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是下司古镇里阳明书院里的对联。中国人都能看懂,老外可能够呛。他们可能认识每个字却不明白整句话的意思。在中国人这里“烟头”=“烟屁股”。老外就不明白头和屁股怎么就是一个意思呢?集体晕菜。这是中国文字的诡谲之处。 </p><p class="ql-block"> 下司古镇肇始元朝,明清建设,民国时期被称为“小上海”。是黔东南主要的大集市。</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邮局是西式建筑,现在也是邮局。</p> <p class="ql-block">芦笙广场的雕塑很灵动。</p> <p class="ql-block">芦笙广场的风雨楼(侗族寨子里很常见)</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打的扑克牌。</p> <p class="ql-block">下司犬,是一种小型猎犬,据说狩猎时尤其凶猛。</p> <p class="ql-block">没有美女的古镇是缺少灵魂的。</p> <p class="ql-block"> 美景美女还要有酸汤鱼。我们普通人追求的“三不缺”(美景、美女、美色)和圣人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孰强孰弱?🤭🤭🤭☺</p><p class="ql-block"> “三不朽”是《左传》 里提出来的,做到“三不朽”就叫住“圣人”。梁启超说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完全具备“三不朽”。</p> <p class="ql-block">风雨楼是侗族村民聚会,联欢,休闲娱乐的地方。专门建这样的楼用于聊天聚会八卦好像有点奢侈。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说,八卦,咬耳朵,转播流言蜚语是人类进步的台阶。这样看来,建一个专门用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卦,咬耳朵,传播流言蜚语的精致的活动场地也不是特别奢侈了。少数民族兄弟们的一些做法比汉族更为接近人性。</span></p> <p class="ql-block">戏台很精致。也不知道在这个戏台上唱过什么戏?又有多少人在台下看戏。</p> <p class="ql-block">“惜字塔”,烧字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阳明学院”里的王阳明塑像 。</p> <p class="ql-block">“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p> <p class="ql-block">岭南风格的广东会馆很有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