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6日,我们乘坐绿皮火车从上海南出发,一路向西,于晚上8:00踏上旅途,次日清晨7:00抵达武昌。稍作整顿,便开启了这段充满诗意与历史韵味的旅程。首站便是那如诗如画的东湖,这片水域绵延百里,是国家5A级景区。然而,因其广袤无垠,我们仅能徘徊于一角,领略其冰山一角的美景。随后,我们移步至黄鹤楼,再至辛亥革命纪念馆与武汉长江大桥,短短大半天便穿梭于这四大地标之间。</p> <p class="ql-block">东湖,这片镶嵌于城市之中的明珠,以其33平方公里的浩渺水域,成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文化的摇篮之一,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被誉为“江城明珠”。</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傲立于武昌蛇山之巅,俯瞰长江,与龟山隔江相望。武昌长江大桥如长虹般横跨南北,将这片土地紧密相连。黄鹤楼不仅是武汉的地标,更是长江边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仰望。</p> <p class="ql-block">追溯黄鹤楼的起源,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当时,吴主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的宏图伟业,在修筑夏口城时,于城西南角因矶建楼,用以瞭望敌情,这便是黄鹤楼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历经岁月的洗礼,黄鹤楼的命运多舛。唐朝时,它与城垣分离,成为独立的景观建筑。宋、元、明、清等朝代,黄鹤楼屡遭火灾、战乱等天灾人祸的破坏,却又一次次在废墟中重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1981年10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启动,历经四年的精心施工,于1985年6月落成。新址距离旧址约1000米,位于蛇山峰岭之上。旧址因50年代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被占用,但我们在长江大桥下仍能看到黄鹤楼旧址的标记,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文化的丰碑。历代文人墨客如崔颢、李白、陆游等,都曾登临此楼,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崔颢的《黄鹤楼》更是让这座楼名扬四海。</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崔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p> <p class="ql-block">《登金陵凤凰台》-李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p> <p class="ql-block">岳飞,这位南宋抗金名将,曾以武昌为抗金指挥部所在地。他在此屯兵七年(1134-1140),多次北伐,立下了赫赫战功。黄鹤楼周边,至今仍留存着岳飞及岳家军的诸多珍贵历史文化遗迹,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依托红楼而建,1981年10月由宋庆龄题写馆名。馆内文物丰富,藏品众多,包括“辛亥名人字画”“共和纪念瓷器”“近代名人家谱”等,还有孙中山派李翊东往赣州办理要事令、袁世凯颁发给陆军少将熊秉坤的勋五位证书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纪念碑巍然矗立,庄严肃穆,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雕塑之像屹立于纪念馆前,目光坚毅,仿佛在指引着后人前行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邮局,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展览,布置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议员公所楼,展览面积达2000平米,展品600件,其中珍贵文物200件,全景式地展示了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结局与影响。</p> <p class="ql-block">《湖北谘议局史迹陈列》展览,详细介绍了湖北谘议局成立的背景、过程及其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展示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餐厅布局,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一群小学生在纪念馆内庄严宣誓,少年强则国强,他们的声音在纪念馆内回荡,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起义将士的群雕,栩栩如生,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这座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连接了武昌区蛇山与汉阳区龟山。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凝聚了中国桥梁工作者的智慧与精湛工艺。</p> <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其中正桥部分为1156米,由三联九孔跨径各为128米的连续梁组成。桥身为钢桁架三孔连续梁结构,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路,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1956年,大桥正在建设之际,毛主席来到武汉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离开武昌,来到沔阳市。晚上,在沔阳会馆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团餐。尽管是旅游团餐,但会馆内装饰考究,让人在用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体现了高档装修放下身段,服务普通旅行者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在沔阳广场散步,第一次见到了一种名为油麻紫藤花的植物,其独特的形态与色彩,为广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美友的欣赏与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