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家十五讲》ll文学的盛宴

书林漫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读曹文轩的《经典作家十五讲》这本著作,我就像蜜蜂掉进了蜜罐子里,像老饕看见了美食,忘情地享受了这场文学的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①四个成语。无中生有:这是文学的基本能力,是文学终生不渝追求的一种境界。从中我学到了文学创作的一种基本功。故弄玄虚:这是文学创作的另一种手段。我的体会是,搞创作不能太实打实凿了,弄些玄的虚是十分必要的。坐井观天:文学就是一种用来书写个人经验的形式。如要尊重自己的经验,实质上就是坐井观天。我以为,每个人的周围环境都是一口井,这口井或直或斜,或粗或细,或深或浅,以至于他的天空应是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我嘛,当然也处于自己的井里,也在坐井观天。无所事事:无所事事可能恰恰是文学写作所需要的上佳状态。我不说别人,只说自己,现在正是无所事事,这是不是可以说具备了文学创作的条件了呢?但愿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②架子手。“鲁迅也罢,郁达夫也罢,他们总是在把握和摆弄着人物,却不愿与人物平起平坐,也绝不取消与人物之间的距离。”高人一等,以俯视的姿态摆布作品中的人物,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这叫什么呢?姑且叫他“架子手”吧。我在想,今后的写作中,是否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站位和与角色的距离,向两位大师学学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③写景。“读读鲁迅,读读沈从文、萧红、废名,再读读郁达夫,便能知道,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已是一个失去风景的时代。现代小说被'深刻'之狗撵得四处乱窜,却与风景渐行渐远。”这段话好像作者对着我来的,直接点中我的要穴。我就是不善不愿也不会写风景,被“深刻”之狗撵得急急如丧家之犬,哪里顾得上路边的风景?这真是一件憾事。我在考虑,是不得下一番工夫,哪怕交点学费上个老年大学学学写景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④先人后己还是先己后人?“废名偏不想到是一个作家在写作,不想到拿他的作品去给一般人阅读,而把他的文字看成了是一个文化人的心性、美学趣味的流露,是写给他自己看的,最多是写给一些也可算得上是文化人的人看的。”这段话迫使我考虑要不要向废名学?学习他什么?最终我倾向于学习他。今后的写作先是满足自己,然后再考虑别人。我要把水准提高一些,宁肯别人不懂,我也不愿降低身段去媚下,去讨好读者。毕竟我不是靠文字为生,也不是倒卖文字的商贩,犯不上那么低三下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⑤对世界温柔以待。书中说沈从文对于柔情偏爱有加,作者做这样的解释:“世界既日益缺少这些,文学何不给人们创造这些?与其将文学当成杠杆、火炬、炸药去轰毁一个世界,倒不如将文学当成驿站、港湾、锚地去构筑一个世界。”我在考虑,我们的文字能干什么?应干什么?这个世界充斥着功利,缺少的是恬淡,充斥着暴力,缺少的是柔情,我们何不文字去感化它,去激励主,去改造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了,这只是其中的几个小菜,就已经够我消化一气的了,更多更精彩的菜肴容我以后再谈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