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

南方火

<p class="ql-block">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一块红色石碑映入眼帘,上面刻着“东江纵队史”几个大字,旁边还有一些装饰性的文字图案,仿佛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东江纵队纪念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一位身着白色上衣和黑色长裙的女孩站在石雕墙前,她手持麦克风,神情专注,似乎正在向大家讲述着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石雕墙上的浮雕图案栩栩如生,记录着那些可歌可泣的战斗场景。</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墙壁上,“东江铁流”与“南粤旌旗”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它们在红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庄重而肃穆,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东江纵队之歌</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有一面墙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儿女如何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抗日保卫运动中。1937年,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起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这一段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更体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p> <p class="ql-block">墙上悬挂着多幅历史照片及文字说明,下方的玻璃展柜内陈列着相关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和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展示柜内陈列着多件武器装备,包括步枪和其他军事用品,这些装备在红墙背景下显得庄重而肃穆。它们见证了东江纵队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一个展示牌醒目地显示着“组建武装 亮剑东江”,旁边的文字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的发展情况及重要战役。这些文字和图片,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多幅历史照片展示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背景墙上的文字介绍了他们的事迹及贡献。墙上悬挂着红色横幅,上面印有关于他们生平的文字说明,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p> <p class="ql-block">详细记录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华南地区的兵力分布情况及其指挥官姓名等信息,并附带相关部队驻地标注。这些信息为我们研究东江纵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板上写着“第三单元 创建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地方组织通过统一战线工作建立抗日武装的历史过程。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展示牌上写着“东移受挫 重返敌后”,旁边有一块红色背景板介绍历史事件。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东江纵队在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展板详细讲述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在文字下方还附有一段英文翻译说明该地区的重要性与贡献。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不仅为东江纵队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更为整个华南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标题“血浓于水 共仇敌忾”下方的文字介绍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华侨和港澳同胞采取多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的历史贡献。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标题“挺进港九 虎穴营救”的文字讲述了香港沦陷期间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民开展游击战并成功救援被困人员的故事背景及重要意义。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东江纵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斗争、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秘密大营救;Section 3 Great Underground Rescue Operation;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日军大肆搜捕滞留香港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名人,为了安全营救这批民族精英,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指示东江人民抗日武装以及中共广东香港两地党组织廖承志领导下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秘密大营救行动。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东江纵队在营救民族精英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展示了一个关于东江抗日纵队成立与发展的展览板,上面详细介绍了1942年到1943年间的历史背景及重要事件;同时展示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在一个玻璃展柜内展出。这些资料为我们研究东江纵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第八部分北撤山东转战南北的文字展示板上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就和平建国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并最终达成《双十协定》,东江纵队主力于1948年冬转移到山东省解放区;其中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由东江北撤部队与中共浙南游击纵队一部会合,在浙江丽水地区建立新四军挺进师,而留在广东东部的纵队则继续坚持敌后的斗争,战胜困难重重;该展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依然坚持斗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贡献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北撤部队指战员抵达烟台后,在码头迎接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情景被记录下来,并附有一段文字介绍背景情况。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东江纵队在北撤过程中受到的热烈欢迎和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展示了北撤部队指挥员受到烟台市军民热烈欢迎的情景照片。这一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东江纵队在北撤过程中受到的热烈欢迎和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两幅铜雕作品展示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场景,“东江铁流南粤旌旗”字样醒目地刻在这组雕塑下方,表现了英勇战士们的形象及其奋斗精神。这些雕塑作品,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和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