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晋绥边区红色堡垒的铸就者 </p><p class="ql-block"> 在晋西北革命老区宁武县的历史丰碑上,杨谨同志的名字始终熠熠生辉。这位1916年生于宁武县城的革命家,用毕生忠诚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宁武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p> <p class="ql-block"> 烽火岁月显担当 </p><p class="ql-block">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21岁的杨谨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救亡洪流。历任宁武县动委会常委期间,他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建青救会、妇救会等抗日团体,仅1938年便动员3000余名青年加入抗日队伍。面对日军“梳篦式”扫荡,他创造性提出“劳武结合”斗争模式,将生产队与民兵队合编,既保障物资供应又开展游击作战,相关经验被晋绥分局《战斗报》专题报道。</p> <p class="ql-block"> 执政为民树典范 </p><p class="ql-block"> 1941年10月接任县委书记后,杨谨带领宁武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三年间开垦荒地1.2万亩,粮食产量提升40%。其主导的土改试点工作形成“三查三整”经验,被列为晋绥边区典型推广。解放战争时期,他动员2000余名青壮年支援太原战役,组织群众抢修3条战略运输线,保障前线物资供应。</p> <p class="ql-block"> 精神丰碑永传承 </p><p class="ql-block"> 1948年调任中央马列学院后,杨谨仍心系老区建设,多次返乡指导水利工程。1984年离休后坚持撰写回忆录,为研究晋绥边区党史留下珍贵史料。2004年逝世时,宁武县万余群众自发聚集县城悼念,其故居现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接续奋斗</p><p class="ql-block"> 当前,宁武县正以杨谨等老一辈革命家精神为引领,县委表示,将传承“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续写新时代红色篇章。</p> <p class="ql-block">山柏工作室</p>