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女人撑起一大家

王丽丽

<p class="ql-block">  “年过七旬的癌症晚期的婆婆,失聪失语的小叔子,智障聋哑的弟媳,刚满三岁的小侄女,大学在读的女儿和刚进高中的龙凤胎儿女,再加上老公和我,组成了一个特殊而和美的九口之家。我们每天都累着,但并快乐着……”这是羊口镇宅科一村王丽丽日记中的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王丽丽,今年47岁,是一位感情细腻的农村妇女,她习惯用文字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翻看着王丽丽的日记本,一篇篇文章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记录下了她对别人的感恩,也让记者看到她快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受到了她无私的付出。、</p> 她是这个九口之家的主心骨 <p class="ql-block">  “明天又是星期天了,可孩子却嚷着要早睡早起,去幼儿园找老师、找小朋友……”王丽丽日记中的孩子并不喊她妈妈,而是叫她“大娘”。这个孩子就是王丽丽,刚满三岁的小侄女。</p><p class="ql-block"> “六年前,公公去世时,拉着我的手说‘累你了’,我答应过公公一定把小叔子照顾好,就必须做到。”王丽丽说,老公常年在打工,家里就靠她一个人。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小叔子,她卖了村里位置好的房子,在小叔子的房子附近重新盖了一座房子。</p><p class="ql-block"> 因为小叔子失聪失语,在别人的介绍下,找了聋哑、智力发育不全的弟媳。刚开始,弟媳的家人并不同意,弟弟比弟媳大十多岁,怕她嫁到婆家吃亏。后来,因为弟媳妇的爷爷认识王丽丽,知道她脾气好,才同意了这门婚事。婚事定下的时候,爷爷拉着王丽丽的手说:“孩子就交给你了!”</p> <p class="ql-block">  “我当时就说,我也许不能给她很富足的生活,但我一定对她好,保证不让她受人欺负。”王丽丽说到做到,小叔子结婚后,她对他们很照顾,王丽丽成了弟媳妇的新依靠。她去哪儿,弟媳就跟她去哪儿;她回娘家,弟媳妇也跟着。隔一段时间,王丽丽也会陪弟媳回娘家看看,有时候还会陪着她小住。</p><p class="ql-block"> 2013年小侄女出生,但在外人看来,就是47岁的王丽丽添了四孩儿。因为孩子出生后,小侄女就是由王丽丽带着,喂奶粉、换洗尿布、哄孩子睡觉、生病住院、做棉衣、接送孩子上学……弟媳妇的娘家曾提议,让小侄女喊王丽丽“妈妈”,但王丽丽拒绝了,她说:“孩子有自己的亲妈妈。”</p><p class="ql-block"> 日常生活中,除了照顾好家人,还有40亩地等着王丽丽管理。丈夫常年在外,这个身高不过一米五的小女人成了这个九口之家的主心骨。</p> 她的家很累 但她很快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心煎 </p><p class="ql-block"> 窗外秋雨多缠绵,忧心思绪愁万千。</p><p class="ql-block"> 慈母患病苦不堪,而今再度住医院。</p><p class="ql-block"> 子孝媳贤女在前,疼娘心焦似火煎。</p><p class="ql-block"> 寻医问药三余载,疗效甚微无好转。</p><p class="ql-block"> 抛钱掷金魂不恋,但求婆母早康安。</p><p class="ql-block"> 今年8月,癌症晚期的婆婆再次住院,丈夫出门在外,婆婆住院的五天五夜,王丽丽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照顾。8月25日晚上,婆婆睡着后,王丽丽写下了《心煎》。她说:“婆婆知道我辛苦,身体再疼也从不在我面前表现出来,就怕我跟着难受。其实,家里有老人是我们当儿女的福气,当时我就想,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让婆婆好起来,让婆婆不再受罪就行。”</p><p class="ql-block"> “照顾患病的婆婆,照顾小叔子,照顾弟媳,自己就有三个孩子,还要帮小叔子养着女儿,每年仅学费就是一大笔开支,在照顾着老人的同时还要费尽心思种好庄稼,你有没有想过放弃?”</p><p class="ql-block"> 面对记者的问题,王丽丽笑着说:“没有。”曾经不止一个人劝过她,照顾公婆是你的义务,但真的没有必要照顾小叔子,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你会轻松很多。”王丽丽却从未动过这样的念头。</p> 她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好人 <p class="ql-block">  “古传仙境桃花源,今有宅科来实现……蓝天白云红瓦房,窗明几净宽敞亮……看病就医有保障,体健身壮心顺畅……种地免税有补贴,五谷丰登看田野……我爱我家宅科庄,勇往直前奔小康……”这是王丽丽《宅科颂》的节选。不管是在日记中,还是在聊天中,王丽丽提的最多的就是感恩。</p><p class="ql-block"> “小叔子一家享受着低保待遇,生病的婆婆有医疗保障,镇领导和村干部隔三差五地来小叔子家嘘寒问暖。农忙时街坊邻居都帮衬着,我。有时候小侄女放学回家,我赶不到时也有邻居主动提出帮助接送……”王丽丽说。</p><p class="ql-block"> 说起自己的辛苦,王丽丽说值得;说起自己的心酸,她说应该。“我所做的都是为了让我的家庭更好。”面对邻居的帮助,王丽丽说感谢;说起大家的帮扶,她眼里含满泪花。“好人都让我遇到了,感谢帮助我的每一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