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

天王传记

<p class="ql-block"> 第十六章</p><p class="ql-block"> 话说王君博等,一行六人晓行夜宿,快马加鞭地驰往单县。踏川履泽,翻山越岭,最后历经三日的仆仆风尘,终于安抵岗头镇。殊不知,那假王君赋,则已暗中做了路标,好引血手门的杀手尾随而至。</p><p class="ql-block"> 岗头镇,这个安静的山脚村落,那一天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仿佛江湖上的集会,汇聚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见天色渐晚,王君博等人便订了旅舍,实好棺椁,预备明日起尸。</p><p class="ql-block"> 王君博说:“此地属单县地界。我已派人携信将详情知会了县令。想必官府明晨便会派人协同。”可是,到了天明,直至午后,才有衙役前来汇合,并与众人一同去了西南的埋尸地点:小树林。</p><p class="ql-block"> 起尸,在十分严肃的气氛下进行。衙役们也是亲自动手,将所起获的尸首和物品一一登记造册。这引来越来越多百姓围观,甚至逐渐围得水泄不通。之后,衙役们又将各具尸骨入棺盛殓,分别下葬。唯独把王君赋的哥哥尸棺抬上马车,还与苦主。</p><p class="ql-block"> 只见一衙役头领说:“半年前,这里的一家旅舍发生了耸人听闻的诡案。现已查明,乃山匪所为,有此为证。”说着从证物里取出了一枚板指,向众人边展示边说,“大家看</p><p class="ql-block">看,这板指的图形,正是血手门的骷髅标识,在案可考。所以,请尽快散去,切勿以讹传讹。”王君博也说:“我就是此案的经历者。当时我还是少林寺的一个小和尚,名叫慧觉。我与师弟慧能,因师门被灭,为查明案情,才路经此地。目睹了旅舍土匪杀人害命的过程。如今,土匪伏诛,案件已明,只愿从此人间不再造杀孽,往生路上不再有疾苦,阿弥托佛。”</p><p class="ql-block"> 且看那假王君赋,伏在棺前不停抽泣着,似乎十分悲伤的样子。众人也七嘴八舌起来,一时之间小树林成了人头攒动的海洋。突然,一声斥责凌厉传来。大家循而望去:有一官模官样的老者,在大队官兵的簇拥中,摇摆来也。</p><p class="ql-block"> “王君博,好个冒牌知县。你杀官害命,现今人脏俱获。还不认罪!”说着,便装腔作势地,要为民锄奸。一点不错,来人正是江州知府张淮,特受厂公钧令,于此施展官威。“众军户听令,上前给我擒拿。凡遇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p><p class="ql-block"> 知府令出,官兵们便纷纷拨刀、抵近。使王君博等人承受着窒息般的压迫。“且慢,厂公驾到!”顿时,锣鼓沸天,号角齐鸣,褐衣厂卫,鱼贯而至。继又分割人群,腾出空地,严护曹字大旗,并车舆入内。其威武气势,亦使得林中百姓悉皆下跪叩拜,山呼着“千岁千岁千千岁”……</p><p class="ql-block"> 有档头在旁撩开车帘,有番子伏地权当脚凳。厂公缓缓走下舆驾,坐在了旗前的帅椅上。阴阳怪气地说:“江州知府,咱家还没发话,你着什么急!”“是,是,”张淮跪地瑟瑟发抖地说,“小人不知厂公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大家都起来回话吧。”厂公又显得十分大度地说。</p><p class="ql-block"> “下面的那个后生可叫王君博?听说你有块龙形玉佩,要知这可是皇家信物。咱家专程而来。不妨拿来给咱家看看。”“莫非公公认得?”王君博仿佛豁然开朗一般,不自觉地从怀里便摸出了玉佩。可未等他再多思虑,就忽地被人自后猛击一掌,并疾掠而去。然后迫不及待地献之于厂公面前。</p><p class="ql-block"> 那袭击之人,转过身来,又侍于厂公近侧。“你,你……”君博不由地直呼起来,“你到底是谁?王君赋,你这假模假样的苦主!”“哈哈哈哈——你看看我是谁,枉你聪明一时。”说着便撕下伪装,露出了豹子头小林冲的真容。“厂公,这冒牌县令已经中了我的毒针,还请厂公发落,擒之必如探囊取物。”</p><p class="ql-block"> 再看王君博,顿感痛疼从后背传至前胸。刘梦茹见状,急忙施银针封穴。然后又取解毒救心丸,喂他服下。他才稍安,气色也渐缓过来。刘梦茹关切地问:“现在好些了吗?”又嗔怪说,“我先前就劝你,这小人阴险,可你偏不听。这不中了别人的圈套了吗?”</p><p class="ql-block"> 这时,从众档头中闪出一人,上前对厂公行礼说:“义父,这双龙戏珠的玉佩,能否确定无疑地佐证,他就是前太子的遗孤?”厂公则拿在手里,掂量着说:“李大富啊,看着这玉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桩往事。那时,我刚当上掌印太监,提督东丁的时候,一天,突然龙颜大怒,说是太子轻薄皇妃。甚至传下圣旨,令三卫合力灭门。”“是的,义父,当时我也接到你的命令,前来镶助。最后还是在带头大哥的率领下,把前太子的满门杀了个尸横遍地。”李半城插话说。</p><p class="ql-block"> “但都是你们办事不力,唯独跑了乳娘。关键那乳娘带走了太子遗孤,又使我不得不再下令追杀。哎,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原打算是放过的。何君命难违,要怪也只能怪他错生在帝王家。”“是的,义父,”李半城接着厂公的话茬继续说,“后来,我又得到带头大哥的讯息,说是前太子遗孤就藏在那乳娘的老家江州。我便联合江州知府张淮,屠灭了这李姓乳娘的满门。共得尸首七百八十一具,却不见那遗孤踪迹。据说是被一游方和尚救起,从此杳无音讯。于是,我在江平安营设府,建立血手门,只为有朝一日能为义父达成所愿。是吗,张淮。”</p><p class="ql-block"> 张淮立即匍匐在地,唯唯诺诺地说:“只要是厂公和门主所差,在下义不容辞。哪怕油锅地狱,也必心甘情愿。”“孩儿,甚好。”厂公说,“怪不得我第一眼见这王君博,就有点眼熟呢。他,他,他…他确实相像前太子,让我油然而生故人情。王君博,不,他才不叫王君博呢!他乃是国姓朱,叫,叫——叫朱祈福。对,刚出生时,还是先皇亲赐的名字呢。但他逃出生天后,不该做这昌牌县令;做这昌牌县令,又不该与咱家为敌。”说着,厂公曹少淳突然正色道,“朱祈福,你可知罪!你毁了普云寺,就是毁了咱家进贡圣上的红丸货源;你坏了齐人福苑,就是坏了咱家收服奴才的人脉渠道。你这是要断咱家臂膀,成众矢之的啊。既然这样,咱家也不客气了。来人,给我杀。我只要他的脑袋进献皇上。”说罢群情汹涌,杀声鼎沸。各路档头番子纷纷跃跃欲试,争在厂公面前立这不世之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