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潮州第一天就听当地人说“潮州山水皆姓韩”。在潮州的繁闹街市中,韩文公祠如一颗屏蔽尘嚣的古雅明珠伫立于此。也是我旅游潮州时,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韩愈〔唐代〕</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纪念韩愈的祠宇,景区里古树郁郁葱葱,还有不少明清建筑,古朴典雅富有岭南特色,韩愈当年被流放岭南,做了八个月的潮州父母官,却让老百姓感激了上千年,封顶后可俯瞰广济桥和韩江、正所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皆姓韩。</p> <p class="ql-block">这座始建于北宋的祠庙是为了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韩文公)而建,其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石质牌楼上“韩文公祠”四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述说着千载往事。穿过牌楼,便踏入了一个绿意葱茏的静谧世界,石阶蜿蜒而上,庙宇古朴恢弘,令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梁上都雕有鳄鱼。这里有个引人入胜的韩愈故事,驱逐鳄鱼:是潮州的奇迹。</p><p class="ql-block">据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时,面前的这条河水原名“鳄溪”,有众多凶恶的鳄鱼盘踞在此,伤害百姓,因为有韩愈的功劳,在这里开设“斗鳄誓师大会”,写了一篇《祭鳄文》,规定鳄鱼七日之内离开鳄溪,鳄鱼还真就乖乖离开了,百姓感念韩愈的功劳从此把鳄溪称作“韩江”。从此,潮州再也没有发生过鳄鱼吃人的事情了。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称为“韩埔”,渡口称为“韩渡”,这条大江则被称为“韩江”,而江对面的山被称为“韩山”。</p> <p class="ql-block">登临至高处,放眼望去,满目古树参差,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祠内,诗文碑廊、文公塑像均保存完好,无不彰显着韩愈文化的深厚底蕴。游客们沐浴在这片文化的光辉中,或沉思、或交流、或叹服,心灵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p> <p class="ql-block">韩愈在潮州为官虽然仅仅八个月,却通过以下四件大事深刻改变了潮州的历史面貌,被后世誉为“八月居潮万古名”。</p><p class="ql-block">一,驱鳄除害,撰写《祭鳄鱼文》以震慑民众恐惧心理。</p><p class="ql-block">二,兴学育才,捐俸办学:韩愈将俸禄几乎全部投入教育,建立乡校。</p><p class="ql-block">三,关心农桑,治理水患,修筑堤防。</p><p class="ql-block">四,赎放奴婢,推行“以佣抵债”政策。</p> <p class="ql-block">韩愈的治理使潮州“江山易姓”(韩山、韩江得名),其事迹被神化,宋代起潮州民间形成祭祀韩愈的习俗,甚至视其为“送子之神”。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赞其“匹夫而为百世师”,足见其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来了韩文公祠,才知韩愈对潮州的影响之大,在潮州人民的地位之重!</p><p class="ql-block">韩愈虽然被贬至潮州任职,用8个月时间兴农业,办教学,选人才,修水利,除鳄鱼……让洪荒之地蜕变成富兴之所。潮州人民为纪念韩愈,改母亲河为韩江,改笔架山为韩山,以及现在的韩山师道、太昌路、昌黎小学等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潮州,因为韩愈的到来而脱胎换骨;而韩愈,因为在这里的丰功伟绩而名垂千古,值得当地人代代相延的惦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