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营口辽河入海口 <p class="ql-block">当潮水褪去,营口海滨的泥滩便成了一片充满生机的舞台。灰褐色的滩涂上,星星点点的环颈鸻成了最灵动的主角,它们以独特的韵律与这片滩涂共舞,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美妙画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环颈鸻体型小巧玲珑,体长不过16厘米左右,身披灰褐色的羽毛,如同大地的色调,巧妙地与泥滩融为一体。而那围绕颈部的一圈醒目黑环,恰似为它们量身定制的华丽项链,让这些小家伙们在低调中又不失独特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退潮后的泥滩上,湿润的泥土里藏满了它们喜爱的美食——沙蚕、小螃蟹、螺类,还有各种昆虫和幼虫。环颈鸻们迈着细长的小腿,在泥滩上快速奔跑着,脑袋一伸一缩,敏锐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猎物的踪迹。一旦发现目标,它们那尖锐的喙便如闪电般迅速出击,精准地叼起食物,动作一气呵成,让人惊叹不已。有时,几只环颈鸻会聚集在一起,它们一边觅食,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偶尔还会发出清脆的鸣叫,仿佛在相互交流着美食的情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泥滩上,环颈鸻们不仅忙着填饱肚子,还会嬉戏玩耍。它们你追我赶,在湿润的泥地上留下一串串小巧的脚印。当有同伴飞起时,其他环颈鸻也会纷纷响应,刹那间,无数身影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飞舞。它们整齐地变换着队形,翅膀拍打空气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激昂的乐章。阳光洒在它们的羽毛上,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宛如天空中绽放的绚丽花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环颈鸻(英文名:Kentish Plover,学名:Anarhynchus alexandrinus),是鸻形目鸻科弯嘴鸻属的鸟类。中小型鸻科鸟类,以其独特的后颈白色领圈而得名。分布广泛,从欧亚大陆到非洲,栖息于海滨沙滩、盐碱湿地和内陆湖泊等地。繁殖季节,雄鸟具有黑色头饰和胸带,雌鸟颜色较淡。全球数量众多,但在某些地区面临栖息地丧失的威胁。</p> <p class="ql-block">主要栖息于海岸沙滩、泥滩、盐田及近水的开放地带,偏好砂质或干泥表面,避开岩石或崎岖地面。快速适应新形成的适宜栖息地,如采石场和水库。以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和蜘蛛为主食,通过震动脚爪觅食,或在湿沙和泥地中探查。迁徙期间可能高达98%的日间低潮时间用于觅食。</p> <p class="ql-block">环颈鸻是这片泥滩的常客,它们年复一年地在这里繁衍生息。营口海滨的泥滩,不仅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更是它们避风的港湾、繁衍后代的家园。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人类活动的干扰、滩涂的缩减,都威胁着它们的生存。看着泥滩上欢快的环颈鸻,我们更应意识到保护这片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唯有守护好这片泥滩,才能让这些灵动的“舞者”继续在营口海滨的舞台上,奏响生命的美妙乐章,为大自然增添一抹灵动而珍贵的色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