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无锡(5)灵山大佛

炮队镜

<h1> 2025年3月26日上午到无锡灵山大佛景区游览。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无锡灵山胜境是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5A级国家旅游景区。</h1> <h1> “灵山胜境”门楼糅合徽式建筑之古朴端庄,北方皇家建筑之雄伟大气以及藏式建筑之鲜明活跃风格于一体。正门悬挂 “灵山胜境”匾额亦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h1> <h1> 灵山大照壁气势恢宏,庄严大气。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认为灵山胜境与太湖相互辉映,好似佛教中的琉璃世界,因此题下“湖光万顷净琉璃”的诗句。照壁背面是赵朴初题《小灵山》一诗,给予了对灵山成为新时期佛教圣地、世界佛教文化中心的殷切期望。</h1> <h1> 我们从入口乘景区交通车经过灵山五智门,到灵山大佛山脚下。灵山五智门造型宏伟而精致,是一座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内涵的大型石牌楼,用去花岗岩石材1000余吨。</h1> <h1> 灵山大佛亚洲排第一,大佛通高88米,采用锡青铜重达700吨铸造,右手指天,称为“施无畏印",寓言是为众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 ,意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无论在哪个方位,大佛的“眼神”总跟随着参观者,灵山大佛最高可登至莲花底座,俯瞰灵山全景,抱抱佛脚,祈愿平安吉祥。</h1> <h1> 在灵山脚下拍摄大佛后,我们购票乘到大佛车直接到山上。道路两侧鲜花盛开,香气仆人,风景秀美,让人心情愉悦。</h1> <h1> 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连同三层基座,这尊佛像通高101.5米,大约40层楼高。这个高度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高8米多,比我国最高的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之多。</h1> <h1> 抱佛脚。大佛的脚趾有半人多高。据介绍,在灵山抱佛脚能带去平安吉祥。说是抱佛脚,其实只能摸摸大佛的脚趾。凡到此游客,都会摸佛脚和拍照留下好运。</h1> <h1> 站在佛脚平台上,灵山景区全景尽收眼底。</h1> <h1> 佛教博览馆。抱佛脚后,进入位于灵山大佛基座内佛教博览馆。博览馆展示了中国五方五佛,藏传、南传、汉传三大佛教体系等丰富的佛教文化内容,集中体现了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展馆共分三层,总面积1万平方米。</h1> <h1> 祥符禅寺。沿“登云道”下216级来到祥符禅寺。据传,唐太宗朝中的右将军杭恽辞官回家后,接待了从天竺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两人在本地山水间游玩时,发现马迹山秦履峰南麓的景色优美,状似玄奘法师去天竺取经时看到的灵鹫山,于是玄奘将其称为“小灵山”。杭恽出资建造了小灵山祥符禅寺。祥符禅寺在20世纪30年代毁于战火,今之所见乃改革开放后的重建,香火依旧兴旺,成为太湖沿岸重要的佛教圣地。</h1> <h1> 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制件,它与灵山大佛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以1:1的比例复制而成。高11.7米,宽5.5米。佛手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因“佛手 与"福寿"谐音,故有“摸摸佛手,增福添寿"之说。</h1> <h1> 百子戏弥勒雕塑。“天下第一百子戏弥勒”为无锡灵山脚下佛教景观之一,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精心创意制作。“百子戏弥勒”已获国家专利。并荣获“2001年香港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及“世界科学发展成就奖”。</h1> <h1> 阿育王柱。灵山"阿育王柱",通高16.9米,直径1.8米,重达200多吨,是国内罕见的由整根花岗岩手工雕刻而成的石柱。"阿育王柱"源于古印度,相传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皈依佛门后,他在各地竖立石柱,上刻有经文供老百姓学习。由于阿育王的大力弘扬,佛教才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h1> <h1> 九龙灌浴。是国内最大的音乐动态青铜雕塑群,讲述了释迦摩尼出生的故事,这里是灵山胜境的一大景观。据介绍,九龙灌浴每天有五次定时表演,随着音乐的伴奏、莲花开合、太子佛从中徐徐升起,在九龙喷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转一圈。可惜我们去时没赶上九龙喷水场景。</h1> <h1> 佛足坛。相传佛祖涅槃前为弟子留下双足印,称为“两足尊”,是佛教徒千百年一直供奉的圣迹,后由唐玄奘法师到古印度取经时将其临摹带回我国。灵山佛足坛内供奉的佛足印,足印长1.2米,宽0.6米,足底平满,五趾齐平。</h1> <h1> 降魔浮雕,记载着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浮雕由紫铜锻造而成,宽26米,高8米。浮雕庞大,工艺优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h1> <h1> 灵山梵宫,在灵山脚下。梵宫高三层,顶部为错落有致的五座华塔,总面积达72000平方米,造价高达16亿元。宫内金碧辉煌,是中国现代建造技术与完美艺术结合的精华,是给后人留下的无价之宝。</h1> <h1> 步入梵宫,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梵宫建筑群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亮点",那就是梵宫中所运用的灯光技术是“见光不见灯",将“光、建筑、佛教文化"融为一体,金碧辉煌却含而不露。</h1> <h1> 灵山梵宫汇集了众多文化遗产、众多艺术瑰宝和珍品,如精雕细琢的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手工壁画、光彩夺目的琉璃巨制、古雅精丽的景泰蓝须弥灯和景德镇斗彩缸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h1> <h1> 五印坛城,为藏传佛教文化的艺术殿堂。五印坛城外观庄严而辉煌,与灵山梵宫、曼飞龙塔交相辉映,是一座风格独特,原汁原味的藏式文化景观。</h1> <h1> 灵山大佛作为中国五大佛之一,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它的建成,堪称一项伟大的工程壮举,现在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佛教的历史、教义和哲学思想,领悟到慈悲、善良和智慧的力量。<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