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美篇)审稿遭遇

李班主

<p class="ql-block">  我已经有段时间没审稿了。因为身体原因,主持人体恤,放了我的假。今天重新上岗审稿,昨晚就有点儿紧张了。早上一睁眼,赶紧起床洗漱,整理内务,进入稿池。动作之迅捷,很有老兵出征的兴奋和沉重。半年多了,每个月都在为美篇精选的推荐和修改忙碌。工作量之大,任务之繁,责任之巨,自不待言。年纪大了,眼睛会疼;美友自觉配合还好,美友不配合,一幅图片置换三四遍都过不了关,真是心力憔悴。不过这跟ai创作比起来还真是小事,忍一忍就解决了。前两天因为一个偶发事件,得知有美友用ai成文,向美圈要精选,要双花,要奖证,让我产生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激愤。美友们怀着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来到美篇,坚持原创原则,严守原创底线,一个字一个字地码,一个字一个字地改,熬过黑夜,熬过鱼肚白,一篇文章少则几小时几天半月,长则几月几年。而利用Ai技术的人,一两秒钟就能生成一篇文章。这对原创作者而言,已经不是简单的不公平,也不是一般的弄虚作假,而是地道的腐化堕落。鲁迅先生曾经有段名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如果原创作者是埋头苦干的人,美篇管理员就应该为他们请命。今天我审稿,自然不希望看到ai作品,但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span>遇到,一定会用不退缩,<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姑息的行动,面对</span>智商情商的挑战,迎接勇气毅力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  前几篇文章很正常,审第四篇文章时,眼前突然一亮。第六感告诉我,该<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的来了。文章</span>不但文从字顺,语词丰富优美,而且多种修辞手法运用得娴熟巧妙,连一个错别字都挑不出来。实在太完美了!我没因此欣喜,反倒起了疑心,便去看了作者主页,发现是个五零后。我也是五零后,太了解这代人的生活轨迹。正当读书时,赶上红色浪潮;正当踏着书本的台阶层层攀登时,连一本世界名著都看不到。没有知识沉淀,文化程度偏低;也没有历练文字的机会,写作水平偏差。文字粗糙,文风沉重,语法句法遣词造句,都深刻地、历史地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退休之后来到美篇,即或<span style="font-size:18px;">再努力,写作能力也不会突飞猛进,程式化的思维模式,更是被时代节奏甩出几十道梁</span>。然而这篇文章,却显现了极强的驾驭文字能力。文字清新,词语鲜爽,节奏灵动,活脱脱一篇文艺青年的上乘之作。即或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士,也未必写得出这般精妙文章,太不符合底层逻辑,ai生成的可能性极高。于是我大胆给作者留言:“老师好!您的文章为Ai生成文。请您自动撤稿!本美友圈反对抄袭和Ai创作!”我终于向Ai作品开了杀戒,砍下了第一刀。内心又激动又紧张。</p> <p class="ql-block">  这时先生催我去晨练,我把手机一直拿在手里,方便随时查看ai作者怎么回复。走到江边,江面上灰蒙蒙的,看不见轮船,也看不见鱼跃;仰望天空,也是灰蒙蒙的,看不到太阳,也看不到乌云,好像此刻的心境,阴晴不定,忐忑不安。我们在江滩散步,打八段锦,压腿。去市场的路上,我又打开手机,在稿池里上下来回翻腾了好几遍,竟然没找到五零后的ai文。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作者撤稿了!这就证明我的判断没错,也证明作者因为ai所以心虚,更证明我与ai文字交手首战告捷。心里不禁掠过一阵惊喜。但是,作者还有自知之明,悄无声息地撤稿,说明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这样的作者,我还是佩服的。手机响了,收到另一个美友圈管理员的私信,说他也处理了一篇ai文字。看来我不是孤军奋战,有同盟联军了,像打了胜仗的战士。我回复他说:“让我们联手,打一场ai创作的围歼战!”当我关上手机,再次举头,太阳已经露出笑脸,天边也泛出了淡淡的红色,万里长江第一桥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我确实不愿意再看到ai文字。处理它,伤了作者面子;不处理它,侮辱自己职责。太难!上午九点半,第二篇ai生成文不期而遇,文字美得令人窒息。我没有犹豫,又在文后留言,劝他撤稿。这位作者非常可爱,回复我:“谢谢老师!”之后就撤稿了。没想到两起ai文字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处理完了。看来作者还是通情达理的,知道ai创作不光彩。如果都能这样配合,反对ai创作的路并不难走。可是,我高兴得太早了。下午四点半,发现第三篇ai文字,作者还是熟人。我知道遇到拦路虎了。这次我没明说是ai文字,更没让他撤稿,而是以文章数字不够,图片大量堆积为由,给了一个推荐。作者一直没有回复,满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到事情闹大了。晚上六点,看到一篇写得不错的文章,但是字数不够,作文时间还是去年的,不合精选要求。就留言作者,要他把缺少的文字补足,创作副本后重发一遍。作者照做了。可再次阅读文章时,发现竟然又是ai创作。唉!只能留言提醒,文章为ai创作。作者很快回话,解释文章是两年前写的一篇小文,去年配了视频发到美篇。因为没有加精,这才重新发到本圈。按照我的建议,已将文字扩充到800字以上,又借助AI组织了少量文字,重新修改发表。但没有改变原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更没有杜撰。我相信作者的原文一定为原创,但他毕竟用了ai合成,就建议他:“您可以把ai文字去掉,自己补充文字就行了。我们支持原创作品,尊重原创作者。反对抄袭和ai是原则和底线,请您理解!”回复刚发过去,作者就撤稿了。</p> <p class="ql-block">  几乎同时,第三位ai作者终于回话了,说不足的文字补足了,多余的图片也删除了,请我再审一遍。其实就是讨要精选。前面三篇ai都处理了,因为是熟人就网开一面,这不符合美篇审稿原则,也不符合我的性格。我没回话,再次给了推荐。之所以没有明告是ai文字,也没有移除,还是想给熟人留个面子,也希望熟人能“悟”到两次没有精选的原因,明白我们反对ai创作的原则。一个小时过去了,作者一直没有消息,我又以为事情结束了。没想到这正是暴雨来临前的宁静。我想过,如果他来私信,我会直言相告,希望他知错改错,金盆洗手。可他没有私信,而是通过一位有威望的美友给我施压,要一个明确答复,为什么不予精选,否则就要如此这般。我虽然内心平静,却毕竟骨血里自带叛逆基因,就请美友转告熟人:“前三篇ai文我都毙了,他的文章已经推荐了呀!”见我态度坚决,不但获精无望,还被揭穿ai创作,熟人恼羞成怒,开始攻击我,攻击美友圈。最富戏剧性的,是熟人搞了一个“汇总”,从五个大方面,十五个小节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我们的征文进行否定,我一看,漏洞百出,不禁哑然失笑。因为</span>这样一个所谓的“汇总”竟然也是ai制作。比如“汇总”说征文选材陈旧:多数文章聚焦“玩泥巴”“打弹弓”等传统童年活动,缺乏时代特色。试问,难道让参加征文的五零后六零后们穿越时空来到当下玩乐高积木就不缺乏时代特色了?再比如“汇总”说征文情节夸张失实:如“自制枪炮吓退野兽”“用弹弓打麻雀”等描述存在安全隐患,且脱离现实逻辑。再试问,五零后六零后们小时候玩弹弓的年代有“安全隐患”这个概念吗?熟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才是囿于ai,真正脱离现实逻辑的偶人。很有可能熟人都没看过ai“汇总”,假如亲眼看过一遍,一定悔不当初;如果五零后六零后们读了ai“汇总”,也一定会笑掉大牙。“汇总”还指出征文存在的普遍问题:“内容同质化、语言稚嫩、逻辑松散等,细节不真实、情感深度和结构设计,过度依赖模板化表达。”这些分析不正好印证了五零后的整体文化素养?如果不借助ai外力,同是五零后的熟人还能写出这篇词语时尚、观点新鲜的“汇总”吗?不管熟人如何申明自己的年龄、职业、职务,也不管熟人如何申辩自己有能力有水平,写一篇忆童小文绰绰有余,最终还是以撤稿告退。</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审稿,直接或间接地劝撤四篇ai文字。但是不知何故,内心仍然不通透,不畅快,五味杂陈。经历了一天的审稿“遭遇战”,感觉自己就是在表演一出中国版的唐吉可德大战风车,不得不倒逼自己重审美篇,反观ai。<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鄙视ai创作。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ai会具有人类的“共情”,但是它的情感世界里不可能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因为人类是鲜活的生命,生命是不断生长的过程,而ai不过是一种工具和技术手段。由此看来,</span>美篇虽然不是象牙塔,但它也不该是自留地,更不该是利用ai技术对文字撒泼耍赖的游戏场。美篇不需要虚幻的繁荣,它需要真实的文字、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情。ai技术可以代替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可是ai如果替代了人类思维,人类就成了行尸走肉,人类生存的意义何在?如果美篇任凭ai猖獗,任凭ai创作替代人工创作却视而不见,原创文字还有何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征文、双花、精选还有何意?</span>管理员审稿还有何意?美篇的存在还有何意?所以,坚持原创精神,反对ai创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我做起;作为管理员,还应该</span>从审查每一篇稿件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美篇污染,才能净化美篇环境。这就是我今天审稿最重要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