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体验曹操地下运兵道

老童

<p class="ql-block">公元155年,一代枭雄曹操出生于安徽亳州,他青少年时期基本生活在家乡。从军从政、征伐四方后也曾多次回亳州,在当地留下了不少遗迹。</p><p class="ql-block">现在亳州市中心的曹操公园内,保留着曹氏家族墓地,并建有曹操大型雕像、曹操纪念馆和魏武祠。</p> <p class="ql-block">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伐四方,消灭了众多军阀,统一了中国北方,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同时扩大屯田、奖励农桑,安置流亡人口,使动荡的社会渐趋稳定。</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他是乱世中的英雄,另一方面又因猜忌多疑、杀伐过重而被认为过于残暴。</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曹操的肖像画同舞台上的奸相形象形成鲜明对照。</p> <p class="ql-block">现在亳州留存最重要的曹操遗迹是地下运兵道。</p><p class="ql-block">这是曹操在亳州驻守屯田时所建的军事设施。上世纪六十年代挖防空洞时偶然被发现,发掘时同时发现有大量东汉钱币、枪剑武器、铁器瓷器等物品,证明确实为曹操所建造。</p> <p class="ql-block">进口处的石碑上“袞雪”二字,是现存的曹操唯一手书。这是曹操在汉中石门栈道上的题词,滚字故意少写了三点水旁,有人问为什么,他说栈道下滚滚流水不是很多吗。</p> <p class="ql-block">地下运兵道示意图表明,这条地道是从城中心谯楼通向城外的。据勘察,地道全长有八千多米,现在开发供游览的仅七百多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跟着游览人群走进地道。</p> <p class="ql-block">随着地道的深入,发现高度越来越矮,大概古代人比现代人低矮,象我这样一米七以上的人必须低着头才能通过。</p> <p class="ql-block">地道全是单行道,而且非常狭小,肥胖的人很难通过。</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缺口用于放置照明灯或存放物品。</p> <p class="ql-block">中间还有一些双层通道。</p> <p class="ql-block">曹操在亳州屯田时,城外荒无人烟,土地无人耕种,城内驻守的军队也不多,又害怕敌人攻城。于是修筑了这条地下运兵道,通过地下调动兵力,一面屯田,一面守城,给人以兵力充足的假象,使敌人不敢轻易攻城。</p> <p class="ql-block">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连续战乱四、五百年,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亳州曹操地下运兵道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走出七百多米长的地道,早已气喘吁吁,深感和平年代真好,值得好好珍惜:“宁为太平犬 ,莫作乱世人”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