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天涯的美篇(副本)

何河泛舟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1日午餐后,细雨如丝,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而我探索的脚步亦未曾停歇。刚惊叹于矮寨大桥的雄伟奇景,便驱车奔赴心心念念的边城茶峒古镇——此前虽多次计划前往,却因种种缘由未能成行。在我的想象中,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应是一处远离喧嚣、静谧悠然的古镇。尽管如今古镇声名远扬,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但我仍愿放慢脚步,沉下心去探寻它神秘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站是拉拉渡码头。这里停泊着一艘无动力渡船,可搭载二十余人。船上立着一块写有“湖南—重庆”的牌子,花垣河两岸横亘着一根铁缆,渡船通过活动铁环与铁缆相连。船夫手持带凹口的特制木棒卡住铁缆,凭借反复拉拽的力量驱动渡船前行,将两岸的乘客送往对岸。河面不宽,一趟行程仅需几分钟,船费也只需2元。岸边排满了慕名体验拉拉渡的游客,渡船几乎一刻不停地往返穿梭,船夫们轮流上阵,场面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我来到了界碑处。一块六边形的水泥界碑矗立在花垣河畔,这条河正是湘西与重庆洪安古镇的天然分界线。界碑上镌刻着“湖南 重庆 贵州 一脚踏三省”的字样,上方还立着一根柱状石碑,上书“中国边城茶峒——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纷纷在此驻足拍照、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茶峒那方“一脚踏三省”的界碑前完成打卡仪式后,我便循着青石板路匆匆赶往下一站。不远处的湘川公路桥静默伫立,这座始建于1936年的桥梁,作为湖南通往重庆的首座公路桥,承载着近九十年的岁月沧桑。踏上桥面,脚步与钢铁桥身共鸣,不过短短几分钟,便丈量完了这座横跨时空的通道。这奇妙的地理位置,仿佛赋予了我“朝食巴渝麻辣火锅,暮宿湘楚烟雨人家”的奇幻体验,实在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我花费20元,从白塔下的渡口乘坐拉拉渡登上了翠翠岛。岛上,一座倒扣书本造型的白色建筑首先映入眼帘。游客可从书本下方穿行而过,建筑两侧布满了《边城》的插画与摘抄。入口处左侧的墙壁上,一幅巨型壁画尤为醒目,画中沈从文伏案疾书,旁边题写着“边城”二字。穿过书本下方,便来到了翠翠的雕像前。这座翠翠雕像由黄永玉与许鸿飞于2005年携手创作完成,采用汉白玉雕琢而成,高达9米。雕像中的翠翠目光深邃,凝视着滔滔远去的碧波,仿佛在痴痴等待着驾船远行的爱人傩送归来。这座雕像不仅是边城精神的象征,生动诉说着边城故事,传递着边城的美好,更为当地文旅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p> <p class="ql-block">  短短两天时间,我看不尽这里的美景,玩不够这里的独特风情,也尝不够这里的特色美食。边城茶峒,期待与你下次再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