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社樱 德协股肱”—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文记

陆空海一路行

<p class="ql-block">4月25日,参观“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到清乾隆时期,在景德崇圣大殿内供奉了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守业帝王188人牌位,在东、西配殿供奉历代文臣武将79人牌位。</p><p class="ql-block">清代内建有关帝庙,单独供奉关羽。</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未曾中断的历史。历代帝王所代表的中华治统一脉相传。清乾隆将其表述为“中华统绪,不绝如线”,极为精当👍</p><p class="ql-block">“《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自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自称华夏或诸夏。”</p> <p class="ql-block">得到一个扼腕叹息的信息是,明清以来用上好的金丝楠木供奉刻写着历代帝王名号的牌位,文革期间被这里学生们纷纷拿回家做了学习生活用的“大小正合适”的“板凳”了[尴尬]2000年后,历代帝王庙腾退修缮,北京市政府曾出资50万征寻找回用金丝楠木帝王牌位制作的“板凳”,至今25年依渺无音信[惊讶][尴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