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村里看风车

Lixin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姆斯特丹的风车村,是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到得荷兰必有所至的打卡地。入得村口,远远地矗立于村口那大小不一的风车群,随着不定的风向转动着四叶风叶,像是在展开温暖的怀抱召唤着各路观光客的到来,给人以暖暖的热情。风车身后的民居红瓦深墙,鳞次栉比,在风车的护佑之下 ,沿着村道,依着湖岸, 顺着河流错落有致依次而建,见了倍感温馨和恬静。就着这份热情、温馨和恬静。我想到了荷兰本民族的一种精神。三十年前我到访过荷兰,我专门去看了举世闻名的长达三十二公里修筑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据说有宇航员在太空回眸地球,可以见得两处地球人创造的人工工程,那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和荷兰的这处32公里的拦海大坝。修筑拦海大坝是荷兰人为避免水患的一大创举。缘起荷兰的大部分国土低于海平面而水患不断。为了不被海水淹没,筑坝挡水还需常年排水。为了解决排水动力,便有了风车这一创造,通过风车借风借力排水保安。至今,在荷兰,在阿姆斯特丹的有许多以大坝命名的城市广场,其历史渊源就是为了纪念那份传承,那份坚毅和那份精神。此番重来,又见风车,又见民居,其样式和风格让我大有重建辩识力之亢奋。这三十过后的风车村在风车的护佑之下,村落之悠悠然不减当年又胜似当年了。联想到荷兰的拦海大坝工程之伟大,再看看荷兰风车之伟岸,我感觉到了这里的村民那种古往今来与水共生的不竭之传承和精神。风车之所以能够成就其为荷兰的国家符号和主打标识,其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都离不开历代荷兰人的这份奋斗和创造。想到这里我仿佛又想起了有句“人定胜天”的遗训。如今荷兰的风车文化也在对外输出 ,在我们的家园时常会见到荷兰风车的身影,但是,这仅仅是一种借助风车之独特而作的一种装饰,以满足人们对异域文化的新奇之感, 仅此而已。其实人们对荷兰风车的内在还是知之甚少的。只有到来荷兰,到了阿姆斯特丹的风车村。有了这份追随,你才会了解和理解荷兰风车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内涵和美的价值。要记住荷兰是风车的故乡,是风车的王国。</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左一个右一个的风车间穿行,我们在前一栋后一栋民居间徜徉,风车村的前因后果古往今来在我们的脑海里变得愈加地清晰可辩了,也愈加地温馨可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