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书”的年代:十五六岁的我与一群老知青的求知之旅

LJG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那时我才十五六岁,从小学五年级(大约13岁)起,就因为后来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而被迫停学。在那个年代,除了特定人的著作和一些官方文件外,其他几乎所有书都被打成“毒草”,统统封禁了。</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哥哥属于“老三届”(68届初中应届毕业生),比我大两岁。那时他住校,很快就要随学校去农村插队落户。他非常爱读书,我也受他影响,早早对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们身处一个人人谈“读书”色变的环境里,却偏偏越想知道“毒草”到底是什么。</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们悄悄溜进了学校封闭的图书馆书库,那是我们第一次“窃书”。用鲁迅先生笔下孔的话来说,“窃书”是读书人的事,不谓偷!聊以自慰。当时的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排解生活的空虚寂寥,也偷偷满足那种心底的求知渴望。</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后来随哥哥到了农村,带去的几本书很快就看完了。哥哥的一个同队知青黄哥是个高干子弟,他父亲是社会学方面研究所的领导。他虽然出身“红色”高干子弟,但由于父母同时又是当时知识分子,在那些父母是贫苦工农高干子弟成群的学校中反倒不太受欢迎,不认同他的家庭出生,便和妹妹(我哥哥的同班同学)一起来到了农村。</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黄哥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家庭影响,也热爱读书。每次回成都探亲,我们几个人就住在他家。晚上打着手电筒,悄悄去哲学研究所的书库“淘书”。那时候,能从成堆的“毒草”中挖到黑格尔、康德、叔本华之类的哲学著作,简直像发现了宝藏。</b></h1> <h1><b>视频</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拿回到知青点后,点煤油灯或打手电筒,一群人围在一起读书、讨论、争辩,知青点从此变得热闹起来。</b></h1> <h1><b>视频</b></h1> <h1><b>视频</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围坐在一起,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被视为“禁书”的哲学著作。黑格尔、康德、叔本华的思想,如同来自异域的星光,照亮了知青的精神世界。</b></h1> <h1><b>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外界环境的恶劣无法阻止他们对真理的探寻,精神世界的自由成为了最后的堡垒。哲学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轨迹,更促进了我们对生活、意义和自由的深刻理解。它让你们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知青们读进去了哲学,也改变了整个人生轨迹。 </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记得有一位知青,家境非常好,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却因为深受哲学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生意义和自由的思考,后来选择了一辈子不结婚。他不是什么苦行僧,也不怨世事,就是那种真正内心通透的人,活得清醒也自洽。</b></h1><h1><br></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段经历也反映了那一代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在历史的夹缝中,他们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而是通过知识武装自己,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恢复高考后,许多人凭借着曾经的积累,成功升学,命运因此改变,人生从此焕发新的光彩。这是知识的力量,也是坚持的胜利。</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批“老三届”的人,后来在恢复高考后,大多数都考上了大学,有的成了大学老师,有的成了高级工程师。还有一位徐哥,连大学都没读,就被国家级社会研究机构直接录为研究生,后来成了中国社会学著名的学者。</b></h1><h1><br></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也深受他们的影响。可以说,那些在手电筒下翻书的夜晚,不只是我们的青春记忆,更点亮了我后来走的路。</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这段回忆如同一幅黑白照片,在泛黄的光影中,浮现出那个特殊年代的求知图景。</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从书本中汲取力量的经历,如同一颗深埋心中的种子,将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生根发芽,成为永恒的。</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