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师摇篮:</p><p class="ql-block">蜀山这座江南古镇、南街这条明清老街与宜兴紫砂有着深厚的渊源,它是宜兴紫砂的发祥之地,又是紫砂等陶器销往世界的“水上陶路”的起点,更是哺育紫砂艺术巨匠大师成长的摇篮。</p><p class="ql-block">明初制壶四大家时朋之子时大彬,紫砂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式的大师,在蜀山开设“三友居”陶斋。</p><p class="ql-block">清嘉庆年间,蜀山南街一度被称“杨氏街”,杨彭年、宝年、凤年兄妹均是制壶名手,杨凤年更是史藉记载第一位紫砂女艺人。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曼生壶”名垂青史,历来鉴赏家所珍赏。</p><p class="ql-block">清代末年紫砂名匠黄玉麟学艺蜀山,终老蜀山。</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著名紫砂艺人有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冯桂林、李宝珍、陈光明、汪宝根等。其中李宝珍、汪宝根、范大生出生于蜀山南街或附近农村,俞国良晚年定居蜀山,陈光明自幼侨寓于蜀山,程寿珍在蜀山工作,冯桂林在蜀山学艺成名。</p><p class="ql-block">“紫砂七老”中,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出生成长在蜀山,任淦庭、王寅春、顾景舟、蒋蓉虽然不是生长于蜀山,但他们很早就长期从艺生活在蜀山古南街。他们是紫砂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对中国紫砂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当代出生于蜀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徐汉棠、徐秀棠、李昌鸿、顾绍培、鲍志强;学艺成才于蜀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汪寅仙、谭泉海、吕尧臣、周桂珍、曹亚麟;出生、成才于蜀山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有:何道洪、曹婉芬、季益顺、毛国强、吴鸣、徐达明。</p><p class="ql-block">从明、清到现当代,蜀山始终是紫砂艺术的中心,这里聚集了一大批紫砂艺人,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名匠大师,古南街是名副其实的大师摇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