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2日上午,北京化工大学老教授协会和离退休党员共同组织了参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首先参观的是中国医学史展厅。</p><p class="ql-block">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展现在我们面前,加之专业人士的讲解,让我们感悟中国医药史的恢宏与深邃。</p> <p class="ql-block">医学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医、巫分离,医成为独立发展的自然科学。</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记载疾病。</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农学、算学、天文学已形成独立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也初步形成。</p> <p class="ql-block">华佗创制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是最早使用麻醉剂施行剖腹手术的医学家。</p> <p class="ql-block">张仲景著书《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早的专科著作和综合性全书,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针灸铜人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研药的器具。</p> <p class="ql-block">研药图</p> <p class="ql-block">道教炼丹术客观上促进了制药化学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中医药发展。</p> <p class="ql-block">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除贡献临床经验、医学理论,还将“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的医德修养纳入著作。</p> <p class="ql-block">医学理论的深入发展。</p> <p class="ql-block">中医各科的形成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药圣李时珍,积近30年之力,编撰成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中医药学发展到成熟阶段。</p> <p class="ql-block">清代圆药柜</p> <p class="ql-block">随着西方科技的日益兴盛,西医大量传入,医学界出现了沟通中西医学的尝试。</p> <p class="ql-block">名医积累了经验,丰富了祖国医学。</p> <p class="ql-block">药店</p> <p class="ql-block">进入中药综合展厅,可看到药用植物标本、动物标本、矿物标本,珍稀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馆藏药品,分门别类陈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人参</p> <p class="ql-block">灵芝: 中国神话故事里能“起死回生”的“神药”,其药用价值确实有调节人体机能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的作用。野生灵芝是珍贵稀有的中药材。</p> <p class="ql-block">矿物药</p> <p class="ql-block">植物药标本</p> <p class="ql-block">外来中药</p> <p class="ql-block">沉香</p> <p class="ql-block">药用动物标本</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近距离观察不同药材的形态特征,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