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北岛的自然景观

地理侠

新西兰北岛的主要景点分布<div><br></div><div>新西兰四面环海,地理位置独特,加上地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之处,火山地热丰富,地形地貌复杂,类型多样,自然景观非常美。但是南岛比北岛面积更大,海拔更高,冰川湖泊多,自然美景比北岛更多。北岛的自然美景以火山地貌、海岸奇观、森林秘境和地热喷泉为主。2025年3月我们从广州经香港飞到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3月12日开启北岛旅行。<br></div> 北岛地形图:北岛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丘陵分布最广(占全岛面积40%),山地集中在中东部(占18%),平原面积仅占8%且多分布于沿海。河流短小湍急,最大河流为怀卡托河,最大湖泊是陶波湖,因火山活动而形成。 新西兰北岛地形以丘陵和火山高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平均海拔400-700米,随处可见这种起伏和缓的丘陵。 丘陵环绕的盆地 我们从奥克兰到北岛怀卡托地区的霍比特人村,历经2个小时车程‌,一路欣赏北岛的乡村美景。 途中我们看见新西兰北岛最大河——怀卡托河,该河全长425公里,流域面积达14,260平方公里,约占北岛总面积的12%‌。 新西兰几乎没有什么重工业,很少看见高烟囱的工厂,听导游讲对岸烟囱可能是个发电厂,但是周围的空气很好,烟囱没有排放黑烟。 怀卡托河发源于北岛中部的‌陶波湖‌(新西兰最大湖泊),径流量大,水流平稳,最终注入塔斯曼海。 河边树木葱绿,风景优美。 途经北岛的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这是位于怀卡托地区的一个石灰岩溶洞。 ‌北岛萤火虫洞的创始人是当地毛利族族长塔·帝努老和一位英国测量师法兰德‌。他们在1887年首次进入萤火虫洞,并使用亚麻秆做成竹筏,用蜡烛照明,沿小溪向洞底进发,发现了无数闪亮的光点映在水面上,还有三层钟乳石‌。 我们穿过一片茂密的雨林,进入神秘的萤火虫洞。 这个区域由三个独特的溶洞组成:怀托摩萤火虫洞、鲁阿库利洞和阿拉奴伊洞。地面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大约3000万年前,怀托摩地区被海水淹没,后来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地表,被地下水侵蚀形成石灰岩溶洞。当地的毛利人早已知晓这些岩洞的秘密。直到1887年,英国测量家法兰德‌说服了酋长塔·帝努老进行探测,才找到了比较容易进入的路径。1889年,这些洞穴正式开放供人们观光。直到现在经营这个萤火虫洞的老板依然是毛利族酋长塔·帝努老的后裔。 地下暗河流出地面形成清澈的小河。 该地区共有100多个洞穴,目前仅开放9个供游客探险。这些洞穴是新西兰北岛令人难忘的奇景之一,洞穴上下均有通口,吸引了许多昆虫入内繁殖。 我们乘坐小舟在萤火虫洞中穿行,仿佛在银河系中穿梭。全程45分钟,船上游览约15分钟。为了保护萤火虫,洞内不允许拍照。 为了弥补遗憾,从网上找了一张图片。萤火虫吸附在洞顶,发出隐隐的弱光,像满天星斗般攀附在岩洞深处。我小时候在乡下玩,见过萤火虫,而且贵州、云南、广西等各地区都有很独特的石灰岩溶洞,所以对于这样的溶洞并不感觉惊奇。(此图来自网络) 萤火虫吐出白色的粘丝垂挂,如蜘蛛吐丝。(此图来自网络) 在途中的一处加油站看见这个硕大的苹果标志,知道这里是优质苹果的产区。 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水果。红红的苹果压弯了枝条。 乡村小商店有很多新鲜的水果售卖。 新西兰畜牧业发达,到处可见放牧的牛羊。 3月份正值新西兰的秋季,草木枯黄。 丘陵山坡上人工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红松是适宜新西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针叶林。 整齐的农田防护林 罗托鲁瓦镇的教堂 罗托鲁瓦镇位于新西兰北岛中北部,坐落于罗托鲁瓦湖南畔,距奥克兰(Auckland)市221公里,这里是毛利人聚居区,总人口54700人。 小镇的儿童娱乐设施 美食餐车 罗托鲁瓦有13个湖,这是最大的一个,面积达79.8平方公里,湖水碧绿清澈。 罗托鲁瓦湖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大约20万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后,地面坍塌,形成了宽16公里的圆形火山口,然后地下水和雨水汇集,最终形成了罗托鲁瓦湖。 由于地热活动,湖边时常有蒸汽云漂浮,湖水呈现出神奇的绿蓝色,这是由于湖水中硫磺含量较高的原因。 湖滨海鸥成群。新西兰动物的数量比人多,当地人从来不会伤害野生动物,相反还会善意的关爱、保护野生动物,所以海鸥、小鸟、甚至海豹等等,都喜欢靠近人群,与人同乐。 成群结队的海鸥的湖边漫步。 孩子与海鸥相互追逐。 呆萌可爱的海鸥 湖里的野鸭 湖水清澈透明,湖中有成群的鳟鱼。 湖边的黑天鹅 黑天鹅也喜欢接近人,喜欢美女给它们拍美照。 夕阳下黑天鹅孤芳自赏,为自己美丽的倩影而陶醉。 我们在湖边草地看见一只从没见过的黑毛野鸡,大长腿、大脚丫,红色鸡冠,很漂亮。 这黑毛野鸡身姿高傲挺拔,好似鸡中模特。 湖滨游船码头 水上直升飞机 名人雕塑柱 罗托鲁瓦虽然人口数量仅有5万多人,但小镇的基础设施完善,这是市政办公大楼,有英式建筑和园林。 市政中心广场 宽大的草坪和花园 市政广场的花坛 市政广场也是市民休憩的地方 广场周围树木葱绿 小镇独特的绿化树 市政大楼附近有个温泉水池:罗托鲁瓦地处火山多发区,这里遍布热泉、硫磺湖和沸腾的泥浆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被誉为“地狱之门”。 罗托鲁瓦温泉水池。“罗托鲁阿”在毛利语里是“火山口湖”的意思,几千年前,罗托鲁阿的一场火山爆发,形成了奇特的火山地热景观。 法卡雷瓦红木森林(Whakarewarewa Forest),这片森林距离罗托鲁瓦3公里左右。 红木森林创建于1901年,是新西兰移民从其他地区引种的树木,目的是为了测试什么样的树种更适合在新西兰进行大规模的商业种植。这片森林主要树种是从美国加州引进的红杉树,所以被称为红木森林,树姿雄伟,四季常绿。 加州红杉原生长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树木之一,高度可达110米以上,胸径可达8米,树皮呈红褐色,有裂缝,树皮厚度在15-25厘米之间。木材优质,耐腐朽、耐火,抗虫害能力强。 加州红杉的生长速度较快,寿命极长,树龄2000-3000年,个别树龄超过5000年。红杉树是优质木材,主要用于家具制造,目前新西兰木材出口量在全球市场中占17%,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出口国,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国。 最为奇特的是这株“七姐妹”树,一颗树根长出了七个树干,每个枝干都独立生长,令人惊叹不已。 红木森林里还种植有新西兰独有银蕨,这种植物看上去像"树",高大挺拔,有的可达15米之高。但实际上它是多年生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根茎较长,叶呈羽状,叶背面呈银色。<div><br></div><div>毛利人用银蕨树来制作栅栏和家具,银蕨树的木髓和嫩蕨叶可用于烹饪,也可入药,用于疔疮、切伤和腹泻的治疗。<br></div> 银蕨属桫椤科,是中生代的孑遗植物,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活化石,已有1.8亿年历史。其叶背银色光泽源于特殊细胞结构,幼叶螺旋状生长,被称为“初露”(Koru),象征生命的循环与回归。 银蕨(Cyathea dealbata)是新西兰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符号之一,广泛出现在国徽、货币、护照、航空标识及橄榄球队徽等国家形象载体中。其叶片正面为绿色,背面呈银色,夜间可反射星光或月光,在毛利人传说里,银蕨原来是生长在海洋里的生物,后来祖先把它们请到新西兰森林里,称其为“指引归途的明灯”。 胡卡瀑布(Huka Falls)位于北岛的陶波市附近,是怀卡托河上游的自然景观。瀑布由12米高的河道断层冲泻而下,每秒流量达到230吨,水珠似帘,泡沫胜雪,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景区指示牌 瀑布由新西兰最长河流怀卡托河形成,河水从陶波湖流出,经火山岩溪谷后在此处骤然变窄,形成12米高的断层,河水沿着断层冲泄而下,因水流冲击产生的泡沫而得名“Huka”。其实在我们眼里,这12米高的落差都不算什么瀑布,应该叫“跌水”,不过这跌水瀑布的水量、水质、流速很特别。 胡卡瀑布虽然落差不大,但是流量很大,每秒径流达230吨,水流从12米高处冲泻而下,产生白色的泡沫状激流。 胡卡瀑布水流踹急,按常理应该是携带大量泥沙石块,水流浑浊呈土黄色。但是这里的河水呈晶莹剔透的淡蓝色,像冰晶翡翠一样纯净。对于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有两种解释:<div><br></div><div><b>原因一:</b>怀卡托河水流经火山岩溪谷时,携带了大量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微粒及矿物质,这些悬浮物在阳光照射下,强烈反射太阳光中的蓝光波段,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波,形成类似普卡基湖的“奶蓝色”视觉效果。<br></div><div><br></div><div><b>原因二:</b>河水从陶波湖流出后经过火山岩层长期过滤,水质异常纯净,高纯度水体对红光吸收性强,而对蓝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显著增强,进一步强化了蓝色的呈现。正如纯净的大海呈蔚蓝色。<br></div> 胡卡瀑布晶莹剔透的淡蓝色水体。 陶波湖(Lake Taupo )是新西兰最大的湖泊,位于北岛中部的火山高原上,面积616平方千米。 湖面海拔356米,最深点186米,湖流域面积3,487平方千米。 陶波湖是淡水外流湖,湖水由汤加里罗河等7条河流汇集而成,经东北端的怀卡托河排出。 新西兰陶波湖的形成源于大规模火山活动,约26500年前,新西兰北岛中部发生一次超级火山喷发,喷出约1170立方千米的火山物质,导致周边数百平方公里区域地层塌陷,形成直径约30公里的巨型火山口。火山喷发后,塌陷的火山口逐渐汇集雨水、融雪及地表径流,形成原始湖泊,怀卡托河等河流向胡泊持续注入淡水,加之当地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最终形成面积达616平方千米的新西兰第一大淡水湖。 湖边露营的帐篷 附近的地热发电站 盾形火山:至今陶波湖周围仍保留火山地质构造,如地热温泉和火山岩、盾形火山锥等。<div><br></div><div><b>总之,</b>在新西兰北岛旅游,虽然自然景观不如南岛的冰川湖泊那么惊艳,但是你满眼所见皆是山川河海,动物植物也都是自然生成,这里的城市和乡镇规模都很小,没有高大上的人为工程,但是这里的自然景观因孤独的岛屿而与众不同,这里的山川河湖因地广人稀的优势而浑然天成。<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1><b>备注:本篇游记除了两幅地图和两幅萤火虫洞内的照片,其余均为本人旅游拍摄。</b></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