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名胜之古城门

零点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襄阳古城四面环水,城墙高筑,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各方向都建有高大的城楼,襄阳历史上建有六座城门。随着历史变迁,东、南、西三方向的城门已不复存在,现有幸保存北边的三个城门。分别是小北门①、大北门②和长门③。</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小北门</b></p> <h1>  小北门,正名临汉门(在城楼北侧写着)。顾名思义面临汉江。李白在《襄阳歌》写道“遥望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临小北门观汉江,看水面潋滟,万里浮绿波,江浪绕城而南去,远山绿黛美不胜收。小北门内侧匾额上书“北门锁钥”也反映了古城在历代发挥的军事重镇作用。</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大北门</b></p> <h1>  大北门,正名拱宸门。这个名词是中国古代北门的专用词,如北宋汴梁北门就叫做拱宸门,可见此处城门在古代才被认为真正的北门。所谓“宸”,本意是北极星,后代指帝王所居住地。中国以北为尊,“拱宸”意指保卫帝京,放在普通城市作为城门有顺从效忠之意。</h1><h1>  为什么小北门大,位置更加重要,但依然不算正北门的原因。首先得承认小北门,昭明台,南门在一条直线上,位于襄阳城的中轴线。但大北门内的古治街,荆州街历代都是抚治都御史衙门所在地,是州府最高长官工作地,拥有独一无二的政治地理位置。所以大北门虽然小,但因为是官府重地,所以成为了“拱宸门”。</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长门</b></p> <h1>  长门,正名震华门,这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城门,因为此门长近百米,俗称长门。震华门内有四个大字“威震华夏”。不要小看这个四个字,这是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冠以这个称号的英雄,关羽。因为长门与关羽镇守襄阳“水淹七军”的英勇事迹有关,所以也是襄阳有别于其他城市,最具特色的一个城门。</h1> <h1>  由于小北门位于襄阳古城的中轴线上,外地游客常常见到的只是临汉门。而大北门和长门包含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值得游览参观。</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期待您的美评,感动您的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