部尚书章纶墓。</p> <p class="ql-block">石门瀑布最佳观瀑台!这里爬很高,且另一端空中铁索桥关闭,得原路返回,所以几乎没人上来!(树木遮挡视线也不好)</p> <p class="ql-block">洞背村,伯温古村地处石门洞景区腹地,与石门飞瀑景区紧密相连。伯温古村有个来历,相传刘伯温在石门书院求学时常来此访古探幽,所以以“伯温”来命名,伯温古村还有一个名字叫洞背村,因为身处石门洞飞瀑景区的背部而得名。这个古村青山连绵、古树参天,灵气四溢,是养生修身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平阳!</p><p class="ql-block">坡南老街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城南,地处凤凰山与九凰山之间的隘口,全长约1440米至1600米(不同记载差异),是浙闽古驿道的重要一段,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初年,成型于明清时期,至今保留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貌和千年文化积淀。</p><p class="ql-block">核心特色与亮点</p><p class="ql-block">历史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发端于唐代,明代得名,清代形成完整街区,曾是连接浙闽的交通枢纽,被誉为“星垣连北斗,驿路达南闽”。</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多位名人如南宋陆游、元代陈高、永嘉学派陈傅良等曾在此留迹,增添文化厚度。</p><p class="ql-block">建筑与景观</p><p class="ql-block">街道以青石板铺就,宽3.5-4米,两侧多为二至三层的木结构古民居,白墙黛瓦,临河而建,河道上分布“坡南十四桥”(含平桥、拱桥)。</p><p class="ql-block">主要古迹包括:</p><p class="ql-block">通福门:老街起点,清代古城楼,镌刻对联“星垣连北斗,驿路达南闽”。</p><p class="ql-block">师儒侍养牌坊:纪念南宋学者郑思恭。</p><p class="ql-block">东岳道观:平阳规模最大的古道观。</p><p class="ql-block">生活与烟火气</p><p class="ql-block">保留传统手工艺店铺(竹编、木雕等)和慢生活氛围,老人穿蓝布衫闲坐聊天,展现淳朴民风。</p><p class="ql-block">美食如青草豆腐、九层糕、黄汤牛乳茶等,兼具乡土风味与现代休闲体验。</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平阳县的早晨,此平阳非虎落平阳(今临汾),亦与平阳公主无关。🤭平阳公主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也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采用军礼殡葬的女子。她的生荣死哀不仅体现在历史记载中,还深深影响了后世对女性的看法和评价。她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激励女性勇敢、坚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本打算去南雁荡山,但园区关闭,在缆车及门口处拍了个照片,换个景点游玩,南雁荡山算落空了!临时改去九珠潭。</p> <p class="ql-block">九珠潭是寨寮溪风景区的一个重要景区,位于瑞安市平阳坑镇杭山村,56省道公路边。</p><p class="ql-block">九珠潭,景区由九珠潭杭山峡谷、冲天瀑布、神龟湖等景点组成,其内碧潭飞瀑、山清水秀,九个碧潭迭串而成,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篁庄村,距文成县城4千米,距温州市区100余千米,景区面积170平方千米,景区内部瀑布、湫潭众多,是刘伯温故里两大核心景区之一,也是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一漈</p> <p class="ql-block">二漈</p> <p class="ql-block">三漈</p> <p class="ql-block">百丈漈景区以“一漈雄、二漈奇、三漈幽”的阶梯瀑布群为核心景观,其三大瀑布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一漈(百丈高)</p><p class="ql-block">高度与气势:作为中国单体落差最高的瀑布(207米),一漈如银河垂地,飞珠溅玉,声如雷鸣,被誉为“中华第一高瀑”。</p><p class="ql-block">景观特色:瀑布从千仞绝壁倾泻而下,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景象,水雾中偶现彩虹,增添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二漈(百丈深)</p><p class="ql-block">奇观与体验:高68米,分为上下两折,后侧有天然通道“水帘洞”,洞内观瀑如入仙境。瀑底深潭面积达5亩,传说直通东海。</p><p class="ql-block">文化元素:瀑布旁的“龙井”和“水帘洞”增添了探秘趣味,适合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三漈(百丈宽)</p><p class="ql-block">幽静与广度:宽度达80余米,水流平缓宽广,周边岩壁嶙峋,草木葱郁。传说女娲与吕洞宾在此比“造物”,赋予其神话色彩。</p><p class="ql-block">细节补充:瀑前有古树掩映,潭边可远眺天顶湖风光,适合静谧休憩。</p> <p class="ql-block">4月16日是出游第八天,游完百丈漈,晚上入住丽水市景宁畬族自治县。本打算第二天参观畲族民俗博物馆,但整修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云中大漈景区,位于浙江省景宁县中南部,在海拔1030米的中高山盆地内,年平均气温13℃。境内丘峦多姿,田园村落景致宜人,四周群山环绕,烟雾弥漫,被誉为“云中桃园”。</p><p class="ql-block">云中大漈景区,建于南宋时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思寺;树龄达1500年的亚洲之最柳杉王;“浙江绿谷十佳景点”之一雪花漈;景宁县第一高峰上山头;小佐梯田;还有护关桥、胡桥、银坑洞等。这里明清时期曾出过9位进士、23位举人,有一直沿袭的“抢猪节”、“大漈罐”、“花鼓戏”等民俗特色文化。大漈风景名胜区,距景宁县城40余公里,位于海拔1600米的高山盆地。境内丘陵起伏多姿,田园村落景致宜人,四周有陡峻山岭如云梯向天而架,攀缘其上恍若天外有天,向称“三透天”。 景区内高达百米的高崖飞瀑形似雪花,故名雪大漈,气势雄伟,声如雷鸣。有建于宋绍兴十年的时思寺等古建筑群,寺旁有千年柳杉,胸径4.47米,为全国之最。</p><p class="ql-block">图为护关桥,护关桥是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大漈村南端的一座著名古廊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是云中大漈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护关桥是一座三层三檐二孔简支木平梁廊桥,东西走向,横跨沐鹤溪。桥长29米,宽8米,高9米,跨径25米。桥的建筑结构复杂而精巧,采用块石筑垒桥墩,迎水方向砌成分水尖,以8根直径约40厘米的“过江梁”承载桥体。廊屋共9间,明间七架抬梁带左右单步用四柱,三重檐歇山顶,桥栏外风雨板护封,屋面小青瓦阴阳合铺。 护关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还兼具多重文化功能。桥的第一层是关帝庙,正中供奉红脸关羽,左右供奉财神爷,体现了大漈人对平安和财富的祈愿。第二层是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第三层是魁星阁,供奉魁星,体现了大漈人对文化教育和科举功名的重视。此外,护关桥还曾是村民进行经济贸易、人际交往和文化娱乐的场所。 护关桥的建造与当地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相传在北宋年间,梅氏家族迁徙至此,随着银矿的发现,大漈村逐渐成为淘金者聚集的地方,社会秩序受到冲击。为了保护家园,梅氏家族建造了这座兼具防御功能的廊桥。2013年,护关桥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护关桥是云中大漈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可以沿着景区内的步道游览,护关桥位于从雪花漈前往时思寺的途中。桥的对面就是著名的时思寺,是江南地区仅存的三座宋元木结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时思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二村,海拔1000多米的白象山上。时思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原是梅元屃的守墓庐。明宣德元年(1426年),时思院改为时思寺,成为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时思寺的总体布局坐西朝东,由山门、钟楼、大殿、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等组成,总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1。寺前有沐鹤溪和雪花漈瀑布,寺北侧有巨杉与山门内两株古柏。时思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元、明、清不同时期的特色,大殿为元代建筑,采用重檐歇山顶设计;钟楼为三层塔状木结构歇山顶建筑;三清殿则是晚清建筑,单檐歇山式设计。</p> <p class="ql-block">时思寺内有一棵树龄超过1500年的柳杉王,被誉为“亚洲之最”。此外,时思寺周边还有“石马潜湾”、“龙舌喷珠”等景点,与古刹合称为大漈八景,曾被誉为“雾中桃园”。</p><p class="ql-block">时思寺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游客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游客可以欣赏到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构造,感受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同时,时思寺所在的云中大漈景区也是一个避暑胜地,夏季平均气温较低,适合前来游览和避暑。</p> <p class="ql-block">听着流水击打岩石的声音,清凉之意由然从心中升起。</p> <p class="ql-block">雪花漈瀑布</p> <p class="ql-block">随后去了丽水龙泉青瓷小镇,参观青瓷博物馆!晚上住龙泉市。</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4月17日,一早自己一人走六公里去拜访剑池古跡(是一座庙),然后随大队登浙江最高峰黄茅尖位于丽水市下辖的龙泉市,属于洞宫山脉的主峰,同时也是武夷山脉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海拔高度:其海拔为1929米,不仅是浙江省第一高峰,也是长三角地区最高峰。今天完成三万多步,感觉还行!</p><p class="ql-block">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山体由火山岩构成,垂直自然带分异明显,植被覆盖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山灌丛。</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拥有高原湖泊、高山草甸等景观,年平均气温12℃,冬季积雪25。</p><p class="ql-block">旅游价值:隶属龙泉山旅游区,为4A级景区,以日出观赏和徒步路线闻名。</p> <p class="ql-block">龙泉山风景区那好玩的景点可不少。首先就是黄茅尖,它可是长三角第一高峰。站在黄茅尖山顶,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特别棒。放眼望去,连绵的山脉尽收眼底,云海在山间翻腾,仿佛仙境一般。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天气晴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山峰上,金黄金黄的,那景色简直绝了。</p> <p class="ql-block">瓯江源也值得一去。清澈的泉水从源头缓缓流出,周围是茂密的森林和清新的空气。可以沿着溪边漫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还能捧起一捧泉水,尝尝那清甜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还有绝壁奇松景区,这里的松树生长在陡峭的绝壁之上,形态各异。有的松树枝干弯曲,像是在向游客招手;有的松树扎根在岩石缝里,顽强地生长着,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绝壁奇松景区漫步,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p><p class="ql-block">下山后入住东阳。</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一早东阳江边转转,跨河铁桥与兰州中山桥一模一样。(东阳也叫中山桥)</p> <p class="ql-block">东阳江中的白鹭不断飞舞,可惜时间短,没拍到其飞翔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公园名字很好听——歌山画水</p> <p class="ql-block">上午去东阳木雕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中午其他人去义乌小商品市场购物,我去了附近的福田湿地公园,到福田禅寺一拜!</p> <p class="ql-block">湿地留影,首次拜访义乌!</p> <p class="ql-block">福田湿地公园很大与北京玉渊潭公园相当!公园中雕塑很多,水草茂密,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诸暨西施故里游玩,听越剧赏美女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西施故里是中国4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西施的故乡——浙江诸暨,是诸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整个旅游区规划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按功能划分为一轴一心六区。一轴为南北穿越整个旅游区的浣江游览带,一心指已有一定规模的西施殿景区,六片指主入口管理区、鸬鹚湾古渔村景区,古越文化区,美苑休闲娱乐区,三江口湿地生态保护区,休闲度假区。</p><p class="ql-block">晚上住诸暨市郑郊区。</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天,在旅店附近诸暨市高湖湿地公园玩了一把。回酒店吃过早饭去五洩,距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所谓“洩”,就是瀑布之意。瀑从五泄山巅的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折为五级,总称“五洩溪”。相传为西施故居。溪两岸异峰怪石,争奇竞秀,有“72峰,36洞,25崖”,得崖壑飞瀑之胜。五泄风光以青山挺秀、飞泉成泄而著称。</p><p class="ql-block">五洩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由五洩湖、桃源、东源和西源峡谷等四个景区组成。</p><p class="ql-block">历史:五泄景区山水久负盛名,东汉《越绝书》、北魏《水经注》、唐代《隋书》等书中都有描述。唐代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慕名到此创建了五泄禅寺,佛教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在此出家。</p><p class="ql-block">此后五洩景区名声益盛,徐霞客、陆游、白居易,徐渭、王冕、陈洪绶,刘墉、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都曾到五泄景区游览赏景。</p> <p class="ql-block">去五泄要来回渡江,很浪费时间。上下山基本跑步才保证规定时间回到码头,十分辛苦,好在脚力尚可,若真五泄(泄气,泄肚,泄私愤,泄真精,泄元神)则不可能两小时完成一周!</p> <p class="ql-block">玩完五泄(感觉这名字这么别扭),感觉人生不应泄而该具备五眼:1肉眼看物质社会,2天眼能洞察能量的流动,3慧眼贯通逻辑和思维,4法眼能洞悉万物的规律,5佛眼看穿一切幻象的本质。</p><p class="ql-block">车行三百多公里到镇江住宿。天黑前要再次拜访西津渡!</p> <p class="ql-block">步行去西津渡走京畿路。当古韵悠悠的西津渡遇见青春四射的京畿路相遇,当大市口商圈悄然开出近百家青春门店,当句容、扬中、丹徒的村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镇江,不再是老一辈旅游手册里的传统模样,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全新的青春姿态,向市民游客张开怀抱。</p><p class="ql-block">说起镇江美食,人们第一想到的是淮扬菜,然而如今的镇江,永安路美食街、江大逅街、三茅宫美食街、纬五路美食街……这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小吃街,正逐渐变成吸引吃货的天堂。在这里,你能轻松集齐九宫格美食打卡照,让朋友圈瞬间“馋哭”众人。</p><p class="ql-block">走进永安路,心勇包子铺的蒸汽与布布家手作碱水面包的香气交织,上演着一场“中式面点VS西式烘焙”的街头对决;在大市口商圈,用慢火熬煮的双喜炭炉鸡煲和隔壁主打碳水美食的乐野同样人气爆棚,都有着各自拥趸;拐进京畿路,坐在米店、大宝砂锅的小二楼窗前,一边品尝美味,一边获得省级文保世界红卍字会江苏省会旧址的同款打卡镜头。别以为乡村只有土家菜,即将开放的十里长山漫花岭花田树下音乐餐吧的小资情调,世业洲东壹体育公园咖啡世界小吃街的琳琅美食,正在颠覆游客的想象,吸引游客、市民前来享用“漂亮饭”。</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始创于三国时期称“蒜山渡”,六朝时期渡口航线已经固定在京口(今镇江)和广陵(今扬州)之间,自唐代起具有完备渡口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弘扬津渡文化,镇江市对西津渡古街周边进行修缮保护和利用。</p><p class="ql-block">2008年4月29日,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内有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8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要景点有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旧址、救生会、观音洞等历史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昭关石塔</p> <p class="ql-block">英国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在西津渡遇见童年!</p> <p class="ql-block">再见镇江!</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上午去金山寺。我去年刚去过,就绕到后面金山湖公园遛了一大圈!</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门口拍一张今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从金山寺出发,下午六点返回济南。总结本行程除了海边上岛未完成比较遗憾,其他均较顺利,畲族馆以前去福建涉及过,南雁荡山只有下次补上了。吃住尚可,玩得尽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