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转发。</p> <h3> 1941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设立调查研究局的通知:毛泽东为主任,任弼时为副主任。下设情报部、政治研究室、党务研究室。毛泽东兼政治研究室主任。</h3></br><h3>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为贯彻此项《决定》,中央军委决定在各战略单位成立军队系统情报组织。<br></br></h3></br><p img-box="img-box"> <h3>1941年10月,在八路军前总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亲自领导下,八路军前总情报处在山西辽县(现左权县)武军寺成立,左权副总参谋长兼任情报处长,项本立(原129师敌工部部长)任副处长。年底,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军区及下属各军分区先后建立了情报处或情报站。</h3></br><p img-box="img-box"> 左权烈士</h3></br><h3>1941年、1942年是侵华日军最猖獗,也是中共领导的太行山根据地最艰苦时期,根据地、八路军人员都不同程度缩小了,财政经济极端困难,干部损失很多,尤其左权将军在1942年5月25日的日军大扫荡中不幸牺牲。原抗大总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滕代远8月25日临危受命,接替左权任前总参谋长兼情报处长。他到任后立即展开调查研究,于情报处建立一年之时,主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strong>“前总第一次情报工作会议”。</strong></h3></br><h3>八路军前总第一次情报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不仅是八路军情报史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我军在军事情报组织上一次重要的大事件,中共情报保卫史上不可忽缺的一部分。</h3></br><p img-box="img-box"> <h3><strong>1942年12月5日,</strong>会议在辽县上麻田村前总情报处第1科办公室召开,会期8天。会议室悬挂着的标语是<strong>:“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气节!”</strong>参加会议的除滕参谋长兼处长和<strong>前总情报处机关林一、魏国运、钱江几位科长外,还有129师参议室的申伯纯,太行各军分区情报站和太岳军区情报处的负责同志约20人:其中太行第1军分区刘健民、第2军分区沈少星、第4军分区李新农、第5军分区王伯评和刘岱、第6军分区李荒,太岳军区刘桂衡。</strong></h3></br><p img-box="img-box"> 八路军时期的滕代远将军</h3></br><h3>会议首先听取了各情报站负责人的工作汇报,特别是在摸索中开展的工作和创造的经验。滕参谋长在会上特别表扬了太行第4军分区情报站(主任李新农)和太行第5军分区情报站(主任王百评):他们担负着搜集情报与对友军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的双重任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h3></br><p img-box="img-box"> 八路军情工首脑之一申伯纯</h3></br><h3>会议汇总了各情报站整理的敌伪情报材料,第4、5军分区情报站还提供了调查和搜集到的友军和友政权的材料,如第4军分区情报站重新打通了与国军27军的联系,第5军分区情报站在安阳方面打通了地下交通线等。</h3></br><p img-box="img-box"> 八路军情报系统高级指挥官李新农</h3></br><h3> 12月8日,滕参谋长做了总结《报告》,为八路军情报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今后情报工作发展的基础。《报告》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年来情报工作的检讨和估计”,第二部分是“今后情报机关的组织工作任务、方法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以及干部和几个工作守则诸问题”。</h3></br><p img-box="img-box"> 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情报处处长江涛</h3></br><h3><strong> 会议为情报工作指明方向与作法</strong></h3></br><h3> 一、组织机构调整与分工</h3></br><h3> 会议依据中共中央情报部的指示精神,对八路军前总情报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h3></br><h3> 1、之前因八路军129师与前总同在一个战略区,为节省人力,故未成立情报处,该师的情报工作由师部参议室负责。此次会议决定在129师师部设立情报处,处长申伯纯,副处长孔祥祯。原由前总情报处直接领导的太行各军分区情报站,除地处豫北的太行第5军分区仍直属前总外,太行其他军分区和太岳、冀南军区的情报处(站)统一交由新成立的129师情报处领导。</h3></br><h3> 2、在各战略区设立情报委员会,为该区情报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情报委员会由军事首长、政治委员、参谋长、情报处长和地方党委书记组成。党、政、军各级首长要给予帮助与协力,拨给一定数量的经费,配备有能力的干部。</h3></br><h3> 3、军区情报机构由原各司令部的部队侦察机构与现有情报机构合并,并加以补充健全。例如太行第4军分区情报处由原第4军分区情报站(对外称太南办事处,主任李新农)和原太行第4军分区侦察股(股长李景良)、原新1旅侦察股(股长江涛)组成。</h3></br><h3> 4、前总和军区情报处下设谍报派遣、部队侦察、材料整理3个科,如有技术侦察条件时,可设技术侦查科,下设密码破译、译电校对、侦收3个股。例如129师情报处下设的3个科:1、谍报派遣科科长孔祥桢(兼), 2、部队侦察科长梁军,3、材料整理科科长敖纪民。</h3></br><h3> 5、情报处(分处)为保密和利于工作起见,对内、对外均不公开,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其他名义,如参议室、秘书处、办事处等代替。例如太行第4军分区情报处对外称“太南办事处”,太行第5军分区情报处对外称“豫北办事处”。</h3></br><h3> 6、太行各军分区情报处工作重点区域是:1分区在石家庄、阳泉,2分区在榆次、太谷、太原,3分区在沁州、祁县,4分区在长治、潞城,5分区在安阳、新乡,6分区在邢台、邯郸。对友军工作的重心是:4分区负责友军27军,5分区负责友军新5军和40军。</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ys3dqGcvmLO4jNBRdUm5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