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都是郡、州、路、府治所。正定县前身为真定县,最初为鲜虞国都城,后为中山国辖内东垣邑,建县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的东垣县,“真定”一名始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最终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为正定县。县城内建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素有“古建艺术宝库”美称。</p><p class="ql-block">No.1 广惠寺多宝塔</p><p class="ql-block">No.2 临济寺澄灵塔</p><p class="ql-block">No.3 开元寺须弥塔</p><p class="ql-block">No.4 天宁寺凌霄塔</p> <p class="ql-block">No.1 广惠寺多宝塔又名华塔。始建于唐。金、明、清皆有修葺。塔高四十五米,造型独特,可供游人登塔远眺。第一批国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巡视河南北归途中,驻正定,诏修广惠寺,并为广惠寺华塔题写了"妙光演教"匾额。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为八角砖雕砌仿木构楼阁式花塔,共四层,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总平面呈八角形。塔高40.5米,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因塔身第三层以上八面八角的垂线有龙虎豹狮象及佛像等壁塑,形如花束,被称为华塔。华塔是中国古塔中的一种特有类型。</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巡视河南北归途中,驻正定,诏修广惠寺,并为广惠寺华塔题写了"妙光演教"匾额。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p> <p class="ql-block">赵生明烈士墓</p><p class="ql-block"> 1917年出生,1936年入伍,原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二十八团参谋长、二十九团副团长。1947年8月24日,正定战役打响,在奔袭战斗中,他率一营追击敌军头目赵子云率领的还乡团溃军至广惠寺华塔。敌人躲进塔内凭高塔从古塔望口疯狂向我军扫射。为了保护文物,赵生明果断命令战士不用炮轰改用轻武器。我军死伤很大,赵生明头部、胸部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p> <p class="ql-block">华塔的装饰极为华丽,塔身布满高浮雕的小塔、力士、狮象、龙豹与佛像等,题材丰富、工艺精湛。特别是主塔第四层,布满高浮雕的小塔、力士、狮象、龙豹与佛像,形成了一个巨型花束的形状,这种装饰风格在国内古塔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No.2 临济寺澄灵塔始建于唐。砖仿木结构密檐式塔。现为金代建筑风格。九层,高三十点四七米。远望形貌青幽,俗称青塔。国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临济寺澄灵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澄灵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临济寺,因其砖色青灰,俗称青塔。临济寺初创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称临济院。唐大中八年(854年),义玄禅师驻锡本院,设“三玄”、“三要”、“四料简”等神法接化徒众,以机锋峭峻著称当世,遂成临济宗。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义玄圆寂,其弟子建塔藏其衣钵。赐名澄灵塔。</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又名临济塔院,始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临济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驻锡此寺。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在宋金战争中毁于战火,仅存残塔。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金世宗下旨修复澄灵塔及临济寺各建筑。今澄灵塔即为辽金典型样式。元朝时,住持海云法师主持了重修和扩建。元葛罗禄乃贤所著《河朔访古记》载:“临济寺在真定府城中, 定远门街,飞云楼之东。其三门下有唐吴道子所画布袋和尚像及摇铃普化真赞、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 ,极为精细”。</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澄灵塔为八角九层密格式实心砖塔,高30.47米。坐落于宽阔的八边形台基上。塔下设须弥座。其上以仿木构砖雕斗拱承托平坐栏杆,再上以砖砌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设拱形假门。南面假门上端横嵌石额。额上铁刻“唐临济慧照澄灵塔”。该塔塔刹由蕉叶、莲瓣、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No.3 开元寺须弥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燕赵南大街109号。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净观寺,是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之一。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开元寺。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东魏。砖塔。方形,九级。高四十八米。唐代重修,现仍保留唐塔的特征。国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赑屃碑座</p><p class="ql-block">2000年6月22日,正定府前街施工时出土了重达107吨的残破赑屃及碑身残件,专家通过研究确认其属于安重荣的德政碑碑座。正定县将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纪功残碑移至开元寺内保存。该碑出土于城内府前街,其巨型赑屃碑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p> <p class="ql-block">正定开元寺出土的巨型赑屃碑座,其主人为五代后晋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p> <p class="ql-block">该赑屃驮载的石碑是安重荣为宣扬个人功绩所立,碑高15米,赑屃本体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鼻孔直径达20厘米,规模为全国之最。安重荣企图通过刻碑造势称帝,但因两次被部下出卖而兵败,石碑随后被后晋皇帝石敬瑭下令砸毁。</p> <p class="ql-block">1992年7月,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将三门楼残石拼接,得石柱十二根、阑额一根。同年建起了寺院围墙,在寺院东侧开了东便门。</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须弥塔,又称"开元寺塔”或"须弥塔”,因风格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相似,故有“正定雁塔”之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燕赵南大街109号开元寺内。唐贞观十年(636年),建开元寺须弥塔。清康熙元年(1662年),开元寺须弥塔塔体重建,四年后竣工,并命名“开元寺须弥塔”。</p> <p class="ql-block">据明万历二十八年《重修真定开元寺记》碑记“寺前门楼,后为毗卢阁,两侧左伽兰殿,右给孤堂,后左开元寺钟楼、右砖塔。最后为法船正殿”。除此之外,还有天王殿,韦陀殿等建筑,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须弥塔是一座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塔高42.5米,平面呈正方形,共九级,通体为砖石结构。下面为石砌方座,底层四角有八尊石雕力士像。正面有一拱门,塔内为中空筒状上下敞通,无台阶登攀。各层正面有方门,四角悬挂风铎,顶部有葫芦形的塔刹。</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须弥塔,又称雁塔,位于法船殿遗址前西侧,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开元寺须弥塔形式古朴,稳重端庄,外形与西安大雁塔相似。虽经明代大修,仍保持明显的唐塔风格。</p> <p class="ql-block">No.4 天宁寺凌霄塔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进行过大修。因建塔材料多为木质,故俗称木塔。九层,高四十一米,仍保留金代风格,可以登临。1988年1月13日,凌霄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据清光绪版《正定县志》记载,凌霄塔与其所在的寺院同时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年~873年)。寺院初名永泰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奉敕改为天宁禅寺。</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塔身粗壮,塔体巨大,形状如楼阁。凌霄塔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有多处木结构,故俗称木塔。始建于唐成通年间(860年~874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为宋、金时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通体砖木结构,为9层楼阁式塔,高41米,平面呈八角形,矗立在八角形台基上。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建其塔身1层至4层,为全砖结构,4层以上则为金代重建,为砖木结构。凌霄塔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棂窗、4层到9层的半拱、飞檐皆为木制。凌霄塔从第5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收缩。凌霄塔的最大特点是在塔身第4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做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塔刹原本是铁铸,9层相轮呈枣核状。像凌霄塔这样的结构在国内现存仅此一例。</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历代都进行过修葺,即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始进行重修,到金皇统元年(1141年)曾进行过大规模修葺。此后,明代正统十年(1445年)、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天启二年(1622年)和清代的顺治四年(1647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整。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是正定县城内最高的古代建筑物。该塔独特的结构形式中国古代佛塔建筑中也是少见的,这样的结构在国内现存仅此一例。凌霄塔与木塔的结构不同,也有别于一般的砖木结构塔。为研究古代佛塔建筑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石家庄正定的四座古塔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塔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水平,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