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五十周年😄师生再相会 ‍一清华大学114周年校庆与 ‍有五班入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

李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校庆是清华人共同的节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母校永远是校友们温暖的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欢迎广大校友回家!</b></p> <p class="ql-block"><b>清华大学的校庆日为‌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2025年校庆日为4月27日(114周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纪念入校五十年,同学相聚清华园 】</b></p><p class="ql-block"><b>焦老师1975—1979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四年。今逢清华114周年校庆,又是入校50周年的纪念,老同学相约返校参加清华的114周年校庆活动,机会十分珍贵,心情格外激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腔报国志,两代清华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强天行健,共筑中国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大学化工系在“英士楼”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欢迎校友的巨幅标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4月25日外地来京的同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入住清华附近的“西郊宾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有五班入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安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5日,外地同学“北京西郊宾馆”报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6日,同学聚会座谈、给老师集体祝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7日,全天参加学校的114周年校庆活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大学有五班入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现场录音😄录像直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现场录音😄录像直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现场录音😄录像直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现场录音😄录像直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向各位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送上深情的祝福与衷心的感谢!</b></p> <p class="ql-block"><b>【 清华大学紫色的含义 】清华大学紫色的含义源于其历史文化与精神传承,既象征中西文化的交融,也代表坚韧进取的品格,同时作为校园视觉符号凝聚师生情感。这一色彩贯穿于办学理念、校园标识及精神激励之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大学的校庆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为‌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5年114周年校庆日,为4月27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5年4月27日,早晨6点45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将在中央主楼前广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举行校庆日升国旗仪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园专属的紫色自行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学校专门安排接送的专车</b></p> <p class="ql-block"><b>【 英士楼 】新的化工系大楼,在美术学院北边,工物馆东边,从东门(主校门)进去比较近,进去后一直走到主楼前面,往右拐,穿过主楼的连廊后再左拐,往前走大概250米再右拐,英士楼是在化工电大楼群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校长邱勇代表学校向校友和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现场录音😄录像直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参观学校的新、老图书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十年前的“五朵金花”</b></p> <p class="ql-block"><b>清华图书馆最美的窗口之一是老馆的窗口‌。老馆建于1919年,古典氛围浓厚。每个季节窗外都有不同的风景,夏日葱茏、雨季朦胧,深秋季节,窗外的火红、半绿、橙染的藤叶和镀金的银杏叶层层叠叠,美得令人词穷……</b></p> <p class="ql-block"><b>【 清华大学校徽 】是清华大学使用的标志,是大学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具象体现,由三个带有装饰性的同心圆环所组成,色彩为紫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全体同学齐唱“清华大学校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清华大学校歌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现场录音😄录像直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遘此春景,既茂且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校庆是清华人共同的节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母校永远是校友们温暖的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水木清华,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四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百年清华,自强永不息,再铸新辉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强的清华人永远奋进在改革道路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华大学114周年校庆献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校党委书记 邱勇 校长 李路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月的清华园,水木滋荣、气象万千。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4岁生日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向海内外广大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全国教育大会铺展开建设教育强国的壮美图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奋发作为、持续突破,在发展中谋划推进新的改革,一起经历了一个个难忘动人的清华时刻,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4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回信,高度评价了他回国二十年来在清华倾心育人、潜心学术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的崇高精神。清华园是人才干事创业的乐土热土。过去一年,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53个院系编制了2030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高华健、陈德亮、李菂、弗拉基米尔·马克维奇、深谷贤治等世界级人才全职加盟。尼古拉·莱舍提金教授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名教师入选学校第三批文科资深教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4年6月24日,薛其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清华牵头的9个项目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其中一等奖2项,居全国高校首位,交出了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最新答卷。清华园是创新创造活力迸发的学术高地。过去一年,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自然》《科学》正刊论文25篇,位列全国高校首位、全球大学第六位。研制出全球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让机器视觉计算如虎添翼。研发了国际上首款大规模通用智能光计算芯片“太极”,开辟智算解决方案的新赛道。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问世,让脑神经细胞全景式动态成像成为现实。成功发射全球首颗中轨天基网络卫星,智慧天网创新工程迈出关键第一步。拉格朗日填充分类问题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引领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系列丛书,承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古典智慧与数智时代”分论坛,清华文科的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4年8月14日,新入学本科生在开学第一天就全部配备上清华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成长助手“清小搭”。清华园是青年学子筑梦追梦、成长成才的地方。过去一年,成立笃实书院、至善书院,推进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推出192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试点课程,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首次编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建好思政“金课”,200多所高校的100多万同学在云端与清华学生同上“形势与政策”课。开展“我愿以身许国 投身复兴伟业”主题教育活动,纪念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完成第一百场公演,粤语版在香港上演。弘扬“无体育,不清华”精神,田径队实现首都高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十五连冠”,男篮获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总冠军。营造“有美育,更清华”环境,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2项,艺术博物馆获评2024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形成“爱劳动,最清华”氛围,全年近3万人次学生参与劳动岗位锻炼。2024届毕业生赴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较上年增长16.5%,新一代清华人满怀豪情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4年9月12日,清华大学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清华始终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使命。过去一年,加快推动校地合作研究院转型发展,高效高可靠高性价比的气动式波浪能发电成套装备等一批重大成果成功转移转化。圆满完成第九届亚冬会会徽、吉祥物、主火炬塔与色彩系统等设计任务。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一期交付使用。与海淀区携手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积极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4年11月,清华大学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签署“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项目”合作备忘录,被纳入习近平主席对巴西国事访问成果。清华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一年,全校师生因公出国出境交流同比增长25%,其中学生以10395人次创历史新高。设立国际交流中心,完善海外基地(中心)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大学联盟发展。持续办好世界和平论坛、世界卫生健康论坛等高层次平台。承办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引领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2024年11月27日,清华牵头7所高校组成的大陆高校师生访问团抵达台湾,展开九天八夜的参访活动。在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中,汇聚起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的青春力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4年12月24日,学校召开全校党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清华园是党的旗帜高高飘扬的坚强阵地。过去一年,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统筹推进学党纪、转作风、抓整改、促发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落细落实,校领导班子带头严格执行、公开承诺践诺。首次组织全校600余名中层干部和全体校领导在中央党校集中封闭一周,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校党员集中培训质效双升,理论武装更深更实。守牢宣传思想阵地,针对“清华80%毕业生出国”等涉校谣言持续推出辟谣文章,开展“归国清华人”系列宣传报道,让清华好故事传得更开更广。全校各级党组织坚持严的标准、锤炼实的作风,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政协同更加有力,校园氛围更加风清气正,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振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4年12月31日,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清华大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清华园里永远吹改革的春风。过去一年,深入推进“思政实践”课建设、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考试招生体制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职工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深化机构改革,成立独立的采购管理中心、国内合作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科学博物馆等机构。完善学科布局,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独立设置外国语言文学系。制定实施《关于服务金融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重构清华医学体系,在北京市支持下规划建设医学园区,清华医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走过114年风雨历程的清华正处在加快发展、大有作为的最好时期,全校师生正意气风发开启新的十年征程。我们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永远奋进在改革道路上,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校庆是清华人共同的节日,母校永远是校友们温暖的家,欢迎广大校友回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