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于大多数北京知青来说,一说到插队,就会联想起一望无际的麦田、曲曲弯弯的乡村小路、驻守在村口的老槐树,或者是热情好客的乡亲……然而在我的脑海里,一提到插队,提到北京知青,就会浮现出山西忻县县城那有着高高水泥看台拥围起的灯光球场🏟️,就会想到座落在矿山山坳的轩岗煤矿球场,就会想到那通往743部队营区球场的“小王府井一条街”……是那个普普通通的篮球🏀、是那些球场、还有那里观赛的人们、那些激动人心的比赛充盈了我的插队生活,这是一段不平凡的知青生活,是一群快乐的北京知青。</p><p class="ql-block"> 196 9年春天,正在北京养病的我,被召回参加忻县女篮的集训,准备投入即将举行的地区篮球赛。那时由于时间紧迫,县体委挖掘的篮球骨干多数是北京知青,因此,忻县女篮篮球队,几乎清一色刚到山西插队的18、19岁的北京知青组成,大家来自北京各个中学的校队、城区业余体校甚至是北京少年队。</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拨北京知青经过极短时间的集训,肩负着忻县父老乡亲们的委托,披挂上阵了。在那个赛季中,我们以高昂的斗志,团结、默契的配合,加上较为娴熟的技巧,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捧回了忻州地区邀请赛的女篮冠军。带着这些荣誉,我又和部分知青被选入专区代表队,参加山西省的比赛。之后忻县保留了这批北京知青,利用招工的机会,一起分配到忻县机械厂,承担了多次的比赛任务。直到1975年我上大学才离开球队。那时我印象里忻县当地学生已经成长起来了,我们这批北京知青也真正完成了这一特殊阶段的历史任务。今天看来,女篮的成绩是否也可以记入忻县的体育发展史,是一批北京知青在第二故乡用她们在北京学校练就的一技之长做出的贡献呢。</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末期,在中国百姓中几乎没有什么文体活动,看篮球赛就成了县城百姓的一件大事,所以那时场场比赛都是有不少观众,小至学生娃娃,大到武装部长都会来观看助威,北京知青活泼开朗的性格,大方得体的运动服装(当时还少有女篮着短裤上场比赛,而这批北京知青,一身雪白的短裤、无袖衫,印着深蓝色的忻县女篮,淡雅而端庄,这套服装,我至今仍珍藏在箱底),都给了这个小县城耳目一新的感觉,带来了改革、开放,文明的气息。记得就是从那时候起,县城的学生们也纷纷开始穿短裤上场比赛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特殊的知青群体,其中大多数经历了文革的冲击,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来到山西的。那时的我们虽然兴奋而冲动,但当静下来时,往往更加压抑而迷茫。篮球赛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特长的机会,在大家努力为自己的球队赢得胜利和荣誉的同时,也证实了自己的力量和技能,使我们真正地抬起头来,更加充满自信。在经历了文革阶段极其压抑的时代之后的我们,投入了一段多么快活、酣畅、尽兴的生活啊,这里没有“出身论”,没有派别、没有阶级斗争,只有一个充满欢乐、积极向上的集体,他们为着争得第一,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为了每一场比赛付出了汗水甚至伤痛。那些日子,我只觉得自己完全沉浸在无限的快乐之中了,那时我常常遐想“这真是我的现实生活吗”,我几乎不敢相信,生怕它们会很快消失。</p> <p class="ql-block"> 我对县体委的领导和教练至今还记忆犹新。由于我们刚刚恢复训练,运动量又大,我的脚经常扭伤。每次受伤,几乎都是体委领导杨安成或安保舟带我去找当地有名的盲人按摩医生治疗;原山西省女篮的胡教练(当时任男篮教练)还特意教我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我遵循他的教导,每天早锻练时,利用看台阶梯脚掌悬空作踮脚运动,一个赛季下来,竟然未再受伤,直到现在我的踝关节仍保持着良好状态。每当回忆起这些,心中总感到十分温暖。这一点一滴的关心和爱护温暖了我们这群北京知青的心,我们真正把县体委当成了知青的家。至今,我仍十分感谢忻县队给了我充满自信、无畏、无忧无虑的生活经历,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后来的大学学习、任教和各阶段的工作与生活。</p><p class="ql-block"> 转眼5 5年过去了,当年英姿飒爽在球场的女篮队员们,大家都在哪里?你们还有机会回忆起这段美好时光吗?还会想起那简陋然而却充满希望与活力和激情的县体委灯光球场🏟️吗?无论我走到哪里,每每想起这段经历,心中都会荡漾出无限的感激和愉悦,庆幸上苍给我安排的这一切,在生命中留下了一个精彩的亮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作者钱老师👩🏫您好!</p><p class="ql-block"> 我认识这些忻县女篮队北京知青,是在姐姐的工厂里,那时对她们充满好奇和向往呢,因为当时我也是中学的一个女篮队员(后卫),只是没有和她们一样的白衬衫和短裤 、白球鞋。更没有向她们一样精湛的技艺。……</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也对灯光球场充满向往,我们也在那里进行过多次比赛,拼搏努力拼搏着也成为了我人生最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此诚谢她们留下的一份美好!祝福所有北京知青心想随愿!</span></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自同学巧花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卓姐谢谢你推荐了这篇《难忘灯光球场》的文章,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青少年时代(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三年),同时也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比较熟悉,她是北京知青钱于云,(也是女篮主要得分手之一)。当时她们是“县女队"(成人,她们的年令比我们大四、五岁),我们是“县少年女队"(在此期间我们曾代表忻县地区参加在运城举办的全省少年篮球赛。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些花季少年穿一身运衣和运动鞋走在忻县南北大街上也是挺骄傲和自豪的,不知引多少同龄人的关注和羡慕。)文中提到杨安成老师(摔跤教练)丶安保州老师(体操教练)丶胡教练(名字不记得,原是省女篮队的教练,下放到县体委的,执教我们少年队的,没多长时间就调回了省队),我太熟悉了。文中的忻县灯光球场我更熟悉了,那是我一生魂牵梦绕的地方!当时是我们忻县的最重要的文体活动中心,也是我们篮球队的训练场和比赛场。一九七三年忻县地区要参加在大同举办的全省职工篮球比赛,由于职工队(北京知青)人员不足我们四位少年队球员(我已高中毕业,其他三位初中毕业)就被补充到职工女篮队了,同时也准备打完比赛把我们四位招进忻县机械厂,成为篮球队的新生力量。当时其中有一位願意去后来就办了招工手续。,我们三位不願去,参加完比赛后,我们分别都插了队,几年后我们三个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