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前的人喜欢用“内向和外向”来判断一个人,但并不否定内向的人也有开怀的一面,外向的人也有沉静的一面,所以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用”好人和坏人“来区分,就会遇到麻烦,因为一旦定性,就没法再说好人也有不堪的一面,坏人也有值得学习的一面了。即便有人为坏人翻案,说“坏人也有仁慈的一面,比如对他自己的子女就很慈祥”,也不具有说服力。后来有人引进“感性和理性”来分类,就像用星座代替血型来判断人,痴迷于一群人的共性,而忽略同一群人中人与人之间的巨大的差异,所以自然也是不准确的。同一星座的人千千万,每个个体都不同,只提那可怜的一点点儿共性,又有什么意义呢?不是一个星座的人,就没有共性吗?所以,星座的游戏饭桌上玩玩也就罢了,真把它们当做生活的指南就是傻子了。现在又有“社牛社恐”,“i人e人”的分类,其实也就是原来的“内向与外向”,换个词挂在嘴上显得自己时尚罢了,真的很无聊的。有时候显摆自己知识多,反倒露出自己的无脑来。</p><p class="ql-block"> 这都还是小事。</p><p class="ql-block"> 有信命的就有算命的,有愚人就有愚弄别人的人。</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说:无论古今,谁都知道,一个男人有许多女人,一味纵欲,后来是不但天天喝三鞭酒也无效,简直非“寿(?)终正寝”不可的。可是我们古人有一个大奇想,是靠了“御女”,反可以成仙,例子是彭祖有多少女人而活到几百岁。这方法和炼金术一同流行过,古代书目上还剩着各种的书名。不过实际上大约还是到底不行罢,现在似乎再没有什么人们相信了,这对于喜欢渔色的英雄,真是不幸得很。</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没有想到,一百年后还有人相信的,前几年还有打着修炼的旗帜的骗子,女信徒为了增长功力争着和他睡觉呢。</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说:“然而还有一种小奇想。那就是哼的一声,鼻孔里放出一道白光,无论路的远近,将仇人或敌人杀掉。白光可又回来了,摸不着是谁杀的,既然杀了人,又没有麻烦,多么舒适自在。”</p><p class="ql-block"> 哼的一声鼻孔里放出一道白光,古装剧里还有,生活中没人相信了。但类似的玩意儿并没有绝迹,比如“隔山打牛”,“瓶中移物”,时不时还有人玩儿弄一下。</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说:“然而又还有一种小奇想。这回不用一道白光了,要用几回启事,几封匿名的信件,几篇化名的文章,使仇头落地,而血点一些也不会溅着自己的洋房和洋服。并且映带之下,使自己成名获利。”</p><p class="ql-block"> “匿名信”的把戏前些年还有人用,不管最后调查出是真是假,先恶心你一年半载的。</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说:“狂赌救国,纵欲成仙,袖手杀敌,造谣买田,倘有人要编续《龙文鞭影》的,我以为不妨添上这四句。”</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我们许多人都没看过。</p><p class="ql-block"> 我本来是说人的分类的,想着想着就离题万里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