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参加了“游侠客”11天的“伊朗摄影•异域真名”摄影团,这是我们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20250127,阵雪转阴,—1~7<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今天是行程的第二天,第一天的行程也很精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蓝色字体的链接观看:<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q4dtmc"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探访神秘国度伊朗之卡尚</a>)。</p><p class="ql-block"> 早餐在卡尚的Adib民宿吃的,主食还是伊朗的主食——薄饼,还有一样是久违的蜜饯——伊拉克蜜枣。伊拉克蜜枣是椰枣的别名,因为伊拉克是世界上最大的椰枣种植产地,所以椰枣也被称为伊拉克蜜枣,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曾经进口过,是那个时代凤毛麟角的舶来品;口感比我国的蜜枣软糯,而且更甜,年岁大了,不敢多吃。</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乘车前往神秘的远古(按年份有点夸张)高山村落——奥比扬奈,村庄的建筑以红色粘土砖为主,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红色村落景观。百度Ai显示:这种独特的红色调源于当地富含氧化铁的土壤。村庄位于卡尔卡斯山脚下的河谷中,海拔约2500米,自然环境优美,但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冬季严寒,大多数居民已迁往城市居住,现仅剩约25名老人常住。村民主要以农业(如苹果种植)和传统手工业(如地毯编织和制作传统鞋子)为生,苹果干是当地的特产(我们游侠客的领队萌萌还特地买了一袋分发给团友品尝,还是蛮甜的)。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村庄的重要经济来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探访。</p><p class="ql-block"> 奥比扬奈村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闻名。奥比扬奈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帕提亚王朝时期,距今已有至少2000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庄长期与世隔绝,保留了古老的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被称为“波斯文化的活化石”。村民的着装也极具特色,女性常戴花头巾、穿彩色长裙,男性则穿宽松的灯笼裤,这种传统服饰在伊朗其他地区非常罕见。</p><p class="ql-block"> 奥比扬奈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保护名单,并于2007年被提名为世界遗产候选地。</p> <p class="ql-block"> 💎图中建筑为公路旁的伊朗警察的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 我们8:30离开卡尚,约半个小时左右,司机停车到那里进行登记报备。途中下起了雪,真是意料之外。</p> <p class="ql-block"> 💎10点多,我们到达奥比扬奈村。“奥布扬奈”这个古老的村庄,坐落于卡尚以北70公里的卡尔卡斯山麓,一眼望去一派别样的宁静与纯朴。红色的房舍点缀其间,狭窄的小径蜿蜒穿梭。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悠闲的生活,每一刻都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乡村画卷。</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薄饼作坊,一个憨厚的村民,静静的看着我。</p> <p class="ql-block"> 💎原本村子里就很少居民,加之下雪,所以几乎看不到当地的村民。这时突然看到迎面走来一个穿灯笼裤的男士,看其行色匆匆,又在飘雪,不宜沟通拍摄,只能让其走过拍摄背影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导游阿明的带领下,迅速地进村了。这个类似于上海称为过街楼的建筑,阿明介绍是当地拜火教人的房子。这个村庄不仅有着2000年的历史,更是一个见证了拜火教辉煌与沧桑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其时,团友们已经走到前面去了,正巧领队萌萌在此拍摄,我请他帮忙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领队萌萌请阿明扛着游侠客的旗子当模特,我也蹭拍了一张。</p><p class="ql-block"> 这是村里的一条主要道路,路中间的凹槽,应该是雨水沟。</p> <p class="ql-block"> 💎我也拿着游侠客的旗子来一张,谢谢萌萌!同样的一面游侠客的旗子,我佳能相机拍出来的颜色更鲜艳。</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横向的小巷子,过街楼上挂着一件女士的袍子,我问了导游阿明,他说这里确实有个服装店,此衣服起到一个店招的作用。哈哈哈,如果夜里黑灯瞎火的,如此这样挂着有点瘆人。</p> <p class="ql-block"> 💎萌萌拿出游侠客的小玩偶(据说是新出的第二款)做道具,我也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这条小路还没其他人踩踏,这是我走过来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 💎请看奥比扬奈2025年的第一场雪。我每次外出长途旅游都会带伞,这次出发前查了伊朗旅途中途经城市的天气预报,都没有雨和雪,且中东又是个干燥的地方,就没有带伞。想不到伊朗的雨季通常从10月持续到翌年的3月,我们遇上了纷纷扬扬的皑皑白雪,也是非常的幸运,还好我穿着冲锋衣问题不大。</p> <p class="ql-block"> 💎格子窗户下有块标识牌。照片中的文字,当时在伊朗无法使用微信附带的图片中文字翻译的功能,误以为此建筑是村政府(详情请看下面的视频)。但是照片中右边的三张人像照不知道是什么人物,村政府领导人?还是两伊战争牺牲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 💎视频中我说错了,回国后将上面这张照片中的文字翻译后才知道,这是个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看来萌萌喜欢宠物。</p> <p class="ql-block"> 💎这猫看来也不是纯种波斯猫。</p> <p class="ql-block"> 💎导游阿明已经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这是什么房子,门锁安得这么高,小朋友开门就够不着了。</p> <p class="ql-block"> 💎萌萌刚才在前面撸它,我们已经离开近10分钟了,它又追上来,可能家里没人缺少爱抚。萌萌也是真爱宠物,隔了很远又在拍它了。</p> <p class="ql-block"> 💎我拍它的时候,萌萌也帮我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个三岔路口。</p> <p class="ql-block"> 💎左边好像是上山的道路,不去了,就拍一张吧。我又循着雪地上的脚印,往右边的这条路继续追赶我们的团队。</p> <p class="ql-block"> 💎奥比扬奈的聚礼清真寺。何为“聚礼清真寺”,视频中有说明,请看视频。</p><p class="ql-block"> 视频中提到大门门楣上的装饰物,在此装饰物的下面有一根很粗的铁链。铁链在伊朗清真寺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即:如果小偷闯入清真寺,警察是不能随意进入的,因为铁链代表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界限。有如我们古代犯了法的人,可以出家当和尚,以躲避官府的缉捕,就好像宋朝的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上五台山出家了。</p> <p class="ql-block"> 💎又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院子里是什么建筑。</p> <p class="ql-block"> 💎往右有“WC”,这个我懂,哈哈哈!拍完视频我就往左走了。</p> <p class="ql-block"> 💎走到这里是丁字路口,左边,几个团友在拍鸟,树梢上好多鸟。</p> <p class="ql-block"> 💎我的镜头不够长,拍了一张就往右走了,边走边看,大约走了七八分钟返回来,竟然找不到刚才拍鸟的地方了,不好!赶紧再往回走,可是我马上发现走的方向不对,雪地上没有许多人走过的脚印,迅疾又折回来,来来回回走了两三趟,找不到来时的路了,此时的我有点慌了,比我10年前一个人在德国黑森林区域独自徒步还紧张,因为我个人的迷路将会影响一个团队的行程。还好手机有信号也有流量,赶紧在微信中与导游和领队加好友,并拍了一张照片(就是再下面的那张照片),说我迷路了。其实我也是急糊涂了,微信群中可以点击相关人的头像进行语音联系的。当然我也没有坐以待毙,还好地上有雪,来来回回找脚印多的路,并且结合看路中间明沟的流水方向,往下游方向走,经过约十分钟的寻觅,终于找到了刚才拍鸟的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 💎对,就是这张照片。发照片是想告诉导游,我在这个位置。</p> <p class="ql-block"> 💎找到了返程的路,心情也放松了,看到一辆轿车上积了一层雪,我还写了XZP三个字,哈哈哈,拍照留个念。</p> <p class="ql-block"> 💎终于看到团友“一竖”她们,心中那块石头终于掉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新老房子的对比,尽管新房子也是泥墙,但是仍然有矩形和半圆形装饰的线条,土质的墙面还有颜色。最值得描述的是门口两旁有两个小平台,有点像我们这里普通老百姓的房子大门前的木头门当,坐在门口聊天不用搬凳子,哈哈哈,这是我瞎说。其实这小平台的造型与清真寺大门前的相仿,其伊朗的名称叫啥,我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看到了一个伊朗的女学生团队,她们也是在游览奥比扬奈古村。一开始我以为她们是一个女子中学的团队,后来我知道了,伊朗政府有很多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机场和景点安检都有男女通道,清真寺祷告也是男女隔离的。</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温度已经是零下了,你看那冰棱。</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集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个是我们的团队与这群伊朗姑娘合影,其时我还没有回到集合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看到最后一批人到齐了,领队萌萌又帮我们拍了一张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时值春节前夕,萌萌又拍了一段小视频,给游侠客的游侠们拜年。</p> <p class="ql-block"> 💎有团友在给这两位姑娘拍摄,我也在旁边蹭拍了。</p> <p class="ql-block"> 💎两位团友还与伊朗姑娘合影,想不到伊朗姑娘这么热情豪放,尽管还在飘雪,脸上呈现着美丽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30我们来到了午餐的地方。停车场很大,饭店也新颖洁净。</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吃的是炸鸡腿和藏红花米饭,还有无酒精的啤酒,伊朗是全面禁酒的国家,饮酒属于违法的行为,但是无酒精啤酒不属此范围。</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前往位于伊朗中部的城市——伊斯法罕。图片是途中看到的丹霞地貌,如果天气好的话可能更漂亮。</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三大城市,系伊斯法罕省省会,人口约225万(2023年统计),海拔1590米。距德黑兰414公里,面积250平方公里。居民中波斯人占总人口87.3%。</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该城历史悠久,始建于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拥有11世纪-19世纪各种伊斯兰风格建筑。2006年当选为“伊斯兰世界文化之都”、“伊朗文明与文化之都”,是伊朗著名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也是伊朗纺织工业和手工业制造中心,在历史上曾富甲天下,是古代“丝绸之路” 的南路要站,伊朗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称。</p><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500名。也是伊朗具有阿拉伯色彩的文化古都。</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在奥比扬奈迷路时,曾经在微信群里加了导游阿明,他当时可能没有收到信息,午饭后,在去往伊斯法罕的大巴上加了我。在车上没事,我翻看了他发的朋友圈,看到了他在伊斯法罕的伊玛目清真寺自拍的视频,觉得有点意思。我找机会私下里分别与导游阿明和领队萌萌说,能否自费加个景点,他们说时间上可以,但是要全体团友同意,于是我将此视频转发至群里,征求大家意见,获得一致同意。结果自费增加了伊玛目清真寺和四十柱宫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此是后话,请关注本系列美篇的下一篇。</p><p class="ql-block"> 视频中的声音如果太轻,可以点击视频播放后将音量调高。</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出头,我们到了伊斯法罕的聚礼清真寺。伊斯法罕的聚礼清真寺,又称“礼拜五清真寺”,建于公元841年。1200年来清真寺建筑发展史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直观展示,它是伊朗现存此类建筑中最古老、最大的一座,也是其后整个中亚地区清真寺设计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 💎从左侧的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根柱子显著地歪斜了,并用木柱支撑以防坍塌,毕竟是1200年的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 💎因为麦加位于伊斯法罕的西南方向,所以清真寺的西南方很重要。我们在卡尚住的房间天花板的角上就有标识,以便让穆斯林人做祷告时辩识方向。</p> <p class="ql-block"> 💎百度:伊斯法罕的聚礼清真寺,它由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伊朗最大、最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从东面入口进入庭院,西面建筑的伊万门有着萨法维风格的装饰,上面可以看到完美符合几何造型的马赛克图案;南面建筑的伊万门则有蒙古特色的马赛克花纹以及棱角分明的装饰线条;北面的伊万门则是典型的塞尔柱克风格,后面祈祷大厅内的石柱、穹顶和蜂窝状藻井均由泥砖建成,非常朴素。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面伊万门旁的蒙古统治者完者都的房间,能看到精美的古兰经书法浮雕。 </p><p class="ql-block"> 图片中就是阿明隆重介绍的阿拉伯文字的古兰经书法浅浮雕。</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花纹和图案都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 💎随后阿明介绍了伊朗的文字,阿明说的是“书法”,感觉有点用词不准确,不过已经很不错了,他在上海华师大只读了半年的中文。视频中的声音如果太轻,可以点击视频播放后将音量调高。</p> <p class="ql-block"> 💎这是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的模型,有几个大的穹顶,还有好多小点点,在平顶底下的室内看,就是一个个的小穹顶。</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是第一个将萨萨尼王朝宫殿的四合院庭院布局与伊斯兰宗教建筑相适应的伊斯兰建筑,从而成为清真寺设计中新的布局和美学的原型建筑。 尼扎姆(Nezam) al-Molk穹顶是伊斯兰帝国第一个双壳肋穹顶结构,引入了新的工程技术,允许在后来的清真寺和墓地中建造更精致的穹顶。基于这两个元素,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是公认的清真寺设计、布局和圆顶建筑的原型,在伊斯兰世界的几个后期时代和地区都有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图片中可以看到,四根柱子的上方就是一个小穹顶,反之,一根柱子也同时支撑了四个小穹顶。</p> <p class="ql-block"> 💎有图案的是原始状态的柱子,现在为了保护古建筑,在原先的柱子外面又砌了砖,起到一个保护和加固的作用。有花纹的柱子底部加了仅约一米多高的玻璃,人若伸手即可触及,墙上和玻璃上没看到有“禁止触摸”的警示标识,但是古老花纹上保持着原生态,说明到此游览的人都很自觉。</p> <p class="ql-block"> 💎请听阿明的介绍。视频中的声音如果太轻,可以点击视频播放后将音量调高。</p> <p class="ql-block"> 💎这根柱子上的饰物造型真漂亮!是摆放蜡烛或油灯供室内照明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穹顶下,这里是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主要的祷告厅,是伊斯法罕最高的穹顶,有1000多年的历史。请看视频中阿明的介绍。阿明介绍时说的VIP,应该就是“伊玛目”,也就是领拜人(详细介绍请看下面)。曾经有一个伊玛目在举行祷告时被人卡死,所以在玻璃围护的地方,也就是祷告时跪拜的地方,其他人均不可进入。但是阿明说,现在穆斯林都“一样”(可能用“平等”比较确切),没有强制规定了,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p><p class="ql-block"> 视频中的声音如果太轻,可以点击视频播放后将音量调高。</p> <p class="ql-block"> 💎姑娘您在祈祷什么?</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几个名词的百度内容:</p><p class="ql-block"> “伊玛目”是伊斯兰教教职的称谓,阿拉伯语音译,意为“领拜人”、“率领者”。指清真寺内率领穆斯林群众举行拜功的领拜师,与中国清真寺的阿訇相同。什叶派强调伊玛目的宗教性,指伊斯兰宗教团体组织内部地位最高的领导人,即宗教领袖。在逊尼派中,伊玛目一词没有宗教领袖的含义,多用于称呼教义学、教法学、圣训学、经注学、哲学等领域的高级学者,以及各伊斯兰教学派的思想、理论奠基人。</p><p class="ql-block"> “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凹壁”、“窑殿”,西方译为“壁龛”,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礼拜殿的设施之一,设于礼拜殿后墙正中处的小拱门,朝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克尔白,以表示穆斯林礼拜的正向——基卜拉。清真寺的伊玛目(领拜人)率寺内众穆斯林礼拜时便面向米哈拉布。</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尔白”:是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和朝觐中心,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立方体房屋”,专指“真主的房屋”。中国穆斯林称“天房”,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禁寺中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基卜拉”:是穆斯林在礼拜期间进行祷告时所需要朝向的方向,规定为麦加的克尔白所在之方位。大部分的清真寺内都有一处称为“米哈拉布”的壁龛,指示着基卜拉的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 💎有关祷告领拜的地方,我又向阿明请教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的中间有个矩形的庭院,但是其中心的这个砖砌的四方台,不知叫什么,派什么用途?</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下方用玻璃罩着的一个容器,一定是清真寺以前用过的古董。</p> <p class="ql-block"> 💎图片右侧的暗部处有个讲台。</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光影不错,张老师帮我拍的,谢谢您!</p> <p class="ql-block"> 💎导游阿明介绍,这是伊玛目带领大家祷告的壁龛,是全伊朗最漂亮的壁龛,只有伊玛目才能站在那低于地坪的地方。我在想,一般的讲坛都会高一点,以便于大家的视线都能看到,我不太能理解,当时也不便打断导游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请看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的祷告壁龛。阿明还介绍这是外墙(应该不是外墙,是室内的墙壁)拉毛,不过我看是有明显的花纹图案,是典型的伊斯兰纹饰。团友们还不约而同地辅导阿明的中文发音。视频中的声音如果太轻,可以点击视频播放后将音量调高。</p> <p class="ql-block"> 💎拱形的天花板很低,地坪上滿铺了地毯,这里就是阿明前面说的冬天的祷告厅。</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整个大厅很少有物品摆放,唯墙边放有一些圆形的砖制品,直径约5厘米,厚约0.8厘米,我问导游阿明这是派什么用的?阿明说是祷告用的。跟随我们(此时只有我们一个团队)一起进来的工作人员,他明白我的疑惑,他没有说什么,可能也不会中文,直接拿起一块圆形砖块,放在身体前面,在地毯上做起了祷告的示范动作,跪拜时,额头必须触碰到这圆形砖块,起身时捡起了地上的圆形砖块,我立马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他在祷告,我拍视频时不宜大声说话,视频中的声音如果太轻,可以点击视频播放后将音量调高。</p> <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的聚礼清真寺,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真寺包括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拥有马赛克装饰。</p> <p class="ql-block"> 💎蓝色瓷砖的喷水池漂亮,伊朗非常喜欢蓝色。图片中间是两个高高的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 💎正好有机会,请团友帮忙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两个领袖的像。</p> <p class="ql-block"> 💎大门口两旁瓷片镶嵌的图案,上图中好像还有波斯的文字,这就是阿明多次隆重介绍的马赛克装饰。在我看来感觉一般,没有我们景德镇的瓷器那么的精致漂亮。</p> <p class="ql-block"> 💎刚才进门时阿明介绍过的铁链,当时人多没拍,现在补拍一张。这里又看到几处图案都是蓝色装饰的,我也喜欢蓝色,你看我的鞋就是蓝色的。</p> <p class="ql-block"> 💎出了聚礼清真寺大门,旁边就是伊斯法罕的大巴扎。五颜六色的物品比比皆是,琳琅满目。</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的大巴扎从伊玛目广场四周的商铺为起点,向北一直延展到聚礼清真寺附近,是全伊朗最大的巴扎之一,从精美的铜盘、织毯到瓷器等等等等,这里的商品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请看伊斯法罕大巴扎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这是香料,这个老板将香料堆叠成像马卡龙一样的颜色,蛮好看的,所以我关闭了上面那视频的拍摄,拍了两张照片。图片的左下角那圆罐子里绿色的东西,不知为何物,团友“一横”先生问了阿明,阿明他说,那是一种很酸很酸的调料,我都吃不惯。</p> <p class="ql-block"> 💎此时已经下午四点半了,我们逛到了大巴扎南面的靠近伊玛目广场的出口。记得好像是团友“景昕”先生在拍她们,我也蹭了一张,所以视线没有对着我。</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著名的伊玛目广场,也是伊斯法罕的市中心。天阴下雨,我们穿过广场,先去酒店。</p> <p class="ql-block"> 💎酒店就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扎因达鲁河(</span>意为“赐予生命的河流”,扎因达鲁河是伊朗高原上最长的河流, 水源来自于扎格罗斯山脉,终于Gavkhouni谷地,全长400公里)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我们入住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因为伊朗和西班牙、摩洛哥等国习惯一样,相比我们的作息时间都往后移了一两个小时。根据阿明的安排,我们先去拍摄</span>位于扎因达鲁河上的三十三孔桥。1602年,阿拔斯一世的大臣格鲁吉亚族阿拉威尔迪汗负责建造此桥,它是双层结构,共有33个拱,故名三十三孔桥,是伊斯法罕最漂亮的一座桥。石桥本身是一座多功能的建筑,既是桥梁,又起水坝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它分上下两层。下层由三十三个半圆形桥洞构成,整齐地依次排列,横跨扎因达鲁河两岸。桥洞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与桥洞本身形成三十三个整齐划一、浑然闭合的圆孔(遗憾我们去的时候正好上游停水,河床干涸,没有看到)。而桥上的构造更有讲究:中间的桥面被侧面两排三米高的墙面所裹夹, 墙面上每隔几米就有一扇拱形门,外侧还有一米左右的空间,可供行人走动,桥的两侧各有一条这样的走廊,贯通两岸。</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桥洞的灯也坏了,我和张老师拍了几张后,感觉没必要再拍了,于是又往桥的另一侧走去。</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桥的外侧一米左右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这边的桥下还有一条路,因为下过雨,路面上有水,桥上的灯光刚好映在路面上,画面亮堂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请团友“一竖”帮忙当一回模特,使画面更灵动一点,谢谢“一竖”女士!</p> <p class="ql-block"> 💎拍完了桥,回到桥头堡,看到两个小朋友好漂亮,两只眼睛炯炯有神。</p> <p class="ql-block"> 💎我用手势向这位女生示意单独拍她,得到同意后我拍了,还给她看了相机里面的照片,她要我传给她,无奈我的相机太老了,没有实时输出的功能,当然我知道现在有带WLAN功能的存储卡,可以即时传输到手机。因为旅途中我感觉拍摄和观景都来不及,也就没有更新存储卡了。</p><p class="ql-block"> 我注意到她的鼻子有异样,你们发现了吗?后来问了导游阿明才知道,原来这里好多女生都进行了鼻子的美容手术,但是她们并不是垫高鼻梁,而是将鼻子做得矮一点,是否有点匪夷所思。</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不会英语,沟通存在障碍,所以几个人的视线都没有统一,由于要追赶大部队,没有时间再重新拍了。</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去吃晚餐,其实饭店就在我们住的酒店河对岸,我们跨过三十三孔桥去饭店。路边两个女孩看到我们是中国人,捂着嘴在笑。确实,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这里绝少看到有外国人,当然如果是其他中东国家的人我们也分辨不清。</p> <p class="ql-block"> 💎晚餐在一个网红餐厅就餐,这是大厅,布置有两条长桌,我在西班牙和摩洛哥也看到过。天花板上绘有精致的图案,还有漂亮的水晶吊灯。</p> <p class="ql-block"> 💎放下包我即去卫生间,看到扶梯的扶手和墙壁都很别致,浓郁的异域风情,洗完手正好遇上一位深圳的团友,请她帮忙拍一张留念。</p> <p class="ql-block"> 💎导游阿明介绍烤牛脊椎是这家网红餐厅的特色,看着这色面和扑鼻的香味,确实蛮诱人的。</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血脂稍有超标就改吃烤虾了,还吃了饭店自酿的无酒精的原味啤酒,左图是有藏红花的蘸酱。</p> <p class="ql-block"> 💎看到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团队,餐厅经理特意来敬酒。</p> <p class="ql-block"> 💎团友们吃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 💎回酒店的路旁一家店的店主向我们树起了大拇指。出发前“游侠客”还发了在伊朗的注意事项,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向他人树大拇指,看来这一条要去掉了。</p> <p class="ql-block"> 💎回酒店途中又路过了三十三孔桥,桥身的确很长,几乎望不到头。时间只有晚上八点半,我们拍摄的兴致不减,这是扎因达鲁河的南岸,继续寻找机会拍摄。</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现在是伊斯法罕年轻人夜间聚会的地方,一堆一堆的人聚在一起,有人唱歌,有人跳舞(阿明介绍说跳舞是违法的,但是有些年轻人还是会跳),也有人抽阿拉伯水烟,甚是热闹。</p> <p class="ql-block"> 💎透过拱门洞,扎因德鲁河两岸是绿化带。要知道中东很多地方都是沙漠,气候干燥,如果没有人工浇灌,绿植肯定是不能成活的。</p> <p class="ql-block"> 💎在桥上遇到三位小伙子热情相邀,让我给他们拍照,并要我传给他们。我已经落在队伍的最后面了,没有时间请他们留下邮箱地址,只能摊开双手示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了。</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住在伊斯法罕最好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伊斯法康索酒店。</p> <p class="ql-block"> 下一篇是记录伊斯法罕的名列世界第二的【伊玛目广场】、【谢赫·劳夫清真寺】、自费增加的【伊玛目清真寺】和【四十柱宫】、【伊斯法罕音乐博物馆】、【伊玛目广场】拍日落、【哈鸠大桥】,景点较多且大部分都是世界文化遗产,请继续关注观看。</p><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关注和阅读!</p><p class="ql-block"> XZP 202504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