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正仪老街深处的文明叩问

袁金泉

<p class="ql-block">  又一个没回南京的周末,我漫步到了正仪老街的青石板路上。</p><p class="ql-block"> 斑驳的砖墙、雕花的门窗,拱桥流水,波光粼粼,每一块青砖都是时光的信笺,镌刻着这座城的前世今生,每一处场景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穿梭在街巷间,我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痕迹,更是文化与文明交织的脉络。</p><p class="ql-block"> 老街里的传统建筑、特色小吃,是一代代人生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当地人共同的记忆与情感。当我看到老手艺人专注地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听到老人们用方言讲述古老的传说,真切感受到文化就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让我们在熟悉的符号和习俗中找到归属感;文化也是传承,从祖辈手中接过的,不只是技艺,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而保护,则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如此,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才不会在岁月中消逝。</p> <p class="ql-block">  当我在戏曲博物馆里看到讲解员给孩子们普及戏曲知识时,我忽然又想,文化若只是停留在记忆和保护中,肯定就失去了生命力的鲜活。文化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文明,才是文化在现实中的延伸。老街的居民们自觉遵守着不成文的规矩:不随意破坏古建筑,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老街的历史。这是对文明的遵从,是将文化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体现。坚守文明,意味着在时代的浪潮中,不随波逐流,始终守护内心的价值准则。让这些优秀的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影响更多的人。</p> <p class="ql-block">  从老街的一隅,我也联想到为人处世的道理。文化和文明不仅存在于古老的街巷中,更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准则。无论我们学识多丰富,才华多横溢,若不能谦虚待人,克己奉公,那顶多也就是个光鲜亮丽的文化人。所以,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是文明最基本的底线;而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坚守道德底线,不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事,则是文明的基本操守。</p><p class="ql-block"> 正义老街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文化与文明的真谛。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是践行文明准则,都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是摆渡人,既要承载文化的厚重,又要驶向文明的彼岸。就像昆山三宝之一的并蒂莲,既有污泥中坚守的高洁,又有向阳而生的蓬勃。就像新建的莲润楼建筑群一样,在这座千年古镇中表现出的那一抹特别的亮色。</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都能成为文化的传承者、文明的践行者,让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