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与关税:民族精神的双重奏——参观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随想

岭卡曲秀华珍

<p class="ql-block">站在成都人民公园的“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内,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文物间,百年前的呐喊仿佛穿透时空而来。1911年的铁轨上,川人用血肉筑起一道屏障,誓死捍卫路权,只因“路权即主权”百年后的今天,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关税战——正以数字与关税为武器,在全球化供应链的轨道上激烈交锋。历史与现实在此刻重叠,民族精神的脉络从未断裂。</p> <p class="ql-block">一、铁轨上的抗争:从保路运动到关税战 </p><p class="ql-block">百年前的保路运动,是民众用锄头与血泪对抗列强的经济殖民。清政府将川汉铁路主权抵押给外国银行,川人高呼“破约保路”,以“商办”之名凝聚起士绅、农民、工人的力量。那些按满手印的请愿书、罢工罢市的布告,是民族觉醒的集体宣言。而今,特朗普政府挥舞145%的关税大棒,试图以“对等关税”重构全球产业链,将中国挤出高端制造的核心赛道。从铁轨到关税,从实体主权到经济主权,抗争的形式在变,捍卫尊严的决心却始终如一。 </p><p class="ql-block">陈列馆中,一张老照片定格了当年民众拆毁铁轨的场景。铁轨本是联通世界的纽带,但当它成为掠夺的工具时,断裂便成了最悲壮的抵抗。今日的关税战亦是如此: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层层加码至125%,试图用“数字铁幕”阻断中国制造的全球流动。然而,中国以“数字暗渠”回应——跨境电商借区块链技术24小时通关,智能供应链如无人机蜂群般灵活重组,恰似当年川人用血肉之躯筑起的“柔性防线”。</p> <p class="ql-block">二、团结的韧性:从乡绅到产业链 </p><p class="ql-block">保路运动的成功,源于“四民一体”的团结。士绅捐银、工人罢工、农民断粮,连妇女也以“保路同志会”之名参与抗争。这种跨阶层的凝聚力,在今日的关税战中演化成产业链的协同韧性。当美国对半导体、新能源车加征高额关税时,中国企业的回应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深圳芯片-合肥量子-西安发动机”的8小时产业圈,是稀土加工掌控全球90%产能的“非对称反制”。正如当年川人用地方自治对抗中央集权,今日的中国以区域合作(如RCEP、一带一路)构建“去美国化”的贸易网络,东盟贸易额突破1.2万亿美元,成为新的经济支柱。</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的玻璃柜里,一枚“保路同志会”徽章静静陈列。徽章上的齿轮与麦穗,象征着工农联合的朴素愿景。如今,这愿景升华为“双循环”战略:内需市场撑起GDP增速的5%,消费贡献率超65%;外循环则以光伏组件、锂电池叩开新兴市场的门扉。从乡土到全球,团结的维度在扩展,但内核始终是“共御外侮”的集体意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精神的传承:从血性到智慧 </p><p class="ql-block">保路运动最终以辛亥革命的炮火收场,其精神遗产却深埋于民族基因中——那是一种“宁为玉碎”的血性。今日的关税战,中国同样以“奉陪到底”的强硬姿态回应美方挑衅,但对垒的武器已从血肉之躯升级为科技与制度创新的智慧。上海微电子的28nm光刻机、华为昇腾芯片的算力突破、北斗卫星的厘米级定位,这些“新时代的坑道工事”,正以技术自主性瓦解美国的封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馆内复原的保路运动指挥部里,一盏煤油灯照亮了战略地图。灯光摇曳间,仿佛映出今日关税战的沙盘推演:美国试图用“友岸外包”孤立中国,却遭遇欧盟25%的反制关税;美元霸权因人民币跨境结算而松动,沙特40%的原油交易已用人民币结算。历史证明,单边主义的“范弗里特弹药量”终将失效,而多极共生的智慧方能长存。</p> <p class="ql-block">结语:铁轨延伸处,皆是疆场 </p><p class="ql-block">离开陈列馆时,夕阳将人民公园的银杏染成金色。百年前,铁轨上的抗争催生了一个新时代;今日,关税战中的博弈正在重塑全球秩序。从保路运动到关税战,变的是战场形态,不变的是民族精神中那股“越是封锁,越要突围”的锐气。正如当年川人高呼“川人绝不屈服”,今日的中国亦在向世界宣告:任何枷锁都锁不住一个团结的民族,任何壁垒都挡不住一条自主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