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村口</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5650968</p><p class="ql-block">素材来源:《道听途说》</p> <p class="ql-block">张百顺是明朝永安人,他带着儿子小宝,在江左一带旅居,以贩卖匙锁刀剪为职业。张百顺五十多岁,儿子也到了二十岁左右,他们父子俩勤劳谨慎,而且非常吝啬,从来没有丝毫的浪费。他们积攒了二百多缗钱,打算回永安给小宝完婚。父子俩生长在水乡,熟悉撑船的营生,于是买了一艘小船,把所有的财物都捆载在船上,定好了出发的日期就解开缆绳,父子俩驾着船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沿途戒备非常森严,船靠近大通地界的时候,夕阳还红着,风却不太顺。他们实在担心晚上行船会有危险,因此还没到傍晚就先停了下来。他们把船停在小港内芦苇丛杂乱的地方,钉上木桩系好船,等待后面来的船只。没想到其他船只都奋力前进,全都赶到大通停泊去了。夜色已经降临,烟水凄清,他们孤零零的,没有别的船只相伴。父子俩点着灯相对而坐,紧紧地坐在一起,满心忧愁,半夜都不敢去睡觉。</p> <p class="ql-block">忽然听到水声啪啪作响,有一艘桨板船破浪进了港。父子俩惊恐万分,脸色都变了。正商量着关门加锁,一个长臂大汉已经提着大砍刀站在了船头,自称“老阿爷”,喊道:“无头鬼快出舱来受死!”张百顺父子俩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弯下双膝,跪在船头,连连磕头,磕头的次数何止上百下。盗贼说:“暂且宽限你们片刻,让你们的脑袋暂时寄在脖子上。但你们必须自己把箱笼运过来,送到我的船上奉献给我。如果敢藏匿一丝一毫,那就是自己找死,绝不赦免!”张百顺小心翼翼地奉命行事,把船舱里的财物都给了盗贼,又磕头感谢盗贼留他们性命,然后退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父子俩相对哭泣,两手空空,觉得没办法回家了。幸好小船还在,他们打算划着船,在山水间打渔为生,勉强糊口。小宝说:“像这样琐碎辛苦地过日子,什么时候才能有出头之日呢?世上那些富家翁,田地连片,家里堆满了金银,他们也不是有人白送钱,天上会掉粮食啊。昨天我们之所以被抢劫,是被那盗贼骗了。要是我拿着三尺长剑,在黑暗中夺取巨额钱财,也易如反掌。何必白白守着这一块桨板,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日子呢!”于是父子俩就商量着去当盗贼。只是没有锋利的武器可用,在船里找了找,找到了一把短柄斧,把它磨得锋利崭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天晚上,他们划着船到了江边,月色朦胧,江面上绵延着几百艘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远远地望见江对岸烟雾朦胧的景色中,有一点微弱的火光,像豆粒一样若隐若现,一艘船挂着帆向西驶来,很快就到了。小宝拿着斧头跳到那艘船上,像之前那个盗贼一样大声吆喝。船上的人都趴在地上请求饶命,于是他们把船上所有的财物都拿了回来。仔细一看,竟然就是之前被抢劫的那些东西。他们感慨地说:“凭着正当的手段去致富,积攒十年都不够;凭着当盗贼的手段去致富,一个晚上就能收获很多。现在才知道,发财的道路,在夜晚才有捷径啊。天下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本事呢?一把小小的刀斧,在别人手里,就是我怕别人;在我手里,就是别人怕我罢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从第一次得手后,他们每天傍晚就去干这种勾当。然而江面上桅杆林立,灯火通明,他们徘徊观望,找不到可乘之机。只有在离众多船只半里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满江红船远远地停在后面,这里不是单独的偏僻港湾,只是和其他船只没有挨着排列罢了。到了深夜三更,他们窥探了很久。看到船舱里的油灯不太亮,也没有任何声音。小宝撩起袖子先登上船,用斧头敲击船舷发出声响,厉声呼喊船里的人出来要命,却没有人回应。张百顺随后也登上船,父子俩气势汹汹,做出各种凶狠的样子,可船里的人还是没有回应。他们探头往船舱里看,两扇门只是虚掩着,里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两人都进了船舱,埋伏的人突然冲出来,把他们俩都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来这是一艘捕盗的兵船。当小宝敲击船舷的时候,士兵们都已经埋伏在黑暗的角落,绳索都准备好了。张氏父子太冒失了,正好中了对方的计谋。第二天,他们被戴上枷锁押送到省城,审问他们的情况,发现他们已经是再次作案;而且他们大声吆喝,毫无顾忌;拿着斧头闯入船舱,有抢劫的意图。虽然没有抢到财物,仍然按照江洋大盗的罪名来论处,父子俩都被判处了死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