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探秘之星】云南建水的古桥

刘霞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呢称:刘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美篇号:109083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云南建水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建水县曾作为南诏、大理和元朝等多个朝代的建都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水县在历史上是滇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多次担任建都之地。如今,建水古城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许多古建筑和文物遗迹。其中,文庙、双龙桥、指林寺、朱家花园、古窑址和朝阳楼等都是云南省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建水的泸河上有十座古桥,我们开车去寻找这些十座古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水有很多古桥,这些古桥历史悠久,保留完整,毎个古桥都有它的故事。这是建水古桥中最有名的双龙桥,也是我国十大名桥之一。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 “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桥上的楼阁过道可以休息,乘凉,闭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条河称泸江,据说河上有十座古桥,毎一座年代悠久,这座桥叫乡会桥,乡会桥为三孔石拱桥,建造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主桥长30米,东西两端引桥各长25.3米,桥廊长和桥面宽均为7米。桥面由名为“文星阁”的主楼阁和次楼阁完全覆盖,为建水地区唯一的风雨廊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缘桥,横跨于泸江河上,为三孔百拱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为三孔石桥,跨河43米,正中建有二屋重檐亭阁一座,覆以八角赞尖顶。底层为桥面通道,南北引桥为石板铺砌的高坡,各向东西方向屈曲,形成一个横写的“S”型,犹如游龙一般,即将弹身飞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龙桥:龙桥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6年),民国年间重修、坐西朝东,横跨泸江河南北两岸,整座桥形制呈“S”形,北桥墩延申又复加一孔,主桥为三孔,中间一孔拱高5米、宽4.8米,其他三孔拱高4米余,宽4.8米。桥长48米,南北引桥总计长67米。见龙桥是研究古代桥梁的重要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汤伍桥:汤伍桥建于清代,具体建造时间暂无确切记载,从清代至今,一直是汤伍村民的重要通道。汤伍桥是一座5拱石桥,桥身简洁,有矮及脚踝的斑驳桥栏,桥两端有抱鼓石装饰,造型朴素雅致,五孔造型配合一个个分水尖,能有效减缓水流对桥身的冲击。汤伍桥虽没有华丽的装饰和宏大的规模,但它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岁月沧桑,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的生活变迁,是建水古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简易的石板桥不知是叫什么名字,但是它稳稳的在这条河上待了不知道多少年。河水从石板之间的缝隙流过,形成小小的浪花。遗憾的是没有走到桥上去照几张照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