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2(4)

孙建克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oet348"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2(3)</a></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中国人物画追踪(4)</b></p><p class="ql-block">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提倡水墨画,抬出王维。他在这其中有一方面的功绩,那就是开了我国绘画诗画结合之风气,所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p><p class="ql-block"> 这是苏东坡的发现,但副作用不能小视。因举王维为例,正好提倡王维的消闲性诗风,这更给隐士山水画鼓气;他还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对于“意境论”绘画在某种条件下的变形确实是一个创见性的提法,但是对“典型论”现实主义的人物画而言,影响很坏。</p><p class="ql-block"> 人物画若不求形似,怎能达到写某人像某人,还能算是画人物画吗?苏东坡上述的认识对于人物画而言,等于雪上加霜。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苏东坡则“画倒九代之衰”(指人物画),不仅倒衰了一个唐代,而且一直衰到了现在。</p><p class="ql-block"> 宋亡元立。元朝虽一统江山,但因元统治者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汉人被歧视,没有自由,和魏晋时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读书人不仅得不到官做,也怕做官;唯两条出路,一条去做隐士,另一条只得流落民间为工匠混饭吃。</p><p class="ql-block"> 所以元朝的四大画家全为隐士。黄公望号大痴,失意小官,后隐居虞山。王蒙也为小官,不久辞官隐居黄鹤山,号黄鹤山樵。倪瓒虽家财富厚,还是变卖田产,以“不事富贵事作诗”的处世态度,弃家遁迹,“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他是未当过官的隐士。吴镇自号梅花道人,是一位穷书生,也是一位未当过官的隐士。</p><p class="ql-block"> 此四人中的倪瓒最有隐士的特色。他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者也。”他直率无遗地道出了当隐士的心里话,也就是道出了历来隐士的处世态度。</p><p class="ql-block"> 隐士不是革命派,然也有进步思想。他们不满当时的现状又无能为力,走上了消极对抗而同时自谋自由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qf85l3"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2(5)</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