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乙巳年的暮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在从武汉退休定居成都的中学好友国瑞张虹夫妇的倡议下,今天周六,居成都能参与的十位同学及家人,约莫一小时左右,分别驱车到了眉山市彭山区彭祖山,怀揣着对古老智慧的好奇与向往,踏上了一场寻幽探秘之旅。 </p><p class="ql-block"> 10时,大家按约都到了彭祖山景区的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 听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若早来,能观看到已成为省级非遗民俗活动的、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会举行“彭祖祭祀大典”,特别热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彭祖山,位于四川天府新区与成都平原南面,毗邻岷江,与青城山、峨眉山并称“蜀中三山。海拔610米,垂直高差158米,由天然太极地貌构成,山体呈S型,呈阴阳鱼形,与岷江、府河交汇处形成“天府聚宝盆”意象。据《列子》记载,彭祖自尧时起历朝为官,晚年隐居彭山修炼,以800余岁高龄终老,葬于此,其长寿之道被民间广为传颂,此山便得名彭祖山。彭祖墓位于阳鱼鱼眼,与江口古镇、将军湖等构成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陆续在游客中心汇集后,进入彭祖山景区大门,拾阶而上,郁郁葱葱的山峦,一股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两旁古木参天,翠竹轻摇,仿佛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彭祖山,因服役部队所属一个团驻地眉山等原因,在30年间我来过几次。</p><p class="ql-block"> 据《搜神记》中对彭祖的记载是这样的:彭祖者,殷时大夫也。姓钱,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列仙传》中有记载到:“殷末,年七百六十岁而不衰老”。彭祖他娶了49位妻子,生有54个儿子,而且十分擅长保养,活到了760岁,后传800岁。按那时60天为1岁,也就相当于现在的130岁。彭祖不仅精通房中术,更擅长养生之道,其智慧与事迹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或许正因为我疫情前的鼓噪,得到了近日国瑞的倡导,同窗才得以成行。</p><p class="ql-block"> 因山体不高,便于旅游打造的坡道很缓,通往山顶的石径有九百九十九节,也适合花甲之年的我们舒适而行,仿佛在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秘密。只是往年那由下向上看是台阶,从上向下府视为平路的砂石台阶不复存在了,中间段的一颗形似夫妻拥抱的树木,也因石阶拓宽分成两边道也不复存在了。也为了方便游客,各景点有观光车环线驳接。</p><p class="ql-block"> 随着脚步的深入,我们来到了彭祖书苑,建有养生堂,书法园地;大家席地做起学生样,练起了书法。我们来到了彭祖祠,为三殿制汉唐建筑,“同根同源,篯铿千秋传血脉,共祖共宗,彭氏百世振家声”。第一重殿为彭鼓殿,陈列彭祖生平和历代名人对彭祖的赞誉;第二重殿为仙女殿,讲述彭祖之女三娥的美丽传说;第三重殿为彭祖殿,供奉彭祖及其弟子,是彭祖后裔追根溯源,敬仰先贤的圣地,也是游客长寿祈福的宝地。.</p><p class="ql-block"> 再向上行,就到了寿山广场,这是以寿为主题,以“寿”铺路,以“寿”为心,以中国书法组成文图一体的“百寿图“,自古以来,百寿图是护佑身家平安的祥符,也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作品。彭祖八百寿,寿养第一山,祈寿而来,得寿而归。</p> <p class="ql-block"> 游至彭祖仙室(墓),是彭祖山最高处,是彭祖修炼成仙飞升之处。风水绝佳,仙室是眉山市文物局保护单位。这彭祖山景区最主要的景点之一。室内有文化,历史,古建筑,石壁雕刻导引术。</p> <p class="ql-block"> 游完彭祖仙室,向左行不远就到了釆气场。传说这是彭祖釆气养生之处,彭祖应为气功始祖。站在这天地之穴位于采气场的中心,我们集体也一呼一吸来了一番,采天地之灵,汇八方之精。中心雕刻有吐着火丹的五爪神龙。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专门对这里进行过报道,这是位于北纬30度的神奇景观,是彭祖山磁场和灵气最强的地方,站在天地之穴,感受人体经络与大地磁力的贯通,共鸣天地山灵的神奇回音,游客可以在这里冥想、采气、练功,感悟天人合一、阴阳同体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彭祖山的齐山双佛,建于唐代,是全球最大的的双佛,是重新打造整彭祖山景区一并开发的,我首次游到。</p><p class="ql-block"> 齐山双佛(释迦牟尼佛,多宝如来佛)同显于世之场景源于佛教经典《法华经》,释迦牟尼为众生开示宣说《法华经》时多宝如来为证明《法华经》之殊胜真实义,于七宝塔中自地涌出,并告众生“如是如是,皆是真实,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法华经》全名《妙法莲华经》,南北朝后秦鸠摩罗什译,系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在民间影响力巨大的原因,是该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首次全面完整的推出了中国佛教最重要的菩萨——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 随着脚步的深入,原置于养生殿的性展览,现剔除了许多实物原件,归集到彭祖山性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彭祖文化中心以彭祖性养文化为核心,二楼标明了"仅限成年人参观"警示牌,有专人管理,不允许照像,是全国第一个以性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标志性建筑设计。为阴阳调和、男女环抱之形,馆内以房中术为主题,从天地之交、万物之交、文化之交,探秘中国生命起源的自然和人文奥秘。在彭祖房中术馆内,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文创设计、影视体验,全方位展示性文化的起源,性文化的艺术、性文化的养生、性文化的产品、性文化的中西比较,带领游客认识彭祖房中术和中华性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同于外界对于“性”的隐晦态度,而是以一种开放而尊重的姿态,展示了从古至今,人类对性的认知与探索。园区内,有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塑,也有一幅幅图片展示,还有视频播放,讲述着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到封建社会的礼仪规范,再到现代社会的性教育与自由观念的变化。每一处展览都引人深思:性,作为生命延续的基础,它不仅是生物学上的本能,更是文化、艺术乃至哲学的源泉。在这里,我们仿佛触摸到了生命之树最原始的脉动,感受到了生命力的蓬勃与不息。</p><p class="ql-block"> 此性文化园,也是彭祖山最独特文化。因年代不同,议性讳忌、议性色变众所周知的原因,彭祖山景区曾被省委原女性某副书记责令关闭过两次。很难想像若推前四十多年,哪怕十多年前,有男女同学、与家属结伴共同来赏这性主题文化!时代在变、社会在变、观念在变、人也在变啊!</p> <p class="ql-block"> 离开性文化园,我继续向彭祖山的更高处攀登。山间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那是彭祖养生文化的另一种体现。沿途,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养生的小贴士,从饮食调理到呼吸吐纳,从穴位按摩到心理调适,无一不透露着古人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登上山顶,一座古朴的道观映入眼帘,这里是彭祖修炼养生的圣地。站在观前远眺,山川壮丽,云雾缭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超然物外的宁静。我恍然明白,真正的养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保养,更是心灵的修行,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午饭饭点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景区大门。回望彭祖山,它在雾中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这半天的旅程,让我对性文化与养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性,不仅是生命的起源,更是爱的表达;养生,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是心灵的富足。</p><p class="ql-block"> 彭祖那养生长寿之道:"人长寿,需饮食疗法(山泉水炖山鸡),气(功)疗法,釆阴补阳的人疗法;食疗不及气疗,气疗不如人疗″!的智慧,养生长寿的观点借得借鉴。也教会我们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如何在爱与被爱中找到生命的真谛。这一日游,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彭祖山,这个融合了性文化与养生文化的圣地,用它独有的方式,唤醒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像彭祖那样,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爱,去生活,去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长寿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6日</p><p class="ql-block"> 于眉山市彭山彭祖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摄影/蒋涛 牟涧 国瑞 兆枢 成湘 华智</p><p class="ql-block">音乐/《往事只能回味 (电吹管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