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采访者:杨三玮</p><p class="ql-block"> 我年轻时不是这里的人,因为看不惯当时的很多东西,爱说实话,就被批斗,心想天天这样也不是个办法,走吧!脱离本地,我就来到了秦镇,可以说人离乡贱,来后和很多人吵过架;我一直在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的世界观,但为了维护尊严,必要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之后和很多人为了减少磨蹭,我就去了周佛路,公社的大拖拉机在西门外等待着我们,大家先把架子车竖起来放在车上,人就在车子中间站着,周围用绳子攀上、由于我来的迟了,我村李生春老汉说,“娃!下来吧,这危险,你和叔一起走吧”当时我一只脚在车上,一只脚在半空,回身一看;仰头一看,哎!算了吧,还是和我叔走吧;当时心想,我还能走不过你个老汉列,走!我的妈呀,老汉看起来有内功,他真是把我日倒了,把我简直走日它了,到了黑河边,天就快黑了,我说叔你先走,我实在走不动了,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直打哆嗦,老汉听后没有劝我就过河了,那时黑河没有桥,是就地取材,就由好多大石头组合当“桥”用,形成不规则的“桥面”一会跳上这个大石头、一会儿再跳上那个大石头,就这样过河,水还冷怂冷怂的大;我一看不敢过了,不远的地方有个菜园子,还有一个小房房,里面的油灯亮着,炕上坐了一个老人,我说明了来意,那个大叔就收留了我一夜,第二天一早我就过河了,中午后才走到周至马召集合,那时山上的路也基本上通了,拖拉机一下把我们拉到了秦岭梁上,任涛时任秦渡营领导,胡崇智,身材魁梧不管干啥都和我们在一起,从来没有当官的架子,也很能干,虽然说话粗一点,但人不错,有一次避石头,我跑到庞光营,晚上没有回来,把胡崇智吓的不敢睡觉,万一出了啥事,怎么办?胡崇智本来就有点结巴"夜,夜不归宿,目,目无组织,擅,擅离职守",把我美美的教训了一顿,还开了批判会,因为一夜没有回来就有可能出事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涝店有次放炮,有一个两立方大的石头飞过山头,直奔我们灶房从顶上砸了下来,就落在铁锅旁边,还好一锅饭没事,可石头把旁边的地面砸了有二尺深的坑,当时伙夫还在旁边,你说这有多大的命?后来大石头也没有办法移出去,就一直在锅旁边,直到我们拔营回家都在。</p><p class="ql-block"> 有次故意出洋像,点炮时说,等一哈、别急、让我先抽袋旱烟,把大伙笑的前仰后合,是壮胆也罢,是出洋像也罢,因为年轻人抽旱烟,确实有点滑稽,所以也就成了工地上的笑谈,为此丢了不少烟袋,大家看着好玩,就藏起来了,到现在都能想起在草堂寺上小学时,让我老师把我的旱烟袋收了几个。</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刮的是政治风,晚上山上的灯明晃晃的,我们晚上需要清理白天打的渣,然后弃到河道里,让水冲走,必须给第二天清出一条路来,我也当过木匠,拉大锯,我到现在还有一个铁锨把,就是修周佛路那年,我自己给自己在山上做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山上也没个电影,电视,更别说手机,有次我、高三会、付永杰、回来晚了伙夫大叔还给我们几个留了些饭,现在想起都感动。回到工棚,秦一的路东海,花园的付永杰正讲着黄段子,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听,把我们都能笑死了,一个个前仰后合;闲时我用琵琶木做了两个枕头,大家都抢着枕,因为枕头的气味很香,听说扶托张建超还有一个,另外一个不知了去向;我们出山时已到了五六月份了,我们的身上还穿着棉袄,出了山,山下人全穿的单衣,我们长头发、花脸、烂棉袄、路过的人都回头笑我们以为见到了丐帮……。</p><p class="ql-block"> 山里面白天也很凉快,昼夜温差不是太大。山上面一刮风就很冷,见云就是雨,晚上打钎我们都穿的是棉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加上石沫子,棉袄背上硬的和铠甲一样;由于老虎排都是从各村挑上来的精英,一个个不但长的帅,手脚而且也很麻利, 梁万生是我们的司号员,山头上一站还真威风。</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不久我被分配到了西安解放饭店,一干就是几年,后被铁市长看上又被分到了市建设部门直到退休。</p><p class="ql-block">杨忠堂当时任连长,王唯新任连长,张季敏任技术员,高云龙连长、单雨森排长、张吉余炮手、梁万生司号员,田玉坊卫生员。</p><p class="ql-block">参与的人员有:</p><p class="ql-block">薛学习、薛智峰、薛益群、郭师娃、任海青、薛建中、张振堂、张毛学、张武生、刘军绳、李二牛、廖向明、徐怀学、杨三玮、李庆善、程会民。</p><p class="ql-block">整理:单晓莉</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2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单晓莉,笔名惊蛰、西门踏雪。古诗词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秦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仁智文苑》社长,主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陕西诗刊》《咸阳诗刊》《三原诗刊》《秦风诗刊》以及各大网络公众号平台。</p><p class="ql-block">工地图片来自于周至"0702"博物馆,自媒体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立马删除。</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